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2019-06-06 04:00李仙鸿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农农民农业

李仙鸿

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见下图)。中央一号文件现已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问题的专有名词。笔者试从制定文件的基点、对“三农”工作总体部署的基本思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支撑等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哲学解读。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

一、立足本国国情是制定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点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诠释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百年奋斗目标的光荣使命让我们更加聚焦于农村建设,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与农民百姓的幸福息息相关。因此,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国情,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1.析历史发展,感悟农业重要性。农业在我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重农固本是安泰之基、治国之要。习总书记讲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有解决好了中国的吃饭问题,我们才有方方面面的回旋余地。农业的基础地位,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1978年我国因势利导,开始以市场化为取向进行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中央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国情,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新世纪以来,又连续十六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足见农业的重要性。

2.续奋斗目标,推进农村大建设。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农村改革始终是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党中央根据当前形势,着眼全局,从农村实际状况出发,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重大方针。建设美丽宜居村庄,继续推进农村大建设大发展极为重要。

3.促经济增长,增强农民幸福感。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稳住“三农”,发挥好农业农村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给农民带去安全感与幸福感。我国有近6亿农民,这一庞大数据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农民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相应的支持保护制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改善农民的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的幸福感。

二、坚持辩证思维是部署“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中央一号文件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工作部署中处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在促进农村发展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突破脱贫攻坚工作的重难点;树立“三农”工作的全局观念,补齐农村发展中的短板,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各方面的工作;要有创新意识,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1.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工作重难点。2019年“三农”工作最紧急的任务是打好脱贫攻坚战,这是实施乡村战略的优先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中之重、急中之急的任务。部署“三农”工作,我们既要立足全局,统筹协调好粮食安全、人居环境、乡村产业、农村改革等诸多方面,更要抓重点,强基础,“牵牛要牵牛鼻子”,要全力以赴攻克脱贫攻坚这一最大的硬任务。脱贫攻坚必须坚持现行的标准“两不愁三保障”,今明两年我们要咬定这一重点,全面排查解决影响实现的突出问题。党中央也要求各级财政优先加大“三区三州”的扶持力度,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2.补齐发展短板,统筹乡村工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农村发展工作仍存在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污染治理等薄弱环节,党中央十分重视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工作。这些发展短板的存在,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严重影响“三农”工作的整体效应。因此,我们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加快补齐农村短板工作,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工作的整体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协调农村工作,统筹考虑,才能确保各项任务按时按质收官交账。

3.树立创新意识,利用科技保供给。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很多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在“三农”工作的部署中,我们必须要立足实际,树立创新意识,要以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来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等领域自主创新,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夯实农业基础。

三、遵循社会规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

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农村发展现状,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四个优先”动真格、见真章。中央明确提出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发展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实现“优先”二字,需有政策、理念、制度等各方面的保障。

1.推进要素回流,夯实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必须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中央一号文件前所未有地强调了一定要让要素回流,颁布有利于吸引各要素进农村的政策,坚决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壁垒,同时,完善公共财政倾斜力度政策,引导和支持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类发展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和有序汇聚,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农村地区经济实力。

2.树立文明理念,建设和谐乡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建设和谐美好的乡村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农村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守牢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村规民约等方式,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有利于建设文明乡风,使农村社会风清气正,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发展。

3.深化農村改革,落实制度保障。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中央一号文件对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着墨不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农村改革。尤其是“三块地”(农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及宅基地)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首次提出允许承包土地经营权担保融资。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不断完善农业保护制度,加快构建新型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生产发展。

四、树立群众观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撑

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支撑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生产、农村治理的积极性,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与农民共同建设美好乡村,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的政府必然作出的价值选择。

1.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是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的根本政治保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党中央推进“三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真正让农民来评判“三农”的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村级组织服务能力。

2.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解决“三农”问题中,要充分发挥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要培养造就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让新型的职业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守的底线,要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献身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彻底改变“三农”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谋篇布局了今明两年的“三农”工作,思辨处处显现,智慧蕴藏其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有理由相信,决战决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三农农民农业
耕牛和农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民
赞分盐镇裕牛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