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2019-06-10 07:46邓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共情精神分裂症研究组

邓义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患者具体表现为行为、情感、思维、知觉、感觉等多方面障碍以及精神活性不协调等。近年来, 在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该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且趋向于年轻人, 明显加重了家庭及社会的负担[1]。临床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难度较大, 对其实施共情护理, 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不良情绪, 改善预 后[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 本文选定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 例进行研究分析, 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定本院2016 年12 月~2018 年12 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 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45 例。研究组女20 例, 男25 例;年龄18~60 岁, 平均年龄(39.62±7.14)岁;病程1~8 年, 平均病程(4.52± 2.05)年;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0 例、高中18 例、初中及以下17 例。对照组女19 例, 男26 例;年龄19~59 岁, 平均年龄(39.57±7.04)岁;病程2~7 年, 平均病程(4.58±1.86)年; 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 例、高中17 例、初中及以下1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监控病情变化以及严格遵医嘱治疗等常规护理。

1. 2. 2 研究组 给予共情护理, 具体为:①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的住院环境, 将患者疾病康复作为护理目标, 以合作、平等、尊重和信任为基础, 深入了解患者具体需求, 细致、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②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亲切感, 同时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 护理人员适时的做出回答, 通过目光接触以及点头等表达出对患者的理解和认可。③换位思考, 感知患者心理情绪, 准确的识别、评估患者的情感状况, 提高护理措施的针对性。④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 合理安排患者的住院生活, 适当的开展娱乐活动, 例如写日记、绘画、下棋、阅读、打牌以及听音乐等, 增加患者生活情绪的同时, 转移注意力。⑤积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 告知其家庭支持对于患者病情恢复的重要性,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真诚的关系和照顾, 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的关怀、鼓励和安慰等。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 评分、SAS 评分 以SDS 量表、SAS 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 ≥50 分, 即可说明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症状, 分值越低, 抑郁、焦虑程度越轻[3]。

1. 3. 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TAS-20 评分 以TAS-20量表进行评估, 包括外向型思维、情感不能、情感叙述不能3 个方面, 每项以5 级评分法评定, 分值越低, 症状越轻[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对比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SDS 评分、SAS 评分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为(31.05±3.14)分、SAS 评分为(31.11±3.25)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43.88±6.28)、(44.62±6.87)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 评分、SAS 评分对比(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 评分、SAS 评分对比( ±s, 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 a P<0.05, b 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SDS 评分 SAS 评分 SDS 评分 SAS 评分研究组 45 58.62±6.25b 57.99±6.31b 31.05±3.14a 31.11±3.25a对照组 45 58.86±6.33 58.05±5.23 43.88±6.28 44.62±6.87

2. 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TAS-20 评分对比 护理前, 研究组外向型思维、情感不能、情感叙述不能评分分别为(3.86±0.51)、(3.77±0.49)、(3.81±0.52)分;对照组向型思维、情感不能、情感叙述不能评分分别为(3.89±0.62)、(3.79± 0.51)、(3.83±0.49)分。护理后, 研究组外向型思维、情感不能、情感叙述不能评分分别为(2.05±0.12)、(1.98±0.16)、(1.88±0.14)分;对照组向型思维、情感不能、情感叙述不能评分分别为(2.94±0.25)、(2.89±0.21)、(2.94±0.28)分。护理前两组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507、0.1897、0.1878, P=0.8026、0.8500、0.8515>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295、23.1223、22.7143, P=0.0000、0.0000、0.0000<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个体心理的易感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是引发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5]。精神分裂症分型以及症状较多, 病情复杂, 易反复发作,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病情严重的患者极易出现精神残疾, 目前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主要以药物维持治疗, 但在治疗过程中, 仍旧需要一种科学、有效、全面的护理进一步维持、巩固治疗效果, 减轻患者功能障碍, 促进机体康复[6]。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的SDS 评分为(31.05±3.14)分、SAS 评分为(31.11±3.25)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43.88±6.28)、(44.62±6.87)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295、23.1223、22.7143, P=0.0000、0.0000、0.0000 <0.05)。说明共情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的可行性、有效性较高。分析原因如下:①共情护理中的共情即同感心、投情以及设身处地等, 体现出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爱、关心和尊重等, 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 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切入点和平台。②共情护理督促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上, 理解、感知患者的言行和情绪, 对患者精神状况作出准确评价, 真诚的与患者沟通、交流, 让患者有一种被理解、被尊重、被认可的感受, 对于改善其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极大的帮助患者树立了正确的生活信念。

综上所述,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共情护理, 可有效减轻抑郁、焦虑症状, 改善病情及预后, 值得临床信赖并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共情精神分裂症研究组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