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1998年,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批准立项,且面对全世界公开招标。29岁就设计了巴黎戴高乐机场候机楼的法国建筑师安德鲁信心百倍地前来竞标。安德鲁的设计方案是采用椭圆形构造,四周以人工湖环绕,椭圆形表面用钛金属板,与玻璃之间表现出透明的效果。各方对他的方案褒贬不一,赞赏者说它是“一颗浮于水面的明珠”,反对者则戏称它为“一颗蛋”,甚至是“一堆牛粪”。
安德鲁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不介意大家认为它像蛋还是牛粪。当你设计建造出一个建筑,人们自然会对建筑存在不同的看法,这种看法不是建筑师强加在他们头上的。建筑是全人类共通的,这种共性才最重要。在一个新时代,用现代科学技术重复旧的东西毫无意义,它只会阻碍发展。”
半个月后,安德鲁接到中标通知,他激动地说道:“开放的中国更愿意接纳新鲜事物,我对这次设计信心十足。”助手问他为什么这么有信心,他笑着说道:“因为我深信,建造宏伟建筑是当今人类仅存的少数‘探险活动之一,而我就是最优秀的探险家,中标顺理成章。”
仍有许多人对国家大剧院设计的外观感到好奇。安德鲁解释说:“大剧院是对天空冒犯最少的建筑,它很好地接受了天空的倒影,谦逊但又非常强大,和北京其他建筑相比,它什么也没有摧毁。遇到雨天,这座建筑物上形成的反光,会使它更美丽。”
安德鲁還得意地讲解了国家大剧院的神奇构造:“这个建筑既没有窗户,又没有门,人们仅从外围观察它,根本无法触碰到它的内心。这就像一个神话,在神秘的山谷里,人们要想进入大剧院,必须经过一个往下的坡道,从水底进入。而在行进中,它会突然从你眼前消失,正当你感到迷茫时,它又以最快的速度重现在你眼前,十分神秘。如果是大雨天,你能从大剧院周边的水池里看到它的倒影,那景象美极了,绝对让你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神话般的世界。”
中国前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和安德鲁曾有过一段对话:
“从大剧院周围的水池里,我们确实能看到人民大会堂的倒影,这点让大家很喜欢。”吴建民说。
“这些天我正寻思着一个关键问题,中方是不是应该付给我双倍的报酬?因为我让大会堂的体积翻了一倍。”安德鲁答道。
吴建民被他的幽默逗乐了,问他:“有人说大剧院像一堆牛粪,你怎么看?”
安德鲁大笑:“那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牛。我曾在乡村生活,我见过所有形态的牛粪,但唯独没见过这种形状的牛粪,这也是我为之自豪的。因为这堆牛粪是我创造的,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我刚懂事时,我的父亲就曾多次教导我,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独一无二,要做就要做到极致。我没有辜负父亲。就如我设计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体育馆和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那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我仍将一如既往地干下去,为人们奉献出更多独一无二的美丽建筑!”安德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