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21号界碑的故事

2019-06-07 15:05陈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6期
关键词:珲春界碑苏军

陈岩

摘 要:界碑是国家领土边界之间的见证,是对领土主权的宣告,是一个国家尊严不容侵犯的标志,是两国互不干涉、泾渭分明的誓言。中国的陆地边界线总长达2万多千米,其上界碑林立,数不胜数,每年也有新增界碑。这些界碑像一个个士兵,矗立在祖国的边境线上,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每一块界碑都历经风雨摧残,却又执着地坚守着岗位,不曾退却,不曾畏缩,共同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与壮大。

关键词:界碑;历史

为识别和标记边界线上数以千计的界碑,祖国为每个界碑编定了唯一的碑号作为“身份证号码”。每块界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诉说着一个故事。每块界碑都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英魂浇筑,将一腔抱负尽付其中而来的。

我国第21块记号界碑(图1),是清朝末期穆棱境内的中俄边境界碑,是一位人微言轻的中国人为祖国领土权而奋斗过的见证。1840年,林则徐对中国人吸食鸦片之事痛心疾首,毅然进行了虎门销烟活动。此举大快人心,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拯救了无数濒临破碎的家庭。但这触犯了英国列强的利益,英政府以此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是我国屈辱近代史的开端,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其他列强见有机可乘,纷纷加入入侵行列,妄图分一杯羹。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瓜分中国,沙俄帝国一再欺凌满清政府,使其割地赔款、蚕食中国领土。光绪12年(1886),钦差大臣吴大澂奉命自珲春起,与俄方人员一同勘察边界。期间,吴大澂依据双方政府边界的约定条文据理力争,收回了珲春黑顶子等处被俄方侵占的国土,迫使沙俄堪界立碑。一名儒生竟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胆色,面对穷凶极恶、心怀不轨的侵略者,竟能据理力争,坚守底线。遥想当年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壮举,深入强秦腹地而镇定自若,既未给予秦国挑起战争的理由,又未使秦国强占和氏璧的阴谋得逞。吴大澂在重压之下力保国土不失一寸,比之不遑多让。21号界碑从珲春起,到穆棱市境内。该碑位于穆棱市福禄乡金刚台,距离市区35千米。1995年,中俄更换界碑时,原碑被穆棱市文物管理所收藏,后上調至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

21记号界碑,碑体为灰色玄武岩,高81.5厘米,宽31.5厘米,厚11.2厘米。上刻“第廿一、勘界大臣吴、依监立、21”字样。吴大澂勘界期间留下许多佳话,他曾在界桩铜柱上铭文:“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他还在珲春一处山体巨石上亲笔篆书“龙虎”二字,字体遒劲有力,如龙目怒视,似虎口大张,暗藏龙骧虎步的深刻寓意。勘察穆棱边界时,俄方再次欲向我方偷移界桩,吴大澂毫无惧色地跳到俄方挖好的界碑坑中凛然陈词:“境有边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要想移动界碑,除非把我埋在这里!”这种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大无畏精神令人感佩,甚至感动了侵略者。其凛然正气令俄方最终将界碑移回原处,既捍卫了祖国尊严,又彰显了民族气节。这就是21记号界碑的不凡身世。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武装起义,建立了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随着政权的更迭,俄国与中国的关系渐渐缓和。且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俄与中国建立同盟,共同抵御日军入侵。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保存的一张珍贵的老照片,上面记录着苏联红军遵循雅尔塔会议精神出兵东北对日宣战时,几名战士经过21号界碑进入中国境内的场景。苏联对日宣战后,迅速击溃关东军。在抗日战争后期,关东军编制还在,但内核已不再是当年虎狼之师。此时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社论,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大反攻阶段。共产党军队收复了许多中小城市、乡村,并在苏军的强力协助下一度收复张家口,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其中也少不了苏军的支持。21号界碑也成为了中苏人民友谊的见证者,见证了泱泱大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见证了两个国家面对外敌时携手合作的情谊,见证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见证了人类对于和平的追求向往与对侵略者的痛恨……

1945年8月9日凌晨,苏军红旗第一集团军步兵26军冒雨穿越中苏边境,克服了高山、森林、沼泽等恶劣自然条件,进入中国东北发起对日作战。其非本土作战遇到了诸多障碍,但由于中国人民对家乡地形地势了如指掌。在本土人民的帮助下,苏军迅速克服水土不服、气候不适应、地形不熟悉等种种困难,一举击溃日军。参加过毛主席纪念堂雕塑设计的著名雕塑家孙家彬先生根据穆棱农民为苏军战士指路的史实创作了一座雕塑,将当年中苏军民深情厚谊以艺术的形式永远定格。该雕塑与21号界碑一起成为中苏友谊的见证者,陈列在博物馆内。斗转星移,历史已成为过去,却永远被人铭记于心,当年战争中性命交托的深情厚谊也不会被磨灭。

古巷深深,庄严神圣的博物馆静静矗立在城市中,旧时的21号界碑如同一位退伍的老兵,沉默地站立在博物馆内,却仍不肯歇息。它要为子孙后辈讲述当年的故事,讲述革命先烈以英魂热血捍卫祖国领土的事迹,要我们不能忘本,永远不要忘却如今的和平是无数人前赴后继、慷慨赴死换来的。它还要让我们铭记中苏在抗日战争中结下的友谊,劝说两国政府与人民珍惜现在两国之间睦邻友好、健康稳定的伙伴关系,让我们依旧携手共同维护和平,携手发展,共同进步,维护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创中俄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谭吉华,季洪材.中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66-71.

[2]李永全.走向全面战略合作的中俄关系[J].东北亚论坛,2013(4):3-9.

猜你喜欢
珲春界碑苏军
界碑
红领巾守护界碑十余载
胜利日阅兵(历史老照片)
界碑去哪了
漫画轻兵器之十三
乌兹别克拆苏军纪念碑引俄不满
坦克挂拖斗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