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民族师范生的思辨技能现状及其培养策略研究

2019-06-05 08:02于金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英语专业维度

于金明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而思辨能力作为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也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美国哲学联合会(APA)认为思辨能力包括认知技能和人格倾向两个维度。目前,国内对我国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的研究,也主要是从这两个维度展开的。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文秋芳主持的大规模跨地区、跨学校、跨专业的研究,但目前的研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本研究将在前期对英语民族师范生思辨人格倾向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文本分析,进一步了解师范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思辨技能现状,从而为少数民族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提供基础数据。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文拟通过对师范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问卷测量以及对其毕业论文的文本分析,以了解英语民族师范生思辨技能的总体状况,以及阐释、分析、评价、推论、解释和自我调控等各维度的状况和各年级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师范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数据。

(二)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一所民族院校师范英语专业12、13、14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其中12级有71人,男生14人,女生57人;13级有62人,男生11人,女生51人;14级有69人,男生13人,女生56人,详细信息见表1。问卷调查完成后,从12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分析评价;时隔一年以后,又从13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了同样的评价(见附表1)。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测量和毕业论文分析获取相关研究数据。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王子君设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中的技能测试部分。该测试题共有18道题目,包括分析、评价、推理三个维度,尽管题目较少,但信效度较好。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本研究删掉了三道题,使每个维度均为5道题。另外,本研究在分析学生的毕业论文时,主要借鉴了佛罗里达大学编制的批判性思维评估准则表(UF/QCTS)。UF/QCTS是一种针对学术英语写作的评分指引,它明确列出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每一项评价标准,包括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控6个维度,共24个子项,每个子项得分1-5分。

(四)研究过程

笔者在2016年上半年陆续完成了三个年级的调查测试。12级(四年级)获得有效问卷71份;13级(三年级)获得有效问卷62份,14级(二年级)获得有效问卷69份。调查测试完成后,又依据QCTS评价表对12级4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打分;2017年7月,我们又完成了13级4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的评价打分。两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最终得分都是本人打分与指导老师打分的平均分。最后,将所有数据输入到SPSS13.0,进行了各种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基于调查测试的思辨技能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测试所采用的试题可以测试学生分析、评价、推理三个维度的思辨技能状况,每个维度的得分应该为0-5分。测试结果反映出三个年级学生的分析、评价、推理等思辨技能都很弱。12级学生的评价技能得分2.915,是最高分;14级学生的推理技能得分2.246,为最低分。三个年级三项技能的平均分都未能高于3分,也就未能达到及格水平。另外,从测试结果也可以看出,在这三个维度中,三个年级都是评价技能得分相对较高,其次是分析技能,最后是推理技能。这可能是由于三个维度的试题的难度不一致引起的,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技能往往是共同起作用的,是难以分割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三个年级的三项技能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我们就三项技能分别做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三个年级之间,分析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差别最大,他们的 F值分别是2.514、2.584,P值分别为0.084、0.078,均大于0.05,因此,这三项技能在三个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发现,分析技能和推理技能在14级和12级之间还是存在显著差异,P 值分别为 0.027、0.029,小于 0.05。

本次测试发现,师范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思辨技能很弱,并且三个年级中技能提升不是很明显。测试结束后,就其原因找个别学生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并进行了一定的课堂观察。发现学生思辨能力不强存在多方面原因,主要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科学以及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关,当然也与学校的考评机制、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许多学生在完成课内外的学习任务时,不独立思考,过于依赖网络和部分学习较好的同学;也有很多学生一直以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而不怎么关心自己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思维能力的提升。另外,学校的期末考试太注重知识,不注重技能,特别是思维技能;一些老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也以知识的掌握为导向,未能突显出学生思维技能的培养。诸如此类原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逐步养成积极的思辨人格倾向,同时其思辨技能也未能得到充分的训练。本次测试也发现,四年级学生的分析技能和推理技能明显好于二年级学生,这主要是由于四年级学生为了参加就业考试,阅读了逻辑学方面的相关书籍,也完成了和本次测试比较相近的练习题。同时,这也说明学生的思辨技能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升的。

(二)基于毕业论文的思辨技能现状分析

调查测试尽管容易操作,可以进行大样本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保证很高的信、效度。而毕业论文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能体现出他们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论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而言,即思辨能力。鉴于此,为了弥补调查测试的不足,本研究又基于批判性思维评估准则表(UF/QCTS),从六个方面对12、13级的4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打分,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辨技能情况。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12级和13级学生思辨技能六个维度的得分很相近,都是阐述技能得分最高,分析技能和解释技能居于第二和第三,自我调节技能得分最低;两届学生的评价技能和推理技能的得分排序不一致。另外,两届学生的六项技能中,只有阐述技能、分析技能、解释技能的得分高于3分,其他技能,特别是自我调节技能的得分都很低;两届学生的各项技能得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基于调查测试的思辨技能现状

表2 基于论文的12级学生的思辨技能现状

表3 基于论文的13级学生的思辨技能现状

本次论文分析发现,师范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思辨技能整体很弱,其中,阐述技能、分析技能、解释技能相对较强,自我调节技能相对较弱。尽管思辨能力的各项技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共同起作用的,但从其论文的论证过程可以确信他们的一些思辨技能较强,另一些思辨技能较弱,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也有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学生思辨能力的各项技能较弱,且发展不均衡,除了上文提到的原因外,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平时对相关技能训练的不充分。平时的课内外教学活动中,由于缺少老师的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最多的还是阐述、分析、解释等思维技能,评价、推理技能运用的相对较少,他们很少运用自我调节技能,很少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他们的元认知能力未得到有效开发。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多来自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的“对长者言行的盲目遵从,遇事时家长包办处理”等不良文化因素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思辨人格的发展,最终也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思辨技能的提升。

三、英语民族师范生的思辨技能培养策略

根据以上调查测试与论文分析,我们发现师范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思辨技能整体很弱,各项技能发展不平衡,并且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进步不明显。而这些学生毕业后,多数要回自己的家乡任教,成为民族地区的一线教师,他们的思辨能力也将会影响到自己所教中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培养师范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思辨技能,意义重大。由于民族学生和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在培养英语民族师范生的思辨技能时,既要考虑思辨能力培养的一般规律、体现外语专业的学科特点,更要立足学生实际、体现民族教育生态特征。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科研部门和一线教师必须齐心协力、各尽其职,才能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教学管理部门展开宏观调控,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教学管理部门能够统管学校的全局,应该能够全局性地引领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测评方法、教材编写、师资培训等方面的转型与革新,从而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全局性与系统性。培养目标方面,应该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师范英语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中。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适当压缩英语技能课程,增加专业知识类课程,强化有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性课程建设,如语言学、文学选读、学术写作等课程;应该专门开设一门思维方法类课程或一系列讲座,向学生介绍思辨能力的相关概念和训练方法;同时,应该开发各级、各类知识竞赛、演讲与辩论、学生论坛等有利于思辨能力培养的活动课程。另外,在推行课程设置改革的同时,应该把思辨能力训练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纳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整体规划不同年级、不同课程在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方面的具体任务,从而使英语专业的所有课程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四年一贯地展开对思辨能力的系统训练。师资培训方面,学校要为教师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引领教师积极学习思辨能力培养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测评方法与教材编写主要与教师有关,但学校层面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使教师乐于采取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测评方法,乐于开展相关的教材编写工作。

(二)教学科研部门展开相关研究,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科学性

Terenzini等学者高度概括了大学经历对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一方面学生入学前的特质、课堂学习以及与课程相关的经历等彼此关联,并共同作用于最终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我们所处的特定文化也影响着我们的言行,支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李瑞芳认为植根于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影响了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民族学生有其不同于汉族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有其特殊的民族文化,有其不同于汉族学生的教育文化生态。因此,要提升民族学生的思辨技能,首先必须要对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以及文化背景展开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鉴于此,民族院校的科研部门,特别是民族教育研究院所应该以本校及本地区民族学生为依托,积极开展民族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以及文化背景的研究,探究其思维能力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为学校管理部门及一线教师展开思辨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指导,保证其思辨能力培养的科学性。

(三)学科教师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实效性

学生思辨能力培养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但关键在教师。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与测评方法,积极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资源,保证思辨能力培养的实效性。首先,教师要树立生成性教学理念,将教学视为具有学生参与的、非线性和创造性的知识建构与能力形成过程。其次,教师要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纳入课堂教学目标中,并对每节课要训练的思辨技能做出明确界定,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促使思辨技能目标落到实处。再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问题式、辩论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思维训练;教师也可根据民族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运用学习网站、视听资料等信息技术手段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第四,教学评价方面,要采取形成性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纳入评价范围,多采用学习报告、调研项目、学习日志等能体现出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核方式,并对现有的考题进行改进,增加思维测量的题型。

世界著名大学的办学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大学教育的根本不在于开设花样繁多的课程,不在于灌输杂乱无章的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思考的本领或发现知识的能力。而师范英语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思辨能力普遍较弱,他们所处的教育生态环境较之汉族学生又更加复杂。因此,培养其思辨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而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团结一致、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笔者坚信,只要我们彻底转变教育教学理念、调整课程结构、革新教学方法、改革测试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培养出可以适应时代和民族地区教育、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附表1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英语专业维度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建设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本科生论文要从严检查也要适度松绑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