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视域下的课程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2019-06-07 15:06杨蕊瑞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年4期

摘  要:伴随着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于服务型高铁乘务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长。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就如何培养高素养、服务型复合人才,并在分析当前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类课程设置情况,探寻一条适用于高职院校服务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铁乘务专业;服务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滁州城市职业学院院级课题:高职院校高铁乘务专业校企互融模式下人才培养研究——以滁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编号:2017sk02)

高职院校培养高乘服务型人才,必须针对市场需求、专业技能和教学特色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对于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过多涉及化妆、普通话、推销技巧等课程,并没有对专业服务类课程深入开展。伴随着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现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需求。通过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深入研究,结合行业需求,对相关服务类课程进行调整,建立一套更加完整的服务类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和职业能力,为国家大量输送高乘服务型人才。

一、高乘服务类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课程设置中涉及技术性课程较多,服务类课程不够专业化、细分化。为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合理的服务类课程设置情况,对大量专业化课程进行探索和创新,为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服务型人才提供理论支撑。现阶段学校主要开设了餐饮服务与管理 、旅客运输营销实务、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 铁路运输服务礼仪等课程。

(二)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类似、有交叉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以及对相关院校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发现诸多课程中内容有雷同,学生对重复性教学兴趣不高。因学校开办本专业时间较短,很多课程的设置仿效其他专业类院校,在未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照搬照抄,导致教学质量不佳。

2.教材专业性不强、理论深奥

专业性的课程,非专业性的教材,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教材未根据课程的特色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征订既有理论阐释又有实操训练的教材,完全依赖的理论知识难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面对大量专业理论知识时,学生时常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出现厌学的情况,因此很难实现高乘人才的专业化。

3.师资力量较薄弱

高乘专业开办时间较短,虽然教师均来自专业院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如何教授学生各种服务技能和应对复杂多变情况,对教师的实践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建设符合企业需求的高乘专业服务类课程体系

(一)服务类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乘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乘务专业的基本知识,有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中的比重,重视服务类课程的专业化和创新性。不同学科紧密融合,不是将书本内容重复叠加,而是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交融整合,最终将服务类课程构建为集理论和实践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二)服务类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1.服务类课程体系设计

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首先要求乘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正确使用高铁设备、执行相关工作程序。但是面对乘客诉求、服务内容,服务礼仪,餐吧管理等具体服务事项时,如何提供更加精细化、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则需要对课程的连贯性和承接性做出相关调整,先开设基础服务类课程,再开设分类服务型课程,把服务意识内化、细化,从而达到提升乘务员职业素养的目标。

2.服务类课程开设安排

(1)基础服务类课程。开展基础服务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为后面专业服务类课程搭建坚实基础。主要課程有高铁动车乘务实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高铁服务心理与实务等。

(2)分类服务型课程,以专业课程对接岗位标准,开设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营销、高铁餐饮服务与管理、铁路运输礼仪、高铁服务专业英语、高铁服务管理与技能实训等。

3.服务类课程教学模式转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意识,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解读教材,更多的要求教师在课程中融入新理念、新技能。大力发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投入建设“动车服务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设备”、模拟仓等,以实践训练提升服务技能,实现校内实践技能与行业必备技能的无缝对接。学院与山东省国信公司开展校企合作,由企业教师教授学生大量实践课程,模拟一些现场突发状况,培养学生处理紧急问题的能力。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专业技能为目标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4.教师队伍专业化、技能化培养

提升教师质量对提升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校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能力水平较高,理论课程教学符合人才培养要求。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可利用校企合作契机,定期将教师送出去,在岗位中学习专业服务技能,理解服务内涵和要领,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技能型的教师队伍。

结束语:

高铁乘务人员作为服务旅客的重要窗口,他们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决定着旅客对高铁出行的总体评价。加强高乘服务类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研究,通过理论教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可吸收大量实践经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为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梁涛,马兰.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6(10):33-37.

[2]刘佳颖.突出行业特色的空乘专业客舱服务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5,27(03):50-52.

[3]江群.校企合作促进高职空乘专业课程建设改革[J].科技创业月刊,2013,26(12):153-154.

作者简介:

杨蕊瑞(1986—),女,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