“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06-11 10:33王辰晨陈虹波
外国语文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华中师范大学诗学学者

王辰晨 陈虹波

2018年12月8日至9日,“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主举行,此次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江汉大学合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外国文学研究》、《外国语文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8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设置了四场大会主题发言、三组专题研讨和十二个分组研讨,此外为庆祝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AAP)成立十周年还特别开设了中外诗人学者诗歌朗诵活动。

12月8日上午8:20,大会开幕式在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隆重举行。开幕式主持人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执行理事罗良功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查尔斯·伯恩斯坦致开幕辞。在致辞中,赵校长对前来参会的中外学者表示热忱欢迎,并向学者们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特别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外国诗歌研究的学术传统与特色,对本次会议寄予殷切希望。赵校长认为,在由我校参与发起的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年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本次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具有重大意义。伯恩斯坦教授强调了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倡导学者们倾听“诗歌中的回声”。中美诗歌诗学协会会长玛乔瑞·帕洛夫的信函由罗良功教授代为宣读,她在信中表达了对会议成功举办的良好祝愿。

大会第一场主题发言由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聂珍钊教授主持,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担任评议人。伯恩斯坦教授的发言以“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的个人故事:翻译和友谊”为题,简要回顾了他在诗歌研究活动中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互动和友谊,并介绍了自己的诗歌创作及研究作品如《查尔斯·伯恩斯坦诗选》等在中文语境中的接受,借此分析和强调了诗歌、语言和历史间的复杂关联。纽约城市大学教授、2017年普利策诗歌奖获得者泰辛巴·杰斯以自己的获奖诗集《奥利奥》为例,探讨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关联性,及其如何对诗歌中的历史再现产生影响。杰斯声情并茂地朗诵并展示了五首形式独特的叙事诗,每首诗歌都是由两个十四行体形式的部分相互交叉集合而成,其形式正如诗中的主人公连体双胞胎姐妹,独特的形式给读者带去了强烈的视角冲击,从而更好地表达了诗歌的主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授黄运特进行了题为“合适的名词和不那么合适的名词”的主题发言。在主题发言中,黄运特教授不仅分析了周瘦鹃、茅盾等20世纪初期作家对《简·爱》这一英国经典小说书名的不同翻译及其背后的各种考量,同时还对一些知名商业品牌的翻译进行了分析,由此探讨了专有名词翻译的诗学特征及其对传播的影响。

第二场主题发言由中山大学区鉷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担任评议人。华盛顿大学教授布莱恩·瑞德以“不忠实但合乎伦理的翻译”为题,以作家Sawako Nakayasu作品Mouth: Eats Color的翻译为例,探讨了近十年来美国兴起的文学翻译热潮,在这一文学翻译热潮之中,出现了一种诗歌译作以文学创作形式而不以衍生文本的形式进行传播的现象。瑞德借助安东尼·阿派尔的“厚描翻译”及劳伦斯·韦努蒂“异化策略”的变体形式论证了实现“不忠实”但符合伦理和美学要求的文学翻译的可能性。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台湾大学教授廖咸浩对本雅明的“光晕”概念进行了解读,认为时间与空间融入自然景观,被作为观察者的人类所“呼吸”,从而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这种融合意味着本雅明的“光晕”哲学与自柏拉图以来的主客分离哲学传统背道而驰,反而与东方佛家及道家强调主客交融的思想不谋而合,而且在这种哲学语境下,许多诗歌作品可以超越语言界限,具有重新解读的可能性。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劳瑞·拉米教授围绕美国非裔诗歌的起源和发展探讨了诗歌的经典性问题。她从菲利斯·惠特利、保罗·劳伦斯·邓巴等早期非裔诗人的诗学特征谈起,分析了早期美国非裔诗人在对白人经典诗学的借鉴中逐渐发展出具有显性种族特征的诗学过程,认为不论何种形式的美国非裔诗歌都密切关注种族身份与社会地位。在报告的末尾,她还特地为CAAP献上了十周年的生日祝福。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启科分校英语系教授张爱平进行了题为“空间的象征主义及其詩学对早期美国非裔诗歌的影响”的主题发言。他从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谈起,指出空间在诗歌研究中的意义。诗歌中的空间同其他要素如情节、叙述者、时间和主题一同构成文本作为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象征主义宝库发挥着作用。他还从文本与自我、文本与文本以及文本与世界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探讨了空间研究对诗歌欣赏的影响和作用。

12月8日下午,第七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会议学术研讨会在三号楼各会议室继续进行。下午共设有3场专题研讨,12场小组讨论,讨论十分热烈。第一场专题研讨由来自广州大学的黎志敏教授主持,讨论围绕伯恩斯坦诗歌诗学展开,伯恩斯坦院士亲临现场,与译者和各位研究者就荒诞、历史和回音诗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参加讨论的还有美国诗人、教授艾瑞卡·亨特及美国诗人、出版人查尔斯·亚历山大等。在研讨中,作为伯恩斯坦院士作品的译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朝晖教授对查尔斯·伯恩斯坦的荒诞探询诗学进行了评论,东北大学学者冯溢则从道教和禅的角度探讨了伯恩斯坦诗歌中“无”的含义,韩国外国语大学学者Chung Eun-Gwi则探讨了当代韩裔美国诗歌段落中体现“思想暂停”诗学的印刷空间。第二场“诗人谈诗”的对话由罗良功教授主持,美国诗人、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泰辛巴·杰斯和中国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执浩先生展开对话。美国诗人艾瑞卡·亨特、劳瑞·拉米教授、布莱恩·瑞德以及澳大利亚诗人艾米丽娅·戴尔、安迪·卡洛瑟斯以及中国社科院教授傅浩等参与了讨论。两位诗人就历史与诗歌的关系、诗歌的音乐性以及诗歌创作与灵感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体现了诗歌跨越文化的特征。同时,在外国语学院3402会议室,诗人曾巍、余笑忠主持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声诗歌三百首》首发座谈会,各位嘉宾围绕诗歌的创作、出版和传播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学者们则围绕诗学传统的演变、诗歌中的意象、诗歌的翻译和传播、诗歌的族裔视角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和深入讨论。小组讨论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是诗学传统的演变。围绕这一话题,华中师范大学的方幸福教授探讨了美国后垮掉派诗人大卫·柯普的诗集《看不见的琴键》中有关战争的具体化诗学,认为柯普以一种“直接目击”的方式书写了当代美国的社会冲突与战争记忆,质疑了现代战争的英雄主义和对人性的强制。北京联合大学的黄宗英教授则对爱默生的作品进行了研究,综合梳理和论证了“直觉想象”、“象征性语言”、“催生韵律的主题”等超验诗学核心元素。浙江理工大学的何庆机教授对诗人玛丽安·莫尔的作品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其“隐蔽的原则”观。宁夏大学学者李丽波则对狄金森的诗歌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蕴含于其中的女性与男性、自我与他者、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冲突与对话。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的杨建则对《圣经》诗歌文类嬗变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讨论。河南师范大学学者梁晓冬探讨了卡罗尔·安·达菲在《世界之妻》诗集中第一人称的主体叙事方式的表达作用。宁波大学学者段波则对《草叶集》进行了研究,对其中的亚太想象进行了重点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者王改娣则探讨了历史视域中诗歌评价标准的演变。

在分组研讨中,诗歌的意象则是另一重要议题。上海纽约大学学者大卫·佩里分析了诗歌《上海》的电子书写形式对内容表达的作用。华中师范大学的张强教授则分析了现代主义诗人W. C. 威廉姆斯诗作中的后现代绘画倾向。井冈山大学学者尹根德的发言主要聚焦于美国意象派诗歌主要代表人物罗伯特·勃莱和詹姆斯·赖特,对他们诗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安徽师范大学学者蔡玉辉探讨了英国维多利亚诗人杰拉德·霍普金斯诗歌中的视觉空间。杭州师范大学学者欧荣探讨了李叔同作品中的跨文化跨媒介诗学特征。汕头大学学者王绪鼎探讨了菲利普·西德尼的第108首十四行诗的形式在意义表达上的作用。

在诗歌的翻译与传播话题方面,云南师范大学学者郝桂莲以《沙滩》为例探讨了翻译实践中常见的若干问题,北京语言大学的宁一中教授讨论了中国文化视野下的丁尼生诗歌研究,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的魏家海教授探讨了宇文所安唐诗专名翻译的艺术特征,信阳师范学院学者柳士军介绍了朗费罗诗歌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情况。结合各自的研究对象,学者们都提出了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在诗歌的族裔视角研究话题方面,不少学者聚焦于少数族裔诗人诗歌,对包括美国非裔、华裔、墨西哥裔、澳大利亚本土裔等多个国家少数族裔的诗人和诗歌作品进行了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者张跃军探讨了早期华美诗歌对美国华人移民史的呈现,中南民族大学学者袁雪芬讨论了当代奇卡诺诗人安娜·卡斯蒂洛在诗中所体现的对多种压迫的反抗,阿德菲学院学者卡林·法拉利讨论了安娜·斯宾“古怪诗学”(Eccentric Poetics)的写作实践,华中师范大学学者张甜则分析了英国犹太诗人米娜·罗伊对犹太异质性、混合美学的描写。

当天晚上,精彩纷呈的诗歌朗诵活动在利群书店举行,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良功、2018年鲁迅诗歌奖获得者张执浩、国内著名诗人余笑忠、2017年美国普利策诗歌奖得主泰辛巴·杰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伯恩斯坦、全国首届最佳播音奖获得者柳棣、中国社科院研究院研究员傅浩等来自于国内外的三十位诗人、学者和播音界嘉宾登台朗诵,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此次诗歌朗诵活动由来自于深圳大学的张广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刘芳副教授和蒋文颖老师主持。

2018年12月9日上午第三场大会主题发言准时开始,北京语言大学宁一中教授、广西民族大学张跃军教授担任了本场发言的主持人和评议人。来自美国长岛大学的艾瑞卡·亨特教授在题为“史诗介入:格温朵琳·布鲁克斯《安妮·艾伦》与M.努尔贝斯·菲力普斯《ZONG》解读”的报告中,分析了美国非裔诗人格温多琳和特立尼达裔加拿大诗人努尔贝斯作品中对史诗的影射或重新叙述。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以“北美诗歌中量的诗学”为题探讨了“距离诗学”对于现代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对基于“距离”的量化诗学进行拓展,认为“网格”概念作为对诗歌摆布及印刷等物质性的具象总结,也可引入对创新性诗歌作品的解读。上海外经贸大学艾米丽娅·戴尔副教授以“后概念主义、自白与18世纪小说”为题,分析了概念写作不断指向和引用十八世纪小说的原因,认为当代概念写作是对互联网技术的回应,正如十八世纪小说对印刷技术的回应,这体现在18世纪小说家黑伍德、理查德森和当代诗人卢欧的作品中。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在题为“狄金森诗歌语言的物质化”為题,从庞德的“形象、声象、义象”理论出发,将诗歌的物质性界定为将被编码的符号即语言重新恢复回复到感官体验或想象的诗歌创作与解读,总结了实现语言物质化的三种途径,并以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为例进行了分析。

第四场主题发言的主持人和评议人由河南大学高继海教授、北京联合大学黄宗英担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莫斯特分校史蒂文·特雷西教授以“兰斯顿·休斯对桑塔格及惠特曼传统的继承”为题,挖掘了休斯诗歌中对惠特曼方言创作、宣扬民族文学独立和平等等传统的继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傅浩教授以自己创作及翻译的诗歌作品为例,从诗人和译者的双重视角阐释了诗歌创作、翻译、修改的动态过程,认为诗人自译作品时享有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并且可随时将翻译过程中的灵感所得反馈于原诗中,实现了诗歌创作与翻译真正互动。湖南师范大学帕崔克·普利切特副教授对诗人乔治·奥朋与埃兹拉·庞德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前者极力追求的诗歌的“透明性”在庞德的诗歌中可以找到根源,奥朋将“透明性”作为对庞德政治盲目性以及《诗章》中的大量图像线索的反驳,因此与庞德的互动对其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上海外经贸大学A. J. 克鲁德斯副教授对视觉艺术与诗歌的结合进行了历史追溯,认为在充斥着电子屏和塑料制品的后印刷当代,以电子显示为背景的视觉诗应运而生,但无论是通过电子屏或纸质书的形式呈现,这些视觉化产物都是对时代生活的回应。

大会闭幕式由广州大学黎志敏教授主持,罗良功教授代表大会组委会作大会总结发言。罗良功教授总结了此次大会的几个特点,即沿袭了协会将诗歌创作与批评结合的传统,召集了来自不同国家、年龄和流派的诗人群体,体现了诗歌与诗学探讨强烈的学术性和创建性,启发了诗歌诗学研究的新方向。在大会结束时,代表“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八届年会”的主办方,浙江理工大学何庆机教授向大家发出邀请,期待大家2019年11月相聚于美丽的杭州共话诗歌。

猜你喜欢
华中师范大学诗学学者
艾青诗歌的隐喻魅力及其诗学功能
背诗学写话
观人诗学:中国古典诗学和人学互融的文论体系研究
Trait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viewGao Yafei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These Secret of Success
程门立雪
大学者
应当曰展目汉比较诗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