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
回顾服装史,日常裤装曾是仅限男性穿着的单品,女子裤装只作为家居服和裙装内着出现。直到20 世纪初,女性参与运动锻炼开始成为时髦的活动,女性裤装开始作为分体泳衣的一部分出现,而后在家居服和海滩装中不断向时装化演变。
1909 年夏天,俄罗斯人谢尔盖·佳吉列夫组织的第一场在巴黎举行俄罗斯芭蕾表演获得巨大成功(图1-1)。从此以后的十年,欧洲城市到处开始追随芭蕾风格的异国特色造型,哈伦裤成为时尚着装。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潮的女性开始穿着马裤骑马,1919 年,意大利未来派艺术家和服装设计师亚特设计了一款称为“TUTA”的连身裤(图1-2),成为早期的一件式套装的模版,至今欧洲业内还沿袭了这一款式名称。一时间,几何图案从欧洲兴起流行到好莱坞的马里布度假海滩,美国女演员莉莉安·塔仕曼穿着一身丝绸绉纱连身裙裤海滩装,曾获得“好莱坞最佳穿着女星”称号(图1-3)。
1930 年电影《摩洛哥》中的一幕经典画面——扮演夜总会歌手的德国女演员玛琳·黛德丽穿着一身黑色燕尾服(图2-1),这成为了男装风格趋势到来的引线,但是正式的男性裤装还不能被女性接受。1931年,网球明星莉莉·阿尔瓦雷斯穿着大胆进行原创设计的意大利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设计的一款裙裤出现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上,引起舆论一片哗然。1934 年女性运动员们第一次穿着短裤参加比赛(图1-4)。法国设计师可可·香奈儿吸收了战时服装的功能性特点,在战后推出一款设计精妙的经典“简约”造型,线条柔和流畅的衬衣搭配大纽扣的宽腿直筒长裤,配以夸张的配饰(图2-2)。而意大利设计师艾尔莎·夏帕瑞丽将长及小腿的裙裤发展为度假装的一件单品(图2-3)。
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美国掀起“妇女解放运动”①指20 世纪60-70 年代的两性平权运动,强调消除女性附属于男性的观点。,使得女性在职场上获得很大进步,也影响了时尚界,在未来主义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和法国时装设计师安德烈·库雷热推行的源于中性时尚设计下,时髦女性开始穿着裤装,引起了借鉴了男性时装风格的时尚。与此同时,“嬉皮花力量运动”②指20 世纪60 年代在美国掀起的反越南战争非暴力运动开启了嬉皮士风潮。正兴起,带来男女皆宜的街头嬉皮士风格的褪色阔腿丹宁裤和亮色或花朵图案喇叭裤。这一时期引领国际时尚的法国设计师伊夫·圣·洛朗,巧妙地将街头风格和传统剪裁融合出了为女性设计的裤装,丰富了成衣的款式。之后他推出了震撼一时,名为“吸烟晚礼服”的跨性别晚宴装(图3-1),同时让长裤套装成为女性的日常基本搭配,并变化出灯笼裤、裙裤款式以及连身裤装。70 年代,优雅的阔腿裤套装和配上金属腰带的热裤成为热门时装,阔腿裤被带入了剧场,被发展成为夸张的演出服装。同时因为摇滚乐的崛起,摇滚明星延续了嬉皮士的性别模糊风格,1975年英国传奇摇滚明星罗德·斯图尔特穿着白色缎面喇叭裤套装进行美国巡演(图3-2)。对时尚毫无惧怕的先锋音乐领导者大卫·鲍伊,身着女性的条纹连身裤装出镜(图3-3),挑战时尚的性别界限。
从伦敦“安德森与谢泼德”定制裁缝店走出来的英国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是先锋服装设计的掌舵人之一,曾经在“吉凡克斯”军装裁缝店作为初级裤装两年的工作经历,使他拥有对正装男裤裁剪方法的精准掌握。在成立自己同名女装品牌之后,将其用于女裤装造形设计。设计中最具突破的下移腰线设计来自于胡安·德·阿尔塞加1589 年出版的《裁缝样书》,麦昆曾提到这本书对他的剪裁创新起到重要作用。书中的男士裤子的腰线曾出现在臀部的位置或者更往下,麦昆将之与自己掌握的裁剪技巧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款具有情色意味的经典裤型。
麦昆对裁剪极限的大胆探索体现在他重新想象身体的比例通过激进地降低腰线的造型方式。降低腰线前部直至胯骨以下,后部则到达尾骨处。麦昆第一次推出名为“包臀者”的超低腰露臀裤是在1994 年的春夏系列“虚无主义”的秀场上,这款裤型的腰线比通常的超低腰裤还要低(图3-4),内部加了防滑橡胶涂层,以保证穿着时不会滑落。1995-1996 年秋冬的“高原强暴”系列中的超低腰露臀裤(图3-5),臀部的面料被刻意磨损,挑战了传统时装的审美理念,麦昆用这样的造型细节表达服装的意义不仅在于“穿着”,同样也在于被使用过程中的“破坏”,如果喜欢就应该一直穿到彻底破损,寓意着服装是女性身份的一部分。麦昆希望穿着自己设计时装的女性能让异性觉得有强烈的吸引力却难以接近的气质。
“超低腰露臀裤”成为了麦昆的标志性单品之一,而麦昆对这个裤装款式版型的设计目的是展示出对他而言身体上最性感的部位——尾椎的位置。麦昆对BBC解释说,他希望打破“传统的身材比例,改变平时我们认为女性应该呈现出的样子。我总是希望挑战比例。我这样做总是为了加长上肢的长度,改变人们对比例的观点。通常人们会想要拉长腿部线条,但我希望拉长上半身线条”。打破对女性传统身材比例的审美,而是用对男性完美身材比例来设计服装。将男性的情色元素转换到女性载体上,重新体现S 曲线。雷奥纳多·达·芬奇在1492 年创作的素描作品,“图形中的人体——维特鲁威人”中(图4-1),用一个正方形可以完整包围男性人体,从高度上由鼠蹊处一分为二,在肚脐处正好形成黄金分割①《设计几何学》第16 页。。他的发布会上多次出现了雌雄同体的模特形象,他认为美不应该是程式化、标准化的,应追求不同形式美的展现。
女式裤装在不同的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设计师们通过个人设计思想发挥,持续演化走向未来。女式裤装的文化和艺术元素,使其不仅受到了女性群体的欢迎,裤装文化已然成为全球性的风尚。无论世界各地,裤子的演变都说明服饰发展的方向为:简洁、实用、健康,在此基础上,追求造型、颜色等的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