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9-06-10 09:19刘平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饮料生活化科学

刘平

◆摘  要: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自然学科,通过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的思维。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

一、小學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生活服务的,都是为了改变或者是改善生活。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多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和书本知识与考题的多种转化,过分忽略了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和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对于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重要性,所以,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下,我们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很难真正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让它发挥知识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最终教育形成了很大一部分所谓的“书呆子”,也通过实践的检验,得出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真理”。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自然学科,通过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现象及自然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的思维。在小学科学课本中多以生活实际中的动物、植物、大自然等为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中也要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将课堂生活化、知识生活化、考核内容生活化,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应能力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生活化的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在透彻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情况下,为将来服务于社会和人类打下良好而结实的基础。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生活化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教师必须要先将课堂生活化,即能够将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将充满深奥难懂的课堂气氛变得和生活一样轻松起来;将严肃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转变为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课堂。只有将教学课堂生活化,才能够给生活化的教学做基础,让学生能够轻松和愉快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环境中,让那些不喜欢学习或者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够释放压力,轻松地进入课堂学习中,除此之外,一个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自由生活一样的上课模式。

2.将小学科学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小学科学课本中,我们不难发现,课本内容基本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科学现象,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将课本知识作为科学理论进行讲解,很少或者是基本没有将知识融入生活现象去讲解,导致学生理解难、听不懂,甚至给学生造成困扰,不知道这些知识学了有什么用,最终导致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厌恶的情绪。所以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现象去讲解,引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疑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比如:教师在讲解“雨的形成”的科学内容时,首先可以提问学生雨是如何形成的,因为在生活中,由于家长和学生自身的原因,对于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赋予神话或者不合逻辑的解释,像有些学生就认为雨是天上的雨神在降雨,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小龙女在哭啼等等。教师在提问的同时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再通过一定的实验和讲解,让学生通过亲眼观察,认识到雨的形成原理和形成过程,纠正学生对于雨形成的错误思想,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有用之处。

3.教学情境生活化

科学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探究的过程。那么在进行科学教学的时候就要抓住这样的过程,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时候侧重点就应当在于让学生参与到发现、探究中,科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并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调动起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积极性,用已知的生活经验或者生活常识去思考未知的科学教学情境中的现象,让科学课堂变得更加的生活化。在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教师用录音机播放音乐,然后让每位学生用手摸一摸录音机喇叭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声音从录音机里传来时的震动。然后再让学生跟着老师发音的同时用手摸着自己的声带位置,问学生感受到了什么?对比之前录音机的喇叭,又能总结出什么现象?然后教师再把小鼓拿出来上面放上几粒黄豆,轻轻敲几下,会发现黄豆会在鼓面上随着鼓槌的落下而弹起。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弹起的黄豆所吸引,成为教学环节中一个小的高潮。无论是音乐的播放、人们的说话还是敲鼓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当把这些生活中的场景带到课堂中来,学生就会觉得无比亲切。平时经常见到的却没有认真的观察也没有仔细的思考,但出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目光就会被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所吸引,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一步一步的深入下去。通过生活中的几个现象,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接下来,教师继续抛出问题:“你们都听过哪些声音?”学生们踊跃回答生活中的声音:妈妈叫我起床的声音、小兔子吃白菜时的声音、走路时的声音、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声音是通过震动传播的”。

4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学的探究除了离不开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也离不开生活化的探究材料。比如前面提到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可以让学生拿出一张纸、一把尺子,一支铅笔,让学生把这些东西弄出声音来。学生们不觉得这是枯燥的实验探究,而是有趣的游戏比拼,原因就在于探究的材料他们再熟悉不过了。再比如“做一杯饮料”,学生们平时都喜欢喝饮料,那么课堂上把做饮料用的原材料拿出来,让学生自己操作,学生既觉得新奇又觉得熟悉。新奇的是大家不知道这些东西怎样做成饮料;熟悉的是因为原材料大家都认识:奶粉、白糖、冰糖、温水、矿泉水、醋等。接下来在老师的指令下进行操作,比如在分别矿泉水里加入奶粉和加入冰糖,就会发现奶粉很快就在水里消失不见了;分别在温水和凉水里加入奶粉,发现奶粉在温水里消失不见的速度更快。通过一组组的对比,最后可以总结出:同样的水温下粉末状比块状溶解的快,同样的物质温度高的溶解快。随着课程的推进,还可以发现可口可乐等碳酸饮料里有气体,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固体、气体、液体基本都可以溶解于水。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饮料,作为这堂课的战利品。当学生都做完的时候,会发现每位同学做的饮料的味道都不太一样,思考下为什么会有不同,加入量的多少,加入的先后顺序,加入的时间,加入的东西等等都会影响饮料的口感。最后教师可以总结:做饮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饮料配方也是来之不易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时,除了能够将课堂气氛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考核方式生活化,还要多注意总结经验,防止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出现“放羊式”的教学后果。

猜你喜欢
饮料生活化科学
“0卡0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饮料换装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分发饮料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