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玉山
用了大约1个月的时间——每天或三五篇、或七八篇——看完了渔樵的新作《渔樵闲话》。阅读了“后记”后,掩卷深思,脑子里冒出了古语“文如其人”,还有三毛的那句“我手写我心”。不假饰、不矫情、简洁质朴,有话就说,闲话不闲,是这本书给我留下的最大、也是最直观的印象。凉白开最解渴,大实话才动人。举个实例。在《我的从医记》这篇短文中,作者用通畅易懂的文字告诉了我们她的物理学得如何之差,高考她又是怎样连考三年,一年不如一年。在好多人信奉认认真真说假话、坦坦诚诚作假文的今天,能够这么磊落直接地将自己隐私一样的败走麦城的经历告诉我们,让我们大家开开心心,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胸襟、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品质精神。看到这种文字,即使再硬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化,也会变得柔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点。无论是“吹绿东风又一年”中的回忆性文字,还是“勤读诗书向灯烛”,抑或“桃红李白写文章”等,千字左右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即使是较为长一些的游记散文,因为有小标题,可以独立成篇,几乎也是千字左右一篇。作品短,也没有悬念跌宕的内容故事,其实质内涵却是较为丰厚的。而貫穿始终的则是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没有知识的人才在乎长相,缺少真情实感的作品才用绮丽腻滑的文字粉饰。这种真情实感来源于作者内心的修养,是作者用恰当到位的文字作为根基的。叙事沉稳克制,所思含而不露,似乎是随手拈来的文字中不时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幽默诙谐与豁达洒脱,让人领略到了什么是文思缜密。
三毛说:“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文字,对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常言道: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无论是写生活琐事、读书写作,还是记录与文友聚会相见,旅游参观,清新恬淡的字里行间都自然涌动着一种真诚、一种喜悦、一种很有感染力的对生活的感恩热爱。“对生活抱着仪式感的态度,生活就会变得充满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日宴的生日宴》)。阅读她的作品,你看不到灰色阴暗,看不到无趣无聊,更没有那种无病呻吟,为赋新诗强说愁。处处是“于平淡处见繁花”,让人看了心里很明亮,可谓“风过池塘,荷动莲香”。
我们知道,琴弦松弛,弹不出动听的乐曲;而心有杂念,则写不出纯净的文字。心悦则物美;事无两样人心别。《渔樵闲话》中的文字疏密共用,用“巧匠施工,不露斤斧”这句古语形容是很恰当合适的。青山绿水,红叶黄花,这些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儿,作者写来却是语浅意深,平中显奇,淡中有味。这种特点,在第八辑“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中显得尤为突出。人生风景,说到底就是心灵的风景。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由于作者有“事到无心皆可乐”的心态,那些景观,那些人和事,在她笔下是那么闲适自然,那么贴切,那么让人心动,感到很放松舒服,不由地想起了关汉卿的诗句:“日月长,天地间,闲快活”;隐约间,跟着作者去旅行成了阅读这些作品的驱动力,不知天已黄昏……
古龙说:“一个人的得失之心若淡些,活得也就愉快得多。”这句话用在渔樵身上是再适合不过的。这本《渔樵闲话》所记录描述的就是作者恬静淡然心态的集中反映。虽然有些作品文字显得过于直白、平淡,没有达到应有的淡语皆有味;有些作品,作者在惜字如金,“冗繁削尽留清瘦”的把握上尚欠火候,让我们读者有种言不尽意不过瘾的遗憾……白璧微瑕,可以理解。有缺憾才是生活。作品、书籍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