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2019-06-05 01:17:10韩永文
债券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质量经济发展

韩永文

2018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成绩来之不易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国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经初步核算,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6%,城镇新增就业1361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左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17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三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这是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年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战略定力,不为一时一域的时局变化而改变大的既定战略和政策取向。例如,坚持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使宏观杆杠率由近几年快速上升态势转为趋于稳定,相比2016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企业负债率回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率回落近两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力度之大前所未见,效果也非常明显。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对于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意识和自觉性明显增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效果日益显现。“十三五”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基本完成,一大批“散乱污”企业出清,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稳中有升,2018年上半年为76.7%,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市场供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动能加快成长。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改革稳步落实。营商环境明显改善,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10月31日发布的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由第78位提升至第46位,大幅提升32位。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国经济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分析今年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时指出,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中美经贸摩擦影响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有多家机构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同比增速放缓,其中IMF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同比增速为3.5%。美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减税刺激效果边际递减,贸易保护、加息以及内外政治争斗所形成的效率耗减,将对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欧洲经济增速明顯放缓;日本经济维持小幅增长;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受外部环境干扰明显,仍将面临货币贬值和资金外流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有分析认为,今年全球经济面临四方面突出风险:一是国际贸易体系改革风险。美国坚持“美国优先”的排他性双边合作,与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冲突,以及与中国和其他区域的贸易摩擦,带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二是明显增多的政治风险。一些事件所带来的政治经济风险不可小觑,例如美国政府与议会之间关于墨西哥墙引发争斗和“政府关门”、英国“脱欧谈判”僵局、欧盟机构领导人换届选举、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等。三是持续发展的债务风险。发达经济体债务风险爆发的危害性更大,新兴经济体爆发债务风险的可能性增加;主要经济体央行缩表很可能引发一些国家的债务风险。四是市场动荡风险。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收缩、债务规模扩大以及石油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都将加剧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动荡。

(二)内部环境变化和面临的困难

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统计数据看,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加大,三大需求增长速度逐月放缓。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6.8%,11月降为5.4%;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11月降为50%,12月降至49.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由1—4月的7%,下降至1—11月的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则由3月的10.1%下降至11月的8.1%;11月新出口订单连续6个月下滑。

与此同时,结构调整阵痛凸显。2018年下半年钢铁、煤炭价格上涨过快,导致下游制造业成本增加,一些行业叫苦不迭,一批企业关门倒闭,亏损面明显扩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加重。这一方面说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一批产能过剩、无市场需求支撑、成长质量不好的企业继续出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市场的不成熟以及市场定价机制不合理。生产资料价格非理性过快上涨,不但挤压下游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而且不利于高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进而不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许多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但其获取市场资金支持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显现。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动力和积极性不强,这既是制约我国经济短期发展的潜在因素,更是制约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再加上长期积累的金融风险不断暴露,经济社会矛盾交织,市场预期不稳等等,若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需要下更大力气。在宏观政策上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在保持合理赤字率范围内,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战略定力,未雨绸缪,准备好系统性的政策储备,妥善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沧桑巨变,新中国70年大庆必将举世瞩目,需要有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大局和环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全面脱贫收官之年,这都需要今年以坚定、沉稳、扎实的发展来夯实基础。

为此,中央提出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相信只要各方认真地按照这一总体要求加强统筹协调,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就能克服各种困难险阻,继续保持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

在这些经济工作中,重点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是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必要的宏观环境。只要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能够确保就业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就不必纠结于增长速度的一时变化,而是进一步坚定地关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庞大的规模和市场容量,也形成了较为完善、具有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体系,制造业比较优势日益明显的工业体系,粮食生产能力稳定、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农业体系,市场需求快速变化、市场需求容量巨大的服务业体系,以及越来越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我国仍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潜力仍在。面对深刻而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就是加快經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带来新机遇、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带来新机遇。实际上,这些新机遇也正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要素变量和路径。

形势变化赋予了我国战略机遇期新的内涵,抓住和用好机遇期,就要善于将危险转化为机遇,将挑战转化为机遇,变外部压力为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就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只有按照市场化的要求,使供给体系动态性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才能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经济长期、协调、健康发展。

如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

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

畅通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刘颖  印颖

猜你喜欢
高质量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2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02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0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