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igma方法在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中的应用

2019-06-11 10:48周冰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1期
关键词:会计学院会计专业院校

周冰

[摘 要] 财政部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鼓励各高职院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逐步实现会计人才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以满足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高职院校如何做好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新形势下会计岗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如何将6sigma方法运用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使高职院校科学高效地实现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对推进6sigma方法在高校教育改革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6sigma;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3-0146-02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的现实背景

(一)财政部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鼓励高校加强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

2014年以来,财政部列管理会计为未来会计改革的重点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我国管理会计即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大多依然以培养核算型会计为主,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多的是注重会计核算技能的应用,缺乏会计的管理与监督职能的运用。财政部的系列措施为今后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会计核算系统化的今天,企业大大减少了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更重视为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低端会计核算人员的饱和,而高职院校掌握管理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单位对基层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的管理会计学生距离合格的基层管理型会计人才也还有一定差距,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搭建中职基础性会计职业教育衔接和本科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桥梁,是建设管理会计人才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子型”合理结构的必要组织保障。

二、6sigma方法基本原理

6sigma方法主要是以提高流程的目标值和降低流程的偏差率为核心思想,以客户为导向,以流程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寻找流程中需要改进的机会,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变革活动。6sigma方法最先在质量管理领域应用,后来逐步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其他领域。6sigma方法通常采用DMAIC五个步骤完成项目使命:

(一)定义阶段(Define)

根据客户之声定义问题,确定关键特性,设定项目改进的目标并确定目标Y值的合理范围。主要方法有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和观察法等。

(二)测量阶段(Measure)

验证问题,找出问题根源,采用关键数据来识别主要因素或关键少数原因,评估目标合理性,主要方法有FMEA分析法、直方图、CE矩阵和鱼骨图等。

(三)分析階段(Analyze)

分析在测量阶段收集的数据,按重要程度排列影响目标Y值的变量,确定关键X影响因子。主要方法有回归分析、因子分析、曲线图等。

(四)改进阶段(Improve)

制订可行性优化方案,评估预测改进效果,使流程的缺陷或变异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该方案能满足或超过项目改进目标。主要方法是流程再造。

(五)控制阶段(Control)

制订标准测量手段,使改进后的过程程序化,确保对过程的改进一经实施就能长期保持,并确保不会恢复到原来状态。主要方法有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等。

三、6sigma方法在某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中的运用过程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为了能顺利实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为企业输送满足需求的管理会计人才,专门成立了6sigma项目小组,运用DMAIC方法实施项目改进,经过36个月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项目成效。

(一)定义阶段(Define):确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采用专家小组、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将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定义为Y,并对历届毕业生Y值作了数据分析,经统计,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为30%,匹配度较低;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采用全方位评价法分析后,最终将项目考核标准确定为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为80%,期望取得较好的项目效果。

1.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从修改到落实,需要经过反复修订、验证,若修改不完善又必须重新修改,该校6sigma项目力求减少由于无效变革、反复修改等造成的时间和人员的浪费。

2.提高毕业生能力和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该校通过6sigma项目实现今后培养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各方面能力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能随着企业需求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测量阶段(Measure):分析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的焦点问题

为了从根源上找到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的焦点问题,项目团队使用鱼骨图分析法,从人、流程制度、教学环境等方面进行分解,得出影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的20多个因子。由于影响因子众多,从基于可控角度出发,项目团队再使用CE矩阵、FMEA等工具对各类因子作进一步分析,最终得出影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的4个关键因子: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不充分;学生未能意识到企业管理会计将逐步替代核算会计地位的现状;管理会计专任教师缺乏培训;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机制。

(三)分析阶段(Analyze):确定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针对M阶段分析得出的4个关键因子,采用因子分析法,对4个因子逐一进行深入分析。

1.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研不充分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管理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修改基本是参照其他兄弟院校后由内部教学团队讨论制订,未能深入企业充分调研,导致修改后的课程依然以会计核算类课程为主,课程设置无法与时俱进地并有针对性地与管理会计工作岗位能力相匹配,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往往与企业对人才能力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2.学生未能意识到企业管理会计将逐步替代核算会计地位的现状

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自身专业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了,认为会计的工作就是做账,平时往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核算类课程的学习上,却忽略了管理类课程的学习,最终导致走上工作岗位无法胜任管理型的会计工作。

3.管理会计专任教师缺乏培训

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的工作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在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管理会计类课程授课教师直接由原负责核算类课程的教师担任,并没有进行相关培训,学生普遍感觉课程过于理论化,课堂仍然采用枯燥的讲授式,这也成为学生管理会计相关课程知识掌握较差的原因之一。

4.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机制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缺乏量化的评定标准,部分教师上课过程往往对学生掌握情况关注度不足,缺乏激励机制的教学无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无法给学生带来生动、高质量的课堂。

(四)改进阶段(Improve):改进相关制度及流程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在I阶段对4个关键因子提出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实施。经过对应届毕业工作后所在企业调查,检验各项能力,改进效果良好,初步达成项目考核标准: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提高至80%。

1.充分调研,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邀请10多家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调研,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分析出管理会计应当具备的各方面能力,修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逐一匹配进行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的需求,进而实现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的提高。

2.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加强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除授课教师强调课程重要性之外,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任教师担任专业班主任,至少每个月召开一次专业班级会议,以企业案例、参观企业、远程连线、小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视程度,引导他们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管理会计类课程中,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识,实现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的提高。

3.针对管理会计专任教师开展培训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定期开展教师专项培训及说课等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管理会计课程的知识,从而提高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

4.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及奖惩机制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制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规范及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规范中明确了实施细则,细化了教学过程考核项目,量化了各项奖惩标准。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最终实现会计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与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的提高。

(五)控制阶段(Control):持续完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经过前四个阶段的分析和改进措施,形成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日常课堂教学质量巡查制度、教师培训计划等系列标准化文件,根据企业需求与时俱进地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今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高效有序地开展。

四、项目的总结与启示

(一)推动6sigma方法在高校教育改革领域中的应用

大力发展管理会计已经变成企业战略决策的一部分,管理会计的教学改革也是高校会计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某高职院校尝试将6sigma方法引入高校教育改革领域中,针对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善,创新方法、优化流程制度、提升管控,通过分析、测量等科学方法提高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的效率。近年来,某高职院校大力推进6sigma管理方法,让6sigma方法成为教育改革领域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逐步提升教育改革的水平和效率。

(二)提高教学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某高职院校会计学院教学团队通过实施6sigma项目,掌握运用6sigma科学的测量工具和分析方法,有助于会计教学团队全面、系统、高效地测量、分析问题,培养会计教学团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会计教学团队遇到困难时突破传统思想和惯性思维,勇于创新和尝试,聚焦主要问题,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关键问题上,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提升会计教学团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雪锋.用大数据说话的精益“6sigma”管理会计[J].财会信报(管理版),2017(5).

[2]李卫民.六西格玛管理的本质属性[J].中国民用航空,2006(9).

[3]郭素娟.管理会计发展机遇期高职院校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教育,2014(12).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会计学院会计专业院校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硕士校外实践导师见面会举行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研发投入越多企业绩效越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