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思伊
在总统酒店,大部分窗户朝向对面的建筑,由走廊连成的塔楼之间,住户们可以隔窗相望。
很多时候,只有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时间的残酷。
但人们仍不愿相信这点。
法国人劳伦·魏尔(Laurent Weyl)1992年第一次来越南的时候,只有19岁。2005年他第二次来到这里,无意间进入“总统酒店”(President Hotel),这里的墙壁潮湿、阴暗,只有少许光透进来的走廊里,人们在轻声交谈,荒凉的屋顶同时有风和夕阳穿过。魏尔感受到自己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与沉重深深地捕获。他随即告诉自己,如果未来能在越南生活一段时间,他一定要“重复地”回到这个时空。
从2012年至2016年,魏尔在越南生活了四年。他在2013年6月、2014年1月和2015年4月三次回到“总统酒店”,进行拍摄。像此前一样,他通过影像记录社会、关心环境和贫困问题,对复杂地缘政治夹缝中的个体命运颇感兴趣。
总统酒店位于胡志明市中心,在第五郡堤岸区,陈兴街道727号,被众多越南典型的低矮小樓所包围,显得十分突出。
他讲述人的故事,关于变与不变。
历史在时间的流动中凝固、塌缩,当然最终会消散。但时间让人觉得残酷,也让人温暖。
在1964年的西贡,总统酒店是当时最现代的建筑之一。
由8个塔楼连成一片的西式公寓楼共有550个房间,高13层,有四部电梯,有喷泉、酒吧和舞厅,屋顶还有巨大的露天游泳池。
当时越南几乎少有高层建筑,大型地标如美国驻南越原大使馆也只有6层。更多的是密密麻麻分布在西贡河沿岸的低矮小楼,通常只有二三层,墙壁被涂成橙色、粉色和绿色,颜色浅淡而拥挤,几乎要融化在夏日午后,让人暑气难消。而总统酒店有冰雪之肌,白色的混凝土外墙充满着现代简约的秩序感,超越了法式建筑的高度又代表着一种新的文明和进步。
60年代的西贡人向往美式生活,他们喝可乐,抽万宝路,开从美国引进的蓝白甲壳虫汽车,经常在酒吧点上一杯威士忌,年轻人则喜欢朋克和摩托车,西贡夜晚的街头经常轰鸣不止。虽然曾经是法国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地,但自从法国在“二战”后退出,美国支持的南越政权以西贡为中心建立后,西贡人似乎半是主动半是被动地告别了殖民时代,开始拥抱美国。
所以,当越南富商阮晋队(Nguyen Tan Doi)在1964年建成总统酒店后,得知美军要租下整栋楼作为后勤补给中心,他欣然同意。
一个年轻男人靠在家门口的椅子上发呆。
总统酒店的居民们喜欢三五成群地在走廊里闲聊,通常是男人一拨,女人一拨。
事实上,在整个六七十年代,西贡一直是越战中美军的大本营。
在总统酒店,除了后勤人员和一些工程师,当时美军最神秘的部队也曾驻扎在此。这支全称为“军事援助越南指挥部——事务与行动群”(简称SOG)的特种作战部队隶属于中央情报局,于1964年1月24日成立。这支比“绿色贝雷帽”和“海豹部队”还特殊的队伍,最初从美军最精锐的部队抽调人员自愿加入,后来由于主要从事间谍、暗杀等危险行动,伤亡率极高,不得不改用轮站制以弥补人手的短缺——即从各军种特种单位人员大名单里抽签组成队伍。
由于从事的工作非常隐蔽,军方要求SOG的士兵在进出时不能穿军装。因此,这些美国大兵穿着和越南普通市民一样的白色短袖衬衫,灰色或深蓝的直筒裤,夏日里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到总统酒店的地板上,凝固成一段青灰的历史。
五十年过去,总统酒店的住户或许对越战和美军并不感兴趣,但他们对发生在这栋楼里的每一个奇谈怪论兴致勃勃。他们声称自己经常听到奇怪的声音,有时是几声短促的尖叫,有时是士兵列队行走时皮鞋敲打地板整齐的笃笃声。
还有一个故事在每一代总统酒店的住户中口口相传。在建完酒店的第13层后,发生了一些灵异事件,几个工人相继非正常死亡。酒店的建筑设计师说13是个不祥的数字。于是,当时酒店的主人、越南地产商阮晋队在顶楼中间设了一个祭坛。热爱美国文化的他最终选择听从一个中国巫师的建议,从医院偷偷买来四具处女的尸体,按照风水原则,分别埋在酒店的四个角落以驱除邪灵。
昔日屋顶的游泳池已经长满荒草。
连美国士兵也听说过这个故事,并深深地为其中的东方式神秘所吸引。
1975年,越南统一后,西贡改名为胡志明市。总统酒店迎来了新一批住户,主要是军队的高级将领和新政府的官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极盛之时,曾一度容纳了2500人。
进入21世纪,总统酒店开始衰落。
魏尔2013年来到这里时,它已经变成了一栋肮脏、朽败的青灰色建筑,正在走向毁灭。
但在魏尔眼中,这个地方依然充满魔力,置身其间,他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
“毫无疑问,它有过辉煌的历史,跨越了越南很多不同的时期。讲述这栋楼50年的历史,其实是在讲述这个国家50年的历史。”魏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这样说道。
魏尔认为总统酒店的建筑风格很奇特,大部分窗户不是朝外,而是朝内的,在由廊道相连的八个塔楼之间,每个楼层的住户打开窗户,都可以看到5米之外對面窗户后的场景。有时候会被各种凌乱的电线和五颜六色的衣服遮住视线,但在夜晚的时候,仍有暖黄的灯光透出。
魏尔觉得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太阳直射房间,因此,相比越南燥热的四季,总统酒店内总是更加阴暗、凉爽。
这些塔楼的间隙形成天井一样的格局,但却在顶部被水泥封死。总统酒店的居民们抬头,看不到蓝天,只能向右或左张望,远处的金融塔在夜晚刚刚开始时最美,在沉静的深蓝色天空幕布下,它的霓虹闪闪发光。
曾经西贡最高的建筑,现在尴尬地立在胡志明市最高建筑——金融塔的不远处。这个总投资1亿美元、总高度为262.5米、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68层建筑,宛如一片巨大的叶子向内蜷曲着向天空舒展,被认为是“革新开放以来,胡志明市经济繁荣与发展的象征”。在金融塔周边,高楼连片崛起。
从2010年起,胡志明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危旧建筑拆迁和改造。2017年,胡志明市决定拆迁14个危旧建筑,共涉及1543户,总统酒店就在其中。
魏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他结束拍摄时,仍有至少100户拒绝搬走。他们希望搬入较远的郊区,因为按照越南的拆迁补偿规则,远离市中心有机会获得几乎两倍于原有面积的新房。政府则要求他们搬入隔壁小区同等面积的公寓内。双方的谈判并不顺利。
一个小男孩沿着满是垃圾的楼道拾级而上。
在总统酒店,每层都有人出售蔬菜和水果。
曾经是越南人民军队歌手的老人在走廊里带着孙女和孙子散步。
一个女人在家门口煮食物。
2018年,总统酒店轰然倒塌。
天气好的时候,屋顶的视野最好,
总统酒店的居民们喜欢坐在屋顶的游泳池边看日落。同样的夕阳,五十年前,美国大兵搂着心爱的越南姑娘,在泳池边的躺椅上凝视,池底的马赛克瓷砖在橙黄的黄昏中熠熠生辉。几十年后,池底和泳池边缘都长了草,枯黄色,后来搬入的老人、小孩、夫妻、逃离家乡的情侣在傍晚时分来到这里,听着风,闲望远方。
时间在流动,夕阳却不变。
蓝色内墙的油漆渐次脱落,白色的石灰裸露出来,像地震后残垣中露出数截青白的手。墙角渐渐爬满斑驳的黑色,堆满垃圾,惨绿的青苔则在每一个缝隙中漫不经心地生长着,仿佛此间人们不辨方向的命运。
但大多数时候,这些细节被隐没在黑暗中。由于酒店的特殊构造,即使是白天,也只有少量光线透进来,照着走廊里骑车的男孩、推婴儿车的老人和下棋的多年好友。
魏尔喜欢漫步在漫长的走廊中,仿佛没有尽头。透进来的微弱光线在狭窄的空间中稀稀落落地画出一些规则的开口,这让他有种在摄影棚里的感觉。在魏尔的镜头下,明暗对比强烈,在大块大块的黑暗中,有光的地方也有人。
魏尔惊讶地发现,总统酒店就像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社区。这里的住户除了生活,还经营着小超市、菜摊、咖啡厅、餐馆、药店、小型书摊、理发店,甚至诊所。不需要离开这栋楼,就可以解决生活中所有或大或小的需求。在走廊一侧的廉价塑料椅子上,摆放着粥、新鲜蔬菜和彩票。在另一侧,上了年纪的邻里们围坐在矮桌旁,聊着八卦,或抱怨自己家的淘气孩子,时而发出笑声。
在总统酒店,越南丰富多彩的街头生活被垂直化了。人们在阴暗的走廊里嬉戏、做饭、交谈、经商,把自家的沙发搬到仅有的阳光下,已经相处了三十多年的邻居坐在同一个沙发上,打发着时间。
魏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越南,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经常混在一起,所以把一部分家庭空间安置在众目睽睽的走廊里,以扩大家居面积。
这是越南传统的那一面,旧有的生活一边在消解,一边伴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在改变。
总统酒店,位于第五郡、堤岸区陈兴街道727号,胡志明市中心,进入21世纪后,终于彻底消散在越来越高的天际线里。
居民把自家的沙发搬到仅有的阳光下,把过道当成了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