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教兴国战略使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而且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近年来,为了教育发展的需要,课程教育体制在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课堂中,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未来教育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了丰富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套有效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地理 创新教学方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地理知识我们只能通过宏观的想象理解学习地理知识,这种地理教学方法存在很大局限性,而现如今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课堂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方便了地理课堂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创新,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技术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化。在信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过度依赖,要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使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能够与时俱进。
首先,阐述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二者对比,体会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比如要讲到地图的自传和公转,老师一般都是手绘地图,这种手绘地图存在很大的误差,而且不够严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接受的是错误的知识,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1]。然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例如,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动态的地球自传和公转的视频,通过视频观察学生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地球自传和公转的变化,还可以在观看多媒体投影的过程中体会地球自传和公转对日夜交替四时变化的影响。在学习几种常见天体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模拟天体的分布情况以及天体的运行轨迹。在地理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能在视觉体验过程中引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这是一种微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观察天体运行细微的变化规律,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利用信息技术革新高中地理课堂模式,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以后的地理教学应用中,范围将会越来越广。
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高效,而要提高课堂效率,有两个前提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是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高效课堂得以开展的基础,没有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将无从谈起,没有信息技术做支撑的课堂又回到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其二,具有一批高素质掌握先进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而且教师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再好的信息技术都不能取代老师[2]。在现代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一名优秀的高中地理老师不仅要会通过课本教学,还要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这就决定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不断学习进步,能够适应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老师在开展高效课堂讲授《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时,可以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等的原理,同时通过一些具体的视频或者结构图让学生认识地理信息技术的内部架构。高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高效课堂的开展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老师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只负责解决重难点比较集中的地方。在老师展示完后,列出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如这三种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然后由学生上台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效课堂是将信息技术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能以前需要两三节才能学完的课程,通过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一节课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教学的范围更全面,知识点更分散,不再局限于课本进行教学。高效课堂是一种开发式教育,其作用在于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使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开创现代教育新形式,对高中教学而言,能突破教学过程中的疑难点,提升教学效果。
地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学习地理学科来说是一场变革,也会很大程度的改变高中生的地理学习习惯,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知识,基本通过记忆的方式学习,至于为什么是这样,遵循了什么原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教学条件的限制,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学生也没有条件通过做实验等方式探究地理现象中隐藏的规律[3]。地理信息技术的引入,很大程度的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对于不懂的地理知识,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技术解答疑惑或者做实验,在自主学习,自己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地理素质,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人口的变化》这章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获取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绘制出我国同一地方不同年份的人口变化以及同一时间不同地方人口的分布情况及其变化的数据分析图,通過分析图可以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在通过自己研究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学过程,通过自学,可以把不懂的知识点及时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改变了以往那种不会就过的习惯。在新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实践,避免过多的参与导致学生主动性不足。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由学习,查漏补缺,及时弥补不足。创新是全面的创新,从老师到学生,不管是学习模式还是教育模式都要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深化发展。
知识的学习来源于实践,而后又要回归实践中,因为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所以,對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地理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4]。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老师的教学方法会极大的影响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自己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课本上的知识点,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还原到实际问题中。老师可以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比如,在学习农业区位的选择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让学生观察适合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地貌特征,让学生结合自己观察到的地质特点,总结出适宜发展农业的地质特征,有条件的可以带领学生亲自实际考察。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了教学体系,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课堂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而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则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深化,达到人与技术的共同进步。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地理教学方法,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对课堂信息化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是时代的产物,使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也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毕涛,袁成花,张汉川.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111-112.
[2]毕涛,袁成花,张汉川.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111-112.
[3]赵振雄.运用信息技术创新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探微[J].亚太教育,2016,(34):35-35.
[4]廖宏永.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08):185-185.
(作者简介:杨少杰,学士,中级教师,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集宁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滨河校区);研究方向: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