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志业
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6月5日在俄罗斯莫斯科签署了有关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向全世界展示了中俄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为保障世界和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冷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庞大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武器库,片面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单方面打破原有的战略稳定国际法基础。2002年6月,美国布什政府不顾中俄等国的强烈反对,单方面退出1972年签署的《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反导条约》),并开始在全球部署反导系统,打破了美俄战略力量的平衡,破坏了原有的战略稳定。从那以后,美国就放开手脚,大规模地研制、开发和部署各种反导系统。
2010年,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与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了《第三阶段削减和限制战略进攻性武器条约》(《START-3》),使美俄维持了一定程度的战略稳定态势。但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后,不仅加紧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和测试,而且不顾各方强烈反对,于2018年5月执意退出“伊朗核协议”,严重损害国际核不扩散机制。2019年2月2日,特朗普政府又正式宣布暂停1987年签署的《苏美关于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中导条约》),并将于6个月后正式退出。全球战略稳定的国际法基础再次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美俄之间维护战略平衡与稳定的国际条约只剩下即将于2021年失效的《START-3》。俄美双方迄今未就继续执行该条约或签署新条约进行谈判。俄罗斯官方多次表达恢复谈判、将条约有效期延长5年的愿望,然而美方以还有时间为由搪塞。以目前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为来看,并无维护战略平衡与稳定的意愿,而是沉浸在“美国优先”“美国再次伟大”的虚幻中。全球战略稳定的国际法基础已经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换言之,在主要核大国之间“相互确保摧毁”的现实依据已不复存在,既有战略进攻能力、又有战略防御能力的核大国很容易产生“先发制人”打击的战争冲动。对于不具备战略防御能力的核大国而言,势必追求新的战略力量平衡,以争取新的战略稳定。一场新的战略力量的竞争已势在必然。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正把世界拉入一场新的核恐怖与军备竞赛之中。世界和平、人类命运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以联合声明的方式再次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和俄罗斯——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个拥有核力量的国家,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行为,表达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强烈意愿。中俄两国的这一立场是一致的,也是一贯的。特别是2016年6月25日,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预见到了全球战略稳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专门围绕该问题在北京发表了《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该声明罗列了“个别国家和军事-政治同盟”在欧亚地区推进反导系统部署、发展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太空武器化,以及国际恐怖组织获取生化武器等破坏全球战略稳定的现象,并从政治、军事两个领域提出了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基本原则,呼吁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加强对话、合作与交流,以维护世界和平。
今天,战略稳定的环境仍在被无情地破坏,面对国际安全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中俄两国元首再次就全球战略稳定问题发表联合声明,表达了他们的共同“忧虑”。双方系统梳理了现有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条约和文件,以及中俄共同向联合国提交的“防止在外空旋转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甚至提到了新兴科技在军事领域的运用带给全球战略稳定的“新疆域”。联合声明明确指出,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和《中导条约》,并在全球各地区甚至外空领域部署战略反导系统,对国际安全稳定造成严重消极影响,骤增核导领域不确定性,引发军备竞赛,并对将于2021年到期的《START-3》产生消极影响。
声明批评“核共享政策”不符合NPT精神,要求相关国家将部署在境外的核武器返回本土。反对美国拒绝履行伊核协议、对伊朗实施单方面制裁,批评美国拒绝批准《全面禁试条约》和阻挡联合国专家组通过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报告。联合声明鲜明地告知全世界,全球战略稳定体系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赶快行动起来,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世界和平。
中俄元首的联合声明,宣示了两国领导人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气魄。对当前全球战略稳定的国际法原则被霸权国家蛮横践踏和破坏,表达了强烈的担忧和不安。中俄元首的联合声明,体现了两国领导人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勇于担当的精神。从措辞看,两国领导人的这份联合声明比2016年的联合声明更直接、更尖锐,更深刻地挑明美国所作所为的危害性。但联合声明仍呼吁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国际社会,通过对话磋商解决彼此关切,增进互信水平,避免战略误解和误判,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共同保障世界和平。
中俄元首的联合声明,再次向全世界表明,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斗争中变得更加紧密。声明也道出了世界各国人民爱好和平的心声,也许一些倒行逆施者仍然无动于衷,但他们改变不了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作者是中国军控和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
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
电子信箱:taolun@globaltime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