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春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体验和感受生活的过程,作文的源泉是生活,作文的生命是体验,学生通过自身经历和实践获得真实感受,形成知识和能力,没有生活的体验是写不出好作文的。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对孩子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游戏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孩子们在游戏中全身心投入,获得了愉悦的体验。先玩后写,以游戏来诱发孩子的写作欲望,学生就“愿意写”和“乐于写”了。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孩子们做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指手画脚”“踩气球”“抢椅子”“神奇的镜子”等,还利用课间、体育课等活动时间做各种不同的游戏,使他们去深入体验,感受游戏所带来的快乐。他们在游戏中饶有兴趣地观察、学习、体验、遐想、感受、交流,势必也需要“情动而辞发”,需要把游戏过程、令人兴奋的情景和切身体会说出来。这时我再指导学生把它們写下来,没有一个孩子会不愿意的。在游戏中,由于角色不同、胜负不同等原因,学生各有想法,各有思路,写出来的作文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多姿多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作文就成为最轻松平常甚至是快乐的事了。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怎样做才能符合这些要求呢?我觉得要使学生融入生活,进行情感体验,他们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表达情感。”如习作:“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如果没有亲自融入自然的体验,再离奇的想象也会显得虚假,再矫作的感情也会呈现苍白。习作中的独特感受从何而来?教学时,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大自然的精灵来抚慰孩子们的心田。有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充满了诗情画意。有了和自然的激情拥抱,学生的作文就有更多的独特感受。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有了切身的体验感受,才不至于造成习作中空话、假话连篇的问题。如让学生写一次劳动的作文,学生就必须亲自参加劳动,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甘苦,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名老师在班里开展了“照顾蛋宝宝”的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照顾一个生鸡蛋,这个鸡蛋必须24小时不离身,看谁能使蛋宝宝完好无损。学生想了很多办法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活动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在这次实践中,同学们用心去感受,写出来的作文感情很真实。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细腻的情感感受力。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提高了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
要想让生活成为学生作文的源泉,还要使他们真正融入生活,在生活中积累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生活着眼,真正地去感受、体味生活。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在家庭中、到社会上去体验生活,如通过角色变换“当一天家长”“给妈妈洗脚”“看一天小孩”等,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如在“假如我是盲人”“今天我当老师”“我是交通协管员”等活动中扮演角色,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在生活角色体验中,学生了解了生活,开拓了视野,丰富了情感。有了真切的情感体验,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就情真意切了。
总之,教师要努力把生活引入课堂,把作文导入生活。这样,生活的内涵有多大,作文的世界就有多大,作文教学就将如我们的生活般丰富多彩。学生愿意写,乐意写,才能表达出他们的真情,流露出他们的童趣,佳作必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