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士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电声乐队各乐器的风格特点以及电声乐队配器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就电声乐队配器的程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声乐队;配器;配器创作
配器就是给一段主旋律配上多声部伴奏的总谱的过程。与管弦乐队相较,电声乐队的规模要小的多,乐器也只有四大件(电吉他、贝斯、架子鼓、电声键盘)再加上一些色彩乐器如小号、萨克斯等。规模虽小,乐器虽少,但作为一个小型乐队,依然可以完成歌曲的伴奏任务。基于电声乐队的规模特点,其配器与管弦乐队也存在差异,电声乐器组的主体地位相对固定,其它乐器的从属地位明确,配器相较管弦乐队也较为简单,但要作出优秀的配器作品,也并非易事。本文就电声乐队的配器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广大电声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电声乐队各乐器的风格特点
1.1电吉他的特点
电吉他是一种拨弦乐器,配合效果器的使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多用于歌曲伴奏,在现代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电吉他有六根弦,高音弦(最细弦)被认作1弦,最低音弦(最粗弦)被认作6弦,两者之间相距两个八度。电吉他不同音区的音色差别较大,适合演奏各种音阶、和弦、分解和弦、旋律及华彩性句子。
1.2电贝斯的特点
电贝斯是现代电声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乐器,在乐队中主要担任低声音部,常使用分解和弦伴奏。电贝斯以四弦较为常见,其音色低音低沉,中音丰满浑厚,高音柔和而亮;极高音尖锐而余音短促。电贝斯的弹奏分为指弹与拨片两种,指弹音色柔和,拨片音色粗犷,适合演奏跳动的音程及不密的旋律,滑音很有特点。
1.3架子鼓的特点
架子鼓是一种以鼓为主的组合性打击乐器,在电声乐队中主要掌控乐曲速度和负责节奏部分,一般由低音大鼓、踩镲、军鼓、嗵鼓、镲片所组成。架子鼓并无固定的音高,一般由演奏者根据演奏乐曲的需要来调定。架子鼓打击手脚并用,肢体动作简单有力,具有鲜明的节奏特点,极富感染力与表现力。
1.4电子键盘的特点
键盘乐器是有排列如钢琴键盘的琴键之乐器总称。乐器上每个琴键都有固定的音高,可以用以演奏任何符合其音域范围内的乐曲。电子键盘音域宽广,能够同时发出多个乐音,具有丰富的和声效果和管弦乐的色彩。
1.5萨克斯的特点
萨克斯音色丰富,高音区介于单簧管和圆号间,中音区犹如人声和大提琴音色,低音区象大号和低音提琴。其音色优美,极具人性味,富于歌唱性,在乐队中主要担任旋律及副旋律的职责。
2电声乐队配器的特点
电声乐队配器是以电声乐器组为主体,各乐器各司其职来完成纵向层次简洁,横向织体大段贯穿的主调伴奏的多声配置。其配器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2.1体裁与风格特点
电声乐队主要演奏风格较为通俗的、旋律加伴奏的主调音乐作品。因此,电声乐队配器主要是节奏较为清晰,织体相对简洁的主调伴奏的写作。
2.2电声乐器主体特点
常规管弦乐队由弦乐、木管、铜管和色彩乐器四个乐器组构成,虽在使用上亦有主次之分,但均具有相对独立的重要性,彼此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电声乐队电声乐器组(由电贝司、电吉它、电声键盘与架子鼓组成,俗称“四大件”)的主体地位相对固定,其它乐器或乐器组的从属地位也较明确,甚至可有可无。因此,电声乐队配器的研究重点相对集中。
2.3声部音量的可调控特征
管弦乐配器的一个重点是良好的声部平衡处理,这种平衡建立在传统管弦乐器相对固定的音量比的基础上,其声部写作多变而无简单定式。电声乐器则由于发音方式电子化而不再具有恒定不变的音量值,其音量是相对的,可调控的,故毋需过多考虑乐器结合中的音量平衡因素,声部处理方式均可大致相同,配器写法比管弦乐队要简单得多。
2.4织体写作的模式化特点
在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段落中,电声乐队常以某种织体模式为主导,大段贯穿,不多变化。这种织体模式由架子鼓的打击节奏模式和其它电声乐器的和声音型模式构成。与管弦乐演奏员“照本宣读”的演奏方式不同,电声乐队演奏员对织体模式的演奏具有即兴性,有时,配器者过于具体的指示,过于频繁的变化反而会画蛇添足,影响配器效果。
2.5各乐器专一的声部功能特点
如果将主调音乐织体划分为三个功能层:(1)旋律(包括副旋律);(2)和声;(3)低音。电声乐队配器中要注意使各乐器担任一种声部功能,一贯到底。尽量避免使某一乐器忽而演奏和声音型,忽而改奏旋律,声部功能变换颇繁会导致配器效果的混乱。
3电声乐队配器的程序
在掌握一定的和声基础的前提下,对组成电声乐队的各种乐器性能和特点作进一步了解之后。即可按如下步骤着手配器。
(1)歌曲分析。在拿到一首作品之后,不要急于动手写作,应反复弹唱、熟悉作品,并分析出歌曲的结构、调式、调性、风格等。
(2)选择乐队编制。在对一首歌曲的反复弹唱中,对乐队中使用的色彩乐器做出选择。甚至合成器等乐器的局部音色选择也可一一标出。
(3)和弦配置。以正三和弦为主,副三和弦为辅进行和弦配置。和弦节奏要符合音乐内容。和弦更迭不要过频,也不要连续几小节不换。通常是一小节换一次和弦。
(4)节奏。架子鼓的节奏在电声乐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像一个指挥,从速度、风格、情绪等方面影响着整个作品。
(5)背景。电声乐中,背景常由键盘弦乐、电吉它、电鋼琴担任。根据作品的具体风格,选择弦乐长音或电吉它、电钢琴的柱式和弦与分解和弦来填充内声部。此时,要注意音区的合理性。
(6)副旋律。常常由色彩乐器或电吉它、电子琴担任,演奏依附于主旋律的次要旋律或对比旋律,与演唱形成动、静结合,丰富音乐表现手段。在作品的陈述段落中使用副旋律时,常用萨克斯、口琴、笛类等音色,而在抒情段落中,常使用弦乐、萨克斯或失真吉它等音色。
参考文献:
[1]郝峰.浅论电声乐队配器[J].黄河之声,2005(06):9.
[2]李向京.浅谈管弦乐与电声乐在配器上的分歧与融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 (S1):148-150.
[3]徐华平.电声乐队配器程序[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