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艳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急诊科,北京 100144)
急诊科所面临的工作性质存在较大护理风险,稍微不慎则会引起严重后果,若不能及时预防及处理,则可导致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为此在临床上寻找合适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1];我院为了探讨风险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在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0例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见正文描述。
本次选取40例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观察组中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值(32.10±2.88)岁,年龄范围22-45岁。
对照组中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平均年龄值(32.15±2.90)岁,年龄范围23-45岁。
两组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价值。
(1)对照组方法--给予风险管理,如下:
①制定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与应急方案,与此同时组织护理人员定期学习急救相关知识,且通过定期模拟演练,起到提高急救能力的作用。
②根据患者就诊高峰合理排班,以实施弹性排班制定为主,且将值班人员分为四组,每组6人,各司其职,分别行监护 、抢救 、留观、输液、缝合、治疗,且另配备分诊岗和输液助理岗两班倒,每组有一名组长全权负责;除此之外,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手机全天24h内处于开机状态,休息期间也不例外,若需出市远行,则应向护士长报告,以免因患者突然增加发生护理人员短缺情况。
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制相关知识,继而确保其在工作过程中具备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对风险的预测达到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的目的。
④急诊科所面临的患者大部分属于病情较急范围,为此护理人员具备娴熟专业技术操作水平十分必要,可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护师对刚入职护士进行培训,达到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的目的;除此之外,通过现场模拟的形式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与急救水平。
⑤急诊科所需设备与急救药品由专人负责管理,继而在最大限度下确保设备与药品处于备用阶段,避免因设备故障及药物的缺失影响救治工作。
(2)观察组方法--给予风险管理联合绩效考核,风险管理同对照组一样,而绩效考核如下:
①质制定考核标准:依照急诊科工作目标与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制定合适、合理的考核标准,制定过程中应与科室工作人员进行多次讨论,随后根据最终讨论结果确定考核标准,绩效考核由护士长完成。
②建立绩效考核登记本:急诊科护士长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方式抽查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且在月末统计绩效内容,统计过程中应注明加分与减分项,对于表现优秀、工作积极的护理人员可适当给予鼓励,以奖金的形式表达,对于考核各项评分不合格护理人员给予批判,且通过督促起到改进作用。
观察及评估两组的日常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
日常护理质量评估内容包括基础护理质量、技能操作、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书写等四方面,每方面分值为0-100分,以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2]。
患者满意度选择问卷调查表评估,调查患者为55名,分为一级满意、二级满意及三级满意等三个等级[3]。
见下文表1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日常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见下文表2数据可看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
急诊科所收治的患者具备病情危重、变化快等特点,能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加上该类患者本身具备一定护理风险,若不及时预防、处理,易产生医患纠纷,为此我院建议实施风险管理联合绩效考核,达到提高护理质量及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的目的[4-7];医院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只有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思路,才能更好的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通过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达到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的目的,为此以上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8-10];先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及以往工作经验制定风险管理方案,且在制定过程中不断强调以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急救能力为主要内容,其次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及上班时间,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风险防范意识等内容,且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安排专人管理急救设备与药品;最后由护士长采取科学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定期与不定期方式监督护理人员,有利于反映工作中的好与坏差距,随后再通过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制度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对于护理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需及时提出修改措施,以达到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目的[11]。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联合绩效考核应用于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