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
青春,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青年人的代名词,因为他们正处在一生中最美的年华。但最近掀起的一股“芳华热”,却是属于70年代的父辈青春。
电影《芳华》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年男女,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影片借一个女兵的视角,描述了文工团这群出身不同,境遇也不同的青年人,在时代的变革与冲突之下,所展现出的美好而遗憾的芳华!
我认为可以将影片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主要是围绕文工团里的生活展开的,是温情的,怀念的,矛盾冲突的;下半场则以男女主人公的命运为主线,尽显时代的悲凉与伤痛。
一开场,冯导便竭力还原了一个70年代的文工团的场景:写在文工团大门和影壁上的硕大、有力的宋体字标语口号,以及无处不在的领袖像、党徽、军徽、颜色明亮鲜艳的旗帜、横幅和墙画,还有陈旧的小红楼,它们无一不是那个时代最特有的标志。正是在这些强烈标语和氛围的号召与暗示下,那一代人几乎或自愿或被迫地怀揣着相同的“理想主义精神”和“无比高尚的信念”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而后在岁月的蹉跎中又不断回味着那段模糊而又深刻的印迹。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出身不同性格迥异,却被同样的“崇高精神”所感召,组成了一个思想行为都高度统一的大集体,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理想。
与此同时,这又是一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工团,有着一群散发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是父辈们最想怀念与追忆的一段芳华!影片中穗子朱唇皓齿咬破的西红柿,练功房里低鸣的大提琴,泳池旁戏水女孩儿们湿漉漉的乌发和男孩面前着急收衣裳时的娇羞,深夜里不曾捅破薄纸的青春男女,往灯外围一圈红纱布,让毛绒绒的灯光变成罗曼蒂克的红,听邓丽君靡靡之声。男女兵之间爱情的萌发,战友相互陪伴的温情,或许正如观众所说,这是冯导拍给自己的《致青春》。正是这些难忘的场景,才勾起了上一代人对自己青春的回忆,同时也给了这一代子女一个了解父辈青春的机会。
不过,在尽情地追忆之后,便迎来了电影的转折与高潮。影片中的刘峰是被称作“活雷锋”的模范人物,却因一次“触摸”事件被赶出了文工团。他是在个人信念和舆论的加持下逐渐被塑造成一个远离人性中的“恶”与“低级欲望”的变异人物。文工团要的是“活雷锋”刘峰,而不是“普通人”刘峰,他没有权利也没有资格宣泄自己的欲望。就像林丁丁对于他的表白感到恐惧以致后来的污蔑,“别人都可以抱我,刘峰不行,因为他是活雷锋!”一个严格坚守时代道德要求的好人,就这样被他所属的集体与时代给抛弃了。刘峰被赶到了伐木连。在走之前,他想将自己的标兵证书、奖状、锦旗这些“好字”都给扔掉。这些用他前半段青春累积下来的“好”,是刘峰将个人的梦想、情感与人生价值献给革命情怀激荡下的集体主义所换取的结果,而当集体的抛弃与离散带来内心“理想主义”的失落时,它已经成为了刘峰内心无法抚平的伤痛,同时也记载着上一代人永久的心灵创伤。
何小萍背负着“出身不好寄人篱下”的沉重心理包袱跨进文工团大门时,她本以为可以摆脱过往的压抑和屈辱,开始新的生活。但由于性格原因,加上努力练习导致身上经常多汗,她遭到了身边人的排挤与嘲讽。文工团里唯一真心对她好的也只有刘峰。而因为一次“托举”,让小萍那颗被冷落冰封已久的心开始有了温度。那一刻,她爱上了刘峰!当刘峰被这个集体抛弃时,何小萍也彻底死心了,随后离开了文工团,做了一名战地护士。直到在一次危险中她无意识救了一名伤员而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战斗英雄”。一直以来备受冷眼的她,世界里有的只是无尽的荒凉与灰暗,突如其来的“幸福”让她彻底崩溃了,强烈的反差让何小萍难以承受。
文工团的记忆是美好的,因为那里有着一代人最绚烂的青春,那是多少矛盾和伤痛都无法掩盖的最令人难忘的追忆。同时,在这个标榜着集体主义,人人平等的大环境中,却掩盖着阶级固化与人性的虚伪。就像冯小刚导演阐释的“芳华”:《芳华》是美好的,但其实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美好陨落的过程。如何活出自己的“芳华”,或许就是那个特殊时代最大的疑问,也是冯导再回首过往时向观众和自己所提出的一个疑问吧!
影片的后半段交代了故事中人物的结局。刘峰上了前线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且失去了一条手臂。随后在80年代的“南下”大潮中去了海口,变成了一个从事书籍运输的小贩;何小萍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年后恢复了正常,出院后与刘峰取得了联系,并与他相互照应;萧穗子成了小有名气的作家,郝淑雯嫁给了与她门当户对的战友,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林丁丁嫁给了华侨,也生活得不错……
《芳华》之所以为“芳华”,是因为那个阶段之后,能为之放光华的东西或许就已经消逝了,剩下的时间,不过是在生活的裹挟之下,亦步亦趋的往前走着。在我看来,芳华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心理情結”,它最大的痛处在于再也回不去了,人间有多少芳华,就有多少遗憾,一个人在经历了许多事情就会发现,青春真的是一个人拥有过的最美好的东西。刘峰和何小萍这两个被时代伤害最深的人,或许在内心深处曾痛过,恨过,但他们为“理想”而努力绽放过的青春是永远不会被磨灭的,这大概就是对芳华最好的诠释吧!在片尾,已过中年的刘峰和何小萍相互依偎在长椅上,平淡却充满温情的眼神里,那份在青春里燃尽一切的疲惫,如今就像一份无价的瑰宝。那些已经退去芳华的人,现在能做的,不过如此罢了。
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让我潸然泪下的地方。也许是年代的距离感让我不太能够感同身受,但是除去这层外壳外,对于岁月流逝的感伤却能引发我的共鸣。小时候总是迫切地想要快点长大,以为这样就能摆脱父母的束缚和作业的烦恼了,上了大学才发现,其实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烦恼也是成正比增长的。离开了父母,反而会想念;看似给你的自由变多了,真正自由的时间却少了;认识的人多了,知心的朋友却少了。失去和错过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人生就像一辆列车,总有人会上,也总有人会下。青春更是如此,错过了就不再拥有了。尽管在那个集体主义人性异化的时代,包含着一代人无法遗忘的伤痛,但也正因如此芳华的岁月才更显珍贵与美好!
这部电影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芳华》改编的。与小说相比,电影无论是在情节还是主题上都有所改动。这部小说的原名叫《你触摸了我》,是以“触摸事件”为核心,来反思当时环境对人性的压抑,以及事件发生后刘峰和四个女兵不同的命运走向,电影则更多表现出对集体主义生活中的女兵、男兵群体的浪漫想象,对集体主义的怀恋情绪过于浓郁。小说重点在反思集体主义生活对个体的伤害,对情感的压抑。电影中男兵、女兵生活化的场景表现,更偏向于唯美主义,其中隐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对立减少了,尤其是小说营造的禁欲主义的气氛没有了。在人物上,电影是以刘峰和何小萍作为故事主线展开的,情节以两人发展为核心,最后以两人相拥结尾;而在小说中,主角是刘峰和四个女兵,他们共同构成了不同色彩的“芳华”,都是故事的主角。原著不仅故事情节更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最后的结局也更加黑暗。电影则着重叙述了文工团红楼里的生活,而在此之后发生的事却轻轻带过,甚至用画外音的方式进行情节的补充。而在小说中,转业前后的故事基本上是均匀着力,正是這样的分配形式,才让故事在缅怀芳华之余,揭示出深刻的人性与时代的主题。对于电影的结局,冯小刚可以说是给予了无尽的温柔与善意:他给了刘峰和小萍一个令大家都能接受的好结局,给了镜头里的每一个女孩善意的归宿。主角们都有比小说里更温暖的结局,仿佛那一代人的芳华,就这么随着清丽的镜头涂写进了记忆,抹平了悲伤。我想,冯导最终还是愿意把更多的美好与善良留给观众吧!
比起严歌苓小说里更多的反思性,冯小刚的侧重真的像是在追忆那代人的芳华岁月。片首那大段的歌舞排练,那场旁人看起来冗长的告别晚宴,无不给人这种感觉。也许在许多专业影评人士看来,这算不上是一部高分电影,没有了技巧,减轻了批判,反而多了矫情与油腻的色彩。但青春不正应该如此吗?韶华易逝,芳华永驻。再大的磨难都无法抹去它的光芒,时代蹉跎中的一代芳华,是美好而遗憾的!那是一个父辈们不愿提起的年代,那里有他们的青春,有他们的理想,有他们激情,有他们的简单……无论是善还是恶,都带着年轻的质朴,甚至激变或畸变中的功利与沉婉,都随着韶华的逝去,留存在那个泛黄的时代记忆中。作为那一代人的冯小刚,只是用《芳华》承载了自己记忆中更加渴望的那个美好的青春。
芳,是你青春年少的面容;华,是你跃身起舞的姿态。一代芳华,在岁月中回味,都蹉跎成怅然与幻灭!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