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单课练习

2019-06-11 12:04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耻辱污秽白桦林

一、知识积累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zhì)痛 胸膛(chèng)

泛滥(làn) 白桦(huà)林

B.呻吟(yíng) 嗥(gāo)鸣

斑斓(lán) 怪诞(dàn)

C.山涧(jiàn) 亘(gèng)古

默契(qì)田垄(lǒng)

D.丰饶(ráo) 污秽(huì)

耻辱(rǔ) 镐(gǎo)头

2.根据课文内容,选词填空。(填序号即可)

(1)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        的热爱。

A.挚痛 B.疼痛

C.炽热   D.深切

(2)这种声音已经和我的心取得了

的沟通。

A.永恒   B.持久

C.永遠 D.持续

(3)我是土地的        ,我不能离开她。

A.旁系   B.同族

C.宗族   D.族系

(4)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      和        。

A.肮脏/耻辱 B.污秽/侮辱

C.污秽/耻辱 D.污染/羞辱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挚痛:

(2)泛滥:

(3)斑斓:

(4)族系:

(5)破晓:

(6)耻辱: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2)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3)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

()

(4)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盈着饱满、深沉的爱国情感。

B.题目“土地的誓言”指的是面对土地时作者所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己发出的誓言。

C.文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在文中起到了增强语势的作用。

D.文章写作的时间正逢“九一八事变”发生,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课文梳理

6.课文中,作者向土地许下了什么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能否用“澎湃”或“涌动”代替?为什么?

8.作者是采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故乡的美丽、丰饶的?

9.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选取“白桦林”“蒙古驹”“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作为描写对象吗?其中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思维拓展

10.韩少功在《土地》一文中曾说:“总有一天,人们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乃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读完课文,并结合你对土地的认识,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感受或体会。(答题纸自备)

11.作者所眷恋的关东原野,在当时却被日本侵略者占据十年之久。对作者来说,她是哺育其长大的美好家园;但对国人来说,她却是祖国完整的版图上沦陷的土地。因此,对于乡土的收复便成了当时国人心中强烈的愿望。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家乡又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呢?(300字以内,答题纸自备)

猜你喜欢
耻辱污秽白桦林
我不是一株草
那一片白桦林
GIS盆式绝缘子表面污秽模态分析检测方法研究
大地掠美,穿越白桦林
污秽绝缘子安装并联间隙的雷电击穿特性分析
阳光洒满白桦林
真正的耻辱
基于相角差的绝缘子表面污秽受潮检测系统设计与仿真
耻辱戒
乌龙翻译的耻辱和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