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不理解我们、不问缘由指责我们、甚至打我们的时候,我们或许都曾暗暗发过誓:“等我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和他做朋友。”许多年过去,我们从不被父母理解的孩子,变成了不理解孩子的父母。孩子在3~6岁阶段的成长速度非常惊人,为人父母的我们,每一天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你能够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吗?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吗?
情境一
上面两幅画,你一定能够一眼看出第二幅作品的内容,但你能看出第一幅作品的内容是什么吗?你认为哪一幅作品更好呢?
教师出身的马云曾不止一次地为艺术教育发声,强调琴棋书画对孩子的重要性:“若不让孩子尝试琴棋书画,三十年后他们可能找不到工作。”抛开成人的功利心不谈,艺术教育确实很重要:被艺术熏陶过的孩子,往往内心更丰盈,思维更敏捷。琴棋书画中,“画”是很多家长的首选,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各种绘画班应运而生,让家长们目不暇接。
在6岁的乐乐眼中,绘画就是老师教一遍,自己跟着画一遍。绘画班上那些画得“像”、画得“好”的同学,老师还会提出特别的表扬。仔细观察,乐乐班上那些孩子的作品几乎都是一个模样。时间久了,离开了老师手把手演示的乐乐,很难独立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对于绘画,笔者周围的家长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观点认为:孩子的天分不能耽误,如果孩子对绘画感兴趣,一定要去兴趣班系统学习。
第二种观点认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送去兴趣班只会如案例中的乐乐一样,被扼杀掉想象力。
第三种属于“迷茫派”,一边害怕扼杀孩子的想象力,一边偷偷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画什么像什么。而且这类家长占了很大比重。
到底应该怎么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第一幅作品的作者——一位幼儿园小班孩子对作品的解释吧:“我做的是一碗面条,紫色的是洋葱,红色的是番茄,黄色的是鸡蛋,绿色的是青菜,中间最大的绿色是黄瓜,上面的点点是黄瓜的刺。”
当听到孩子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时,惊讶和感动一起涌上心头:与其教孩子画得像,不如教他们注意观察,小朋友的作品虽然一眼看上去并不符合传统意义上的“好作品”,但是孩子观察得是多么细致,对色彩的把握是多么准确啊!
许多家庭教育的亲子关系矛盾常常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天性造成的。其实,不需要专业老师的解释,不需要心理学家的解释,只要家长用心体会,耐心倾听,让指责和训斥慢一步、再慢一步,就能发现孩子纯净又透明的内心。
情境二
萌萌和多多在一起玩耍,十分钟后,萌萌哭了:“那个玩具多多已经玩了很久了,一直不给我玩,我不知道她还要玩多久。”
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做?
大部分家长都会先安抚萌萌的情绪,然后想方设法让多多把手中的玩具让给萌萌玩,或者说服多多一起轮流玩。更明智一些的家长可能会肯定萌萌的情绪“我看到你很伤心”,诸如此类的话术。每次抛出这样的问题时,答案无外乎以上。
瞧,我们习惯了关注弱势的一方,却忘记了对强势一方情绪的肯定。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能够看见“多多们”的情绪,微笑着对他们说:“这个玩具真的很好玩,你不愿意跟萌萌一起分享。”“多多们”的回答可能各不一样,但总的来说都会告诉你这个玩具如何好玩。這个时候,家长再告诉他,帮助他看见他人的情绪:“可是,萌萌哭了,她也很想玩这个玩具。”先不要急着帮他们解决矛盾纠纷。相信我,孩子们想出来的办法可能比你给他们的建议更有趣,并且更容易遵守他们自己制定出来的规则。如果他们在协商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你再给他们几个选项也不迟啊。有时候,那些看似“不听话”的孩子,其实是最没有安全感,最不被理解的。因为我们给他们最多的,是指责,是训斥……家长的说教、打骂,会强化孩子的不当行为。每当孩子“不听话”时,家长选择惩罚,其实是站到了孩子的对立面。试想谁会喜欢总是责备自己、否定自己的人呢?“共情”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句“我懂”,就容易让人放下内心的防线。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理解,成人这样,孩子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