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视角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

2019-06-09 10:18张立恒
商业会计 2019年9期
关键词:财务视角因子分析核心竞争力

张立恒

【摘要】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在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文章通过对河南省上市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因素分析,构建了核心竞争因子分析模型,选出3个核心因子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对河南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财务视角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812(2019)09-0059-04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具体表现在:首先,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科学技术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力量。新常态下,大力推动技术创新,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是重塑我国经济活力的必由之路。据统计,我国75%以上的技术创新、82%的新产品开发都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成为繁荣经济、调整结构、推动创新和形成新产业的重要力量。其次,中小企业的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已开始从早期的加工、建筑、运输、商贸等领域,逐步向基础设施、机电制造、新兴服务、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有部分中小企业在“专、精、特、新”方面迈出了较大步伐,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最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出现了集群发展的模式。在浙江、广东等省份,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的趋向明显;在湖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中小企业依托传统产业或工业园区集群式发展的现象。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已有文献对于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不是很充分,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理论更多地是从其生存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分离出中小企业与一般规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区别,特别是从定量方面,为现有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提供一些解释和支持。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的选取。本文以充分性、可靠性、代表性为原则选取数据,并考虑数据的结构、关联等其他特征。我国上市中小企业受到的监管较强,需要定期公布财务报表,包括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在发行债券融资时需要进行详细说明,公告对外重大经营投资、重要人事变更等事项,数据的可靠性和完备性相对较高。结合上述原则,本文选取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的35家河南省中小企业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二)指标的选取。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需要选择变量指标,这个过程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同时也影响着数据处理结果。不同的学者、不同的理论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具有较大差异,同时也具有一些共性。本文采用已有研究中共同的和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来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总资产、净资产、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净利率、每股收益等。

三、河南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河南省中小企业与一般规模企业的比较。本文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对样本企业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划分为一般规模企业和中小企业。以下进行一般规模企业同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一致的检验,即对企业规模是否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影响进行F检验。

设X、Y来自正态总体N(αj,σ2)且相互独立,要检验一般规模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否有显著不同,提出假設:

H0:α1=α2=…=αp (1)

H1:α1≠α2≠…≠αp (2)

选取职工人数为变量,进行F检验,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当显著性水平a=0.05时,F0.05(1,33)=4.1933,显然,F检验统计值5.283大于F分布的临界值F0.05,即F>F0.05,因此,拒绝原假设H0,即不同规模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将变量替换为主营收入,各项假设过程同上,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当显著性水平a=0.05时,F检验统计值5.858大于F分布的临界值F0.05(1,33)=4.1933,即F>F0.05,因此,拒绝原假设H0,即不同规模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最后,将变量替换为总资产,各项假设过程同上,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当显著性水平a=0.05时,F检验统计值4.755大于F分布的临界值F0.05(1,33)=4.1933,即F>F0.05,因此,拒绝原假设H0,即不同规模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不同规模下的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即中小企业同一般规模企业相比,因规模因子而造成了显著差异。

(二)河南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因子分析。

1.核心竞争因子理论。关于核心竞争因子的研究,国外学者更多地将其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核心竞争因子是对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深化,力求给出可供操作的理论解,因此,核心竞争因子在操作层面的意义更强一些。与此相关的领域,有时涉及到信息系统,有时涉及到数据挖掘。核心竞争因子对于组织的运营活动有着显著的效果(Guynes and Vanecek,1996);当与竞争对手竞争时,不正确的竞争因子将导致错误的结果,也就是失败的结果(Zahedi,1987)。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力求将核心竞争因子的内容更多地与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相联系,从而取得实际效果。这样的研究视角和方向值得借鉴。

在国内,周振国(2000)基于增长的财务、经营的适时、管理的科学等三个维度构造了核心竞争因子;吴华光(2001)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大了对环境因子的探析,对解决我国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有较大帮助;王维和(2001)提出在关注生存因子的基础上加大成长因子的做法,带动核心竞争因子的培育,与我国企业的现状比较吻合;丁伟斌、荣先恒、桂斌旺(2005)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定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组织管理5个因子对苏杭地区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李大胜、李胜文(2009)从企业能力和企业资源两个方面评价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梁子婧、吴凯(2009)通过市场开拓、财务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品牌能力对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因子的研究有较大的相关性,研究的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一方面,是由于中外企业具有一定的相通性,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这种相通性越来越明显,因此研究结论越来越接近。另一方面,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核心竞争因子的动机上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为了解决企业日常运营的问题,关注微观的内容要强于关注宏观的内容。当然,在强调企业共性的同时,中外企业的差异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研究空间。如我国学者更多地考虑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我国消费者的特殊文化性等因素。本文从国内外研究的共性出发,从净利率、每股收益等这些相同的财务指标出发,试找出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因子。

2.核心竞争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假设有M家上市中小企业,每家企业都观测了n个经营业绩指标、p个样本,将原始观测变量记为X=(X1,X2,…Xn)'。为消除由于观测量的差异和数量级不同所造成的影響,将原始观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记标准化后的变量向量为Y=(Y1,Y2,…Yn)',设原公共因子变量为(Z1,Z2…Zn),经过转化后的公共因子变量为(F1,F2,…Fn)。

假设:(1)Y=(Y1,Y2,…Yn)'是可观测的指标值,且均值向量E(X)=0,协方差矩阵COV(X)=Σ,且协方差矩阵Σ与相关矩阵R相等。(2)(F1,F2,…Fn)是不可观测的向量,且均值向量E(F)=0,协方差矩阵COV(F)=I,即向量F的各个分量是相互独立的。(3)ε=(ε1,ε2,…εn)'与F相互独立,且E(ε)=0,ε的协方差是对角方阵cov(ε)=[ε211…0???0…ε2nn]。

[Y1=α11F1+α12F2+…α1PFp+ε1Y2=α21F1+α22F2+…α2PFp+ε2Yn=αn1F1+αn2F2+…αnpFp+εn]称为因子模型,模型的矩阵形式为X=AF+ε,其中A=[α11  α12… α1p…     …     …αn1  αn2… αnp],模型中的(F1,F2,…Fn)为公共因子,且彼此不相关,(ε1,ε2,…εn)为特殊因子,对应向量Y的分量(Y1,Y2,…Yn)所特有的因子。矩阵A称为因子载荷矩阵,A中的元素α称为因子载荷,α的绝对值越大,表明|α≤1|,说明Y与F的依附程度越大,也就是说公共因子F对应Y的载荷量越大。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求出各个因子载荷。

3.河南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

(1)思路。对本文选取的8个变量指标(总资产、净资产、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销售净利率、每股收益)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同时,将因子得分作为新的变量存入,待下一步继续处理。经过降维处理后,从8个变量指标中提取3个公因子,这3个公因子可以解释原始表格中85%的信息量。根据原始表格中8个变量指标与新生的3个公因子之间的相关程度,对3个公因子进行命名:因子1为效益因子,因子2为风险因子,因子3为规模因子。

(2)具体步骤。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数据的绝对值都在0.3以上,说明变量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由表5可以看出,Sig.值为0,所以拒绝相关系数为0(变量相互独立)的原假设,说明变量间存在相关性。

表6给出了本次分析从每个原始变量中提取的信息。可以看出,主成分包含了各个原始变量80%以上的信息。

从表7可以看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9.939%>85%。选取F1为第一主成分(效益因子),F2为第二主成分(风险因子),F3为第三主成分(规模因子)。且这三个主成分的方差之和占全部方差的89.939%,即基本上保留了原来指标的信息。

表8和下页表9展示了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与各个变量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有些主成分与变量指标的相关性不是太明显,通过旋转可以得出:销售净利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主要由第一主成分(效益因子)解释,已获利息倍数和资产负债率主要由第二主成分(风险因子)解释,总资产和净资产主要由第三主成分(规模因子)解释。

解释的总方差如下页表10所示。

由下页表11得到以下因子得分函数:

F1=0.241×Z1+0.270×Z2+…-0.084×Z8 (3)

F2=0.036×Z1-0.069×Z2+…-0.603×Z8 (4)

F3=-0.199×Z1+0.137×Z2+…-0.180×Z8 (5)

Z1—Z9是标准化的数据,其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F=(43.430×F1+23.573×F2+22.937×F3)/89.939 (6)

从表12可以看出,核心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基本上效益因子和规模因子较大、风险因子较小,但雏鹰农牧除外。雏鹰农牧所属行业是农、林、牧、渔业,是典型的非周期性行业。在行业政策的支持下,雏鹰农牧稳步推进“雏鹰模式”升级改造过程,拓展下游业务,稳步推进沙县小吃店面升级改造,与中石化和中石油合作共同拓展销售渠道。这说明,除了这些因素外,不同行业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也有一定差异。如牧原股份主要靠效益制胜,有着较高的财务风险;中航光电主要靠规模制胜,效益一般,风险较低。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效益、财务风险和规模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子,运用SPSS对这些因素进行检验、验证,分析各因素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再根据因子得分情况对35家河南省上市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通过以上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即使处在同一个行业,同为中小企业,每家企业的发展轨迹也都是有差异的,处于不同的发展类别:有的企业基于长时间的竞争逐步树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有的企业在市场的机遇中迅速发展和崛起;有的企业按照长期的发展理念稳定发展,不断扩大市场。正因如此,当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的市场阶段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企业的不同特质和特征进行扶持和帮助,在兼顾政策公平性的同时,提高政策实施的效率性。

(一)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对于增强中小企业长期发展的潜力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各级政府要制定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财政、税务、金融政策,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优良环境。

2.健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体系。各级政府可以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推广,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应建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机制,对于具有巨大增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长期股权性投资,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3.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区。在已有高新技术開发区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使之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中小企业成长的摇篮。可以在中国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建立一批省市级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同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为企业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咨询和培训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二)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企业是主体,创新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科技型企业的科技工作者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国家整体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我国在科技人力资源的质量、结构、激励机制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科技人员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企业文化等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扩大人才总量与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相结合,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不断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力。

【主要参考文献】

[ 1 ] 王晓丹,万兴亚.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评价及对策[J].税务与经济,2016,(5).

[ 2 ] 丁伟斌,荣先恒,桂斌旺.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选择的实证分析——以杭州、苏州中小企业为例[J].科学研究,2005,(10).

[ 3 ] 梁子婧,吴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9,(8).

[ 4 ] 江媛,论财务视角下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选择[J].商业会计,2014,(13).

猜你喜欢
财务视角因子分析核心竞争力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英国脱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基于财务视角的运费纳税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