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军 蒋龙 陈瑞雪
【摘 要】 本文分析了贵阳市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现状,指出了贵阳地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国家加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培育旅游企业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加强绿色旅游生态环保理念意识的宣传。
【关键词】 绿色旅游;贵阳市;旅游产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国民经济十三五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的指示,提出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切实贯彻创新、开放、共享、绿色、协调五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对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的深入认知,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体系中,旅游业已经成为支柱性产业之一。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旅游业及其发展做出了明确的论述,规划指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发展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绿色旅游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带动系数大的优势使其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的一环。贵阳市所具有的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优势使该区发展绿色旅游产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对该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对该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贵阳市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旅游资源丰富
贵阳自然环境多样,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造就了丰富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这为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基础条件。一方面,贵阳所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些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俗风情,这些独居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该区处于我国青藏高原向两广丘陵的过度地区,历史上长时期的地质作用使得这一地区形成了山河相间、山高谷深的自然地理地貌环境,为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2、区位优势突出
与我国其他同样具有绿色旅游条件的地区相比,贵阳市的绿色旅游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相对要突出。一方面,这一地区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位置使得该区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丰富多样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这为绿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另一方面,该区虽然也隶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但是却与我国中部、南部以及华东地区等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的地区接近,临近旅游市场,近些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该区与旅游市场客源丰富的上述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便利,有利于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旅游。
二、贵阳市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取得的成效
最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对贵州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全国范围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推进,在贵州范围内,打造以民族文化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游等为主题的各式绿色旅游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绿色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形式在贵阳市的旅游产业规划中都得到了重视和落实,一大批乡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红色文化主题旅游项目等绿色旅游项目纷纷落地,为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贵阳市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2、存在的问题
(1)绿色旅游产业发展亟待加强规划与管理。最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进行旅游业项目的开发,意图通过旅游业开发来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拉动GDP的增长。但在贵阳的一些贫困地区则依靠国家投资和地方的自然和民族文化优势上马大量的绿色生态旅游项目。然而,一些绿色旅游产业项目却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合理规划,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有些项目打着绿色旅游的名义,却没有对其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民俗文化的破坏进行评估和论证。这些项目的建成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资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在这些绿色旅游产业项目的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和相互之间推诿的现象,这对项目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旅游企业对绿色旅游产业发展不够重视。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旅游企业扮演着旅游资源与游客之间练习者的角色,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企业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实际的发展中,许多旅游企业往往倾向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不是着眼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绿色旅游产业加以重视。由于绿色旅游产业对于旅游开发的要求相对较高,从项目立项、审批、以及后期运行等环节都有比较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这使得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旅游产业开发投资的成本无形中增加,对其利润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因此,许多旅游企业在绿色旅游产业的投资和运行方面往往表现出犹豫态度和不重视的态度。
(3)绿色旅游参与者生态环保意识有待加强。绿色旅游强调旅游者在获得旅游带来的愉悦与快乐的同时,不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造成破坏,实现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进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旅游者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越来越多,但是在其参加绿色旅游的过程中,却在生态环保意识方面表现出差强人意的行为。一是,旅游者本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影响,因而只注重自身的体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二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背道而驰,旅游者往往在花钱以后选择自己感到愉悦快乐的行为,而不根据绿色旅游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在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旅游者本身的生态环保意识亟待加强。
三、贵阳地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1、国家加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管理
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从项目立项、建设、以及后期运作各个环节加强管理。针对当前绿色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及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重复建设、运行期间对生态环保重视不够等一系列问题,要从国家层面加强宏观管理,从项目立项、审批、建设、以及后期运行等环节加强监管,确保项目严格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进行。
2、培育旅游企业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
鉴于旅游企业在绿色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其能否具备绿色旅游发展的理念对于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注重对旅游企业进行绿色旅游产业理念的培育。从开发源头上改变“经济至上”的发展理念;加大对旅游企业绿色经营理念的培育力度,促进旅游企业成长为对环境保护以及社会发展有责任的、有担当的绿色企业;培养旅游相关从业者绿色服务观,树立绿色服务意识。
3、加强绿色旅游生态环保理念意识的宣传
绿色旅游產业的健康发展不仅要从旅游产品服务的开发角度按照生态环保的理念来实施,同时还需要旅游者在自己的旅游行为中按照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来开展旅游活动。针对目前绿色旅游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旅游者生态环保意识淡薄,造成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现象,要加强绿色旅游生态环保理念意识的宣传,让广大旅游者能够自觉按照绿色旅游所倡导的生态环保理念和意识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
四、结语
绿色旅游产业发展是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五大理念相一致的产业发展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路径。根据本项目的调查研究显示,贵州地区的绿色旅游发展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疏漏,导致部分景点一些绿色旅游产业项目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合理规划,同时存在部分景点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注重生态环保,无法保持绿色景点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本地区绿色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于推动贵阳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国琴,论旅游业绿色转型的困境及其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 瞿华,夏杰长,积极推进我国旅游业绿色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11(8).
[3] 付景保,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基于SWOT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34(3).
【作者简介】
吴大军,贵州财经大学文法学院学生.
指导老师:李国和,教授,博士,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