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体检要选择性“加餐”

2019-06-06 04:20杨玥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5期
关键词:年龄组骨盆骨密度

杨玥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而许多特定疾病的危害性以及死亡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因此,保健专家建议,中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上的应有针对性进行“加餐”体检。

●骨密度检查

骨质疏松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有时会出现全身骨痛、无力,特别是腰部、骨盆、背部的持续性疼痛,许多人误以为是腰椎问题。骨质一般从30多岁就开始流失,对钙质的吸收能力逐渐减弱。

【建议】40岁以后,腰部、骨盆、背部如持续性疼痛,就需要检查骨密度。

●餐后血糖

在一般的体检项目中,多要求空腹测血糖,实际上,如果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正常值,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也属于葡萄糖耐量低减,大血管病变此时警钟已响起。

【建议】40岁以上、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的人,除查空腹血糖外,还应做餐后血糖的测试。

●妇科内诊加宮颈刮片

妇科内诊加宫颈刮片,包括外阴、阴道、宫颈细胞学检查,子宫、双附件触诊等,对早期宫颈癌的发现很有帮助。

【建议】至少每两年检查一次。

●心脏检查

目前采用的常规体检,对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但对于隐形冠心病、早期心肌梗死等早期心血管病很难发现,须再借助其他检查。

【建议】有心律失常、心肌劳累等症状的人,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脑部CT

生活中,脑梗死的先兆可能仅仅是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等,人们多以为是亚健康的表现。CT可检查肿瘤、脑梗塞,但常规体检中一般不会查脑部,而且由于费用较高,许多人一般不会做脑部CT。

【建议】经常头晕、头痛、胸闷的人,最好做一做脑部CT检查。

●防癌检查

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组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

【建议】40岁左右的人,每年最好做一次有关癌症的检查。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甚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建议】45岁以上,应每年检查眼底一次。近期发生视物模糊并伴有头痛者,更需检查眼底。

●口腔检查

牙不痛绝不意味着牙就没问题。刷牙时流血、口臭、牙齿松动、吃热的食物会敏感等,都属牙齿问题。

【建议】有以上症状时就应找口腔医生检查和治疗,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猜你喜欢
年龄组骨盆骨密度
有必要给幼儿检测骨密度吗?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痛经,小心是骨盆歪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柠檬干泡水喝提高骨密度?
关于组织中年龄多样性与世代差异的研究
乳腺占位性病变弹性评分3分患者年龄与肿瘤良恶性相关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