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志强:
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大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中国既是举足轻重的“世界工厂”,也是向各国产品开放的“世界市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
正确的开放战略是在全球化进程当中制胜的关键。我们要调整开放态势,用高质量的开放服务高质量的发展,实现中国竞争力的升级,和世界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关系,让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
科技革命引起价值革命与价值理论的创新。中国将顺应科技革命的大潮,推动自主创新、科技兴国、产业升级,使中国的经济爆发巨大的增长潜力,推动中国的社会变革,立足国内,放眼全球!
全球并购专家、投资银行家王世渝:
中国需要建立全球化的知识体系。充分理解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交替,把握第三次全球化浪潮的商机,能够让中国企业在第二次全球化浪潮和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中走向世界。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
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要半只眼看金融,一只半眼看实体经济,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而增长在多数情况下是优先的。
量子基金创始人、国际投资家、
金融学家吉姆·罗杰斯:
21世纪可能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正在改变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在发展金融行业,我并不对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持乐观态度,但我对中国的金融发展持乐观态度。
元亨祥集团董事局主席、
“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程芳:
21世紀影响全球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二是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未来30年到50年,新型城镇化下的基础设施和养老、养生、养智产业发展将会是一个主要趋势。
京东集团副总裁蔡磊: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端、云计算、区块链的发展,我认为在财税领域将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变革,从事的基础工作将慢慢被淘汰。
商务部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
当下环境促使我们必须尽快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甚至通过自己庞大市场的衬托使得我们在核心技术上率先实现自主发展。
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席总经理于浩:
不要把中国还当作世界的工厂,如果看好中国市场本身的发展,希望进入中国的养老、医疗,以及环保、健康等领域,目前环境的改变对中国来说可能是一个机会。
北京博雅方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张翼:
个人的投资要有所指,不能像过去那样乱跑,要委托专业机构来满足自己的理财、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