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汝均 蒋德玉 陈俊希 沈毅 李林飞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急诊患者进行分级分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原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将急诊科从空间上分为“红黄绿”三区,将急诊就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四级”,进行区别救治。结果 该院自2012年开始对急诊科患者实施分级分区管理后,改善了以前急诊科普通患者和危重患者混为一体的情况,使危重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救治,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从實施分级分区管理前的97.7%提升到98.4%,实施5年来,无纠纷投诉事件发生。结论 在急诊抢救室实施就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合理分流危重患者,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3(a)-0108-03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Partition Management in Emergency Patients
HU Ru-jun, JIANG De-yu, CHEN Jun-xi, SHEN Yi, LI Lin-fe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Province, 563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n emergency patie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s for the Pilot Program of Emergency Patient Classification" issued by the former Ministry of Health,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of "red, yellow and green" in space. The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Result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ding and district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in 2012, our hospital has improved the situation of the former emergency department and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so that critical patients can receive more timely treatment success rate of critical patients implemented 97.7% befor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ivision management was upgraded to 98.4%. After five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no disputes occurred.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zoning management in the emergency room is significant, which can reasonably diver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 Hierarchical partition management
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1]。急诊患者病种复杂、危重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是医院抢救与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之一,如何保证急诊患者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问题。2011年,原卫生部发布的《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中[2],将急诊科从空间上分为“红黄绿”三区,急诊患者按照病情轻重分为四级。这种分级制度将患者按病情排序,强调合理分流患者,优化急诊资源配置,能让最需要救治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保证患者安全。该科自2012年1月开始,对急诊科进行分区及对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患者年就诊量在15万人次以上。自2012年1月开始,该科开始将急诊科从空间上划分为红区、黄区、绿区,并将急诊就诊患者分为濒危患者(1级)、危重患者(2级)、急症患者(3级)和非急症患者(4级)。实施对象为2012年1月以后到该院就诊急诊就诊的所有患者。
1.2 方法
1.2.1 设置急诊科分区 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指导下,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将急诊科分为红黄绿三个区域,并在相应的地上和墙上贴上醒目的标签说明。红区,即抢救监护区,主要用于救治1级和2级患者。黄区,即密切观察诊疗区,适用于3级患者,通常情况下,按时间顺序处置患者,但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或者分诊护士评估后,必要时可考虑提前就诊,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时应立即转入红区。绿区,即诊疗区,适用于4级患者。
1.2.2 拟定急诊患者分级标准 参照《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拟定急诊患者病情分级标准,主要有心律、呼吸、血压、指测脉搏氧饱和度等指标。将急诊就诊患者分为濒危患者(1级)、危重患者(2级)、急症患者(3级)和非急症患者(4级),同时评估患者需要使用的医疗资源。患者就诊及处置的优先次序依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以便患者能获得及时有效的诊疗。
1.2.3 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开展培训 对急诊科进行分区和拟定患者分级标准后,对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并考核,保证所有医务人员都掌握分级分区诊疗的意义、熟悉各个区域的功能和设备、掌握正确的患者分级方法。
1.2.4 观察指标及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格统计开展分级分区管理前后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纠纷投诉事件发生次数。
2 结果
实施分级分区管理前(2009年1月—2011年12月),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7%,实施后(2012年1月—2017年12月)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8.4%,自2012年以后,抢救成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详见图1。此外,自2012年以来,该科未发生纠纷投诉事件,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见图1。
3 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接触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科室,具有高强度、高风险及“急忙杂”等特点。有研究显示,急诊就诊患者中约20%属于急诊的就诊范畴[3],如何保证20%真正的急诊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是急诊医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预检分诊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将急危重症患者分类,确保其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从而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4]。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急诊患者实施分级分区管理,有效提高了急诊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纠纷投诉率,这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谢滔等人[5]的研究结果显示,将病情分级及分区处理应用于烧伤急诊科中,能早期发现患者病情变化,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且提高了急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潘艳玲等人[6]将4级分级标准应用于急诊分诊工作中,缩短了急诊分诊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陈绮坚等人[7]对分级分区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前者护理纠纷率低于常规组,而患者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急诊患者病情复杂,能快速、准确对急诊患者进行分诊,识别急需救治的危重患者,是对分诊护士的基本要求,对患者分级管理能提高护士分诊的准确性,能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8-9]。将患者进行分区管理,缩短了危重患者的就诊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蒋红丽等人[10]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开展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前后,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由96%提升至97%。谯进等人[11]通过“四级三区”管理模式与常规管理模式对比,发现前者抢救成功率为91.5%,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1.5%。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急诊科医务人员轮转频繁,部分医务人员对病人分级标准不熟悉以及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确,导致患者分级分区救治不准确、不合理。这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及时诊治,也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保证分级分区模式更好地实施,对急诊医务人员定期培训是关键。此外,部分患者对于按照病情轻重缓急确定就诊顺序不理解,以为急诊患者是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就诊,也引起了一些小的纠纷。因此,应加大急诊分级分区诊疗模式的宣传普及力度,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急诊患者中开展分级分区管理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急诊护士分诊的正确率,还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通过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纠纷投诉率,适合在急诊科开展,但应加大对急诊科医务人员分级分区诊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以及加强对患者的宣传普及,为更好地开展分级分区诊疗模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2] 卫生部.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1,4(4):241-243.
[3] 林桂珍,陈蕾,李梅,等.分级分区诊疗在口腔专科医院急诊科的应用[J].口腔疾病防治,2018,26(8):541-544.
[4] 吴惠静,陈岚,黄陈.急诊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应用进展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5):7-9.
[5] 谢滔,封雪,董连.病情分级及分区处置在烧伤急诊科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7,32(24):22-25.
[6] 潘艳玲,黄永义,黄丽军.4级分级标准在急诊分诊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5):382-385.
[7] 陈绮坚,麦明霞,季艳.急诊分级分区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057-1058.
[8] 林转结,孟宇.分级分区分诊在急诊科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2):159-160.
[9] 高美洁,覃小慧,邹爱玲,等.急诊患者分级分区管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中的作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 37(3):341-342.
[10] 蒋红丽.急诊科分区分级管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探讨[J].医学信息,2014,27(12):397.
[11] 谯进,王励敏,余正慧,等.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群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5,27(12):1883-1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