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外语教师个性化学习路径探究

2019-06-05 08:0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员个性化交流

马 瑜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基于“同伴互助”的教师发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中典型的模式就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即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而朝着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Ernest Boyer,1995)。国外关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下文简称PLC)的研究相对丰富,如:Meirink 等(2007)描述了合作学习方式给教师个体带来的困惑与挑战;Peterson、Shalock(2009)、Warrell、Devos(2016)等通过使用田野观察、定量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构建了PLC模型,并验证了PLC在提高教师个人专业素养、促进教学理念提升和改进教育实践方面的作用。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如:高宏、王亚光、关慧等(2018)从理论层面来分析PLC的建设路径;陈先奎等(2016)就PLC对高校英语教师科研领导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郭燕、徐锦芬等(2015)汇报了构建PLC的实践经验及成效,提出PLC建设中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文秋芳(2017)系统构建了由成员、目标、中介和机制四个要素组成的大学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框架。

在针对教师个性化学习研究中,张晓东(2013)总结了社团 (community)在教师个人学习及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但未进行深入探讨。金琳(2015)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探究了教师在PLC中的成长过程。孙钦美、郑新民(2015)通过个案分析研究了高校英语教师个性化学习的途径。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对解决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以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的很少。目前,高职院校PLC多以行政化组织为主体,更多地关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对PLC中教师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及其专业发展关注不够。高职外语教师的教研能力相对薄弱,这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要素。鉴于以上存在的现实问题及高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研究基于前期理论学习,以PLC为研究视角,采用叙事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聚焦PLC高职外语教师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以及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共同体发展相结合,进而揭示PLC对高职外语教师个性化学习及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探讨以下问题:

1.基于PLC模式高职英语教师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路径有哪些?

2.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追踪共同体运行对成员教师产生的影响,以此来进行PLC的成效验证。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所追踪的PLC是基于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及教师自愿的基础上以学科专家、高职外语教师共同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为交流工作经验和方法,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及分享教研工作的心得体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成员包含省内两所知名高校的英语学科专家及研究生导师各一名、同所高职院校的中青年英语教师六名,其中六位中青年英语教师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8周岁,平均教龄16年,他们中多数陷入职业发展倦怠期,但渴望在个人发展及专业学习上得到突破。为方便及时沟通及资源共享,PLC成员组建了微信群,其主要活动形式是网络交流、学术讲座和专题研讨(见表1)。

(三)研究方法

表1 PLC成员的基本情况

笔者采用了叙事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PLC成员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个案跟踪,并通过行动研究法收集相关研究素材。具体包括:(1)教师反思日志;(2)网络(主要为微信群)交流记录;(3)笔者与成员教师在各项专题研讨后的非正式交流记录;(4)对成员进行深度访谈和跟踪调查,记录历时性变化。

二、研究过程与发现

本文通过对成员的叙事、访谈记录来收集研究素材,并对搜集的素材进行类属整理与分析,然后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构建指导数据的收集分析框架。下文将根据PLC中六位高职中青年英语教师的访谈内容来汇报成员教师的成长历程,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教师实现个性化学习的多样途径以及他们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如图1所示。以下将对教师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进一步具体分析与讨论。

图1 教师个性化学习循环图

(一)外化:师徒传授、教学相长

在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科研要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教师A认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导师的系统指导下,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的学术训练。此外,通过积极参加系列学术研讨、专题讲座、同门交流,不但丰富了自身理论知识,还拓宽了研究视野,对科研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首先,教师B与教师C分别参加了省高职院校访问学者项目。他们表示:访学期间在导师A和导师B的指导下,对项目申报书、学术论文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与修改,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问题意识、学术规范意识、学术写作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及成功申报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其次,在导师的项目研究中有机会接触到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最新理念,拓宽了自身的研究视野。最后,访学为两位教师多次提供了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的机会,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交流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会议研讨中,他们有意识地抓住一切机会与专家学者近距离交流,专家学者的心得与经验分享都能很好地帮助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教学、科研难题,也为成员教师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与灵感,这使他们逐步意识到同行交流与个人钻研相互促进、互为前提。

教师C结合访学期间的个人研究方向,将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在学习导师的研究生系列课程后,将学习的课件与教材推荐给学生,指导学生的同时要求学生写下学习心得体会并及时进行师生交流。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及主持完成两项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并指导学生多次参加省市级专业类技能大赛取得良好成绩,这不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也进一步夯实了团队的建设基础。在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反过来也推动了教师学习,并在实践中拓展了教师的科研思维、提升了教学能力。

(二)内化:自主学习、实践反思

教师D认为PLC创建的前提与首要任务是树立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PLC通过专家指导、专题研讨、同行交流不断地激发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兴趣,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并从中获得灵感不断提高解决教研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未参加PLC之前,不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也不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缺乏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总找各种借口逃避学习,在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上存在很大的惰性。PLC为成员的合作学习、共同提升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在良好的学习合作环境影响下,不断激励自己注重平时的知识积累,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不断钻研探索。在导师的引导和成员的帮助下,进行了“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与拓展研究,不但丰富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教学技能,获得了教学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先后在校、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佳绩。

教师E、F认为,在实践中反思然后回馈实践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特征。从构建PLC开始至今,他们一直坚持写教研反思随笔。作为知识传授者,教师重视课堂上的问题并开展教学实践探索,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作为学习者,教师将教学实践视为一个主动学习、查漏补缺的过程。如:他们在教案中时刻记录下学生的随堂反应、教学心得、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这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理论认知和教学实践均得到提升,教师通过“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获得提升教学效能的新理念。

(三)学习成果:不失时机、全面提升

根据研究结果统计,PLC中的教师合作对推动教师群体专业成长具有明显优势。PLC成员在导师悉心指导下广泛交流、深层次合作学习,在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三个层次均取得显著进步。PLC建立一年多以来,成员中2人成功获评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人立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多人分别立项主持省市级各类课题6项,1人分别获得省级、校级信息化教学大赛二、三等奖,申获教学成果奖1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篇,出版教材1本,申获国家专利1项。此外,成员教师还积极拓展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深入合作企业、社区共同主持纵横向课题,并开展学徒制项目——社区服务“青禾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丰硕的教科研成果凸显出PLC中教师个性化学习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PLC中的合作氛围中教师通过积极的个性化学习,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及运用,专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结语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教师个性化学习和PLC的有效运行都是以教师个体作为学习者并突出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基础,教师个性化学习在不同层面上为PLC的构建奠定基础,并在成员互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相异的事物相结合才能促使新事物的产生,若没有差异性,事物就不会得到发展,因此PLC有效运行的重要前提是成员教师对某个研究领域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个性化学习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是进行交流互助的前提。如此,参与PLC的每个成员教师都是智慧的来源,他们积极的交流互动过程本质上促进了PLC的可持续发展。

在高职教师个性化学习及专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在于教师的自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常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及不同程度的阻碍,依靠个人力量无法顺利实行。参与PLC的过程实质是一个推动自我积极学习的过程,有效推进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知识共享是PLC发展的重要目标,PLC提供的良好学习氛围能不断地激励、促进教师去突破个人学习某个阶段的阻力,最大程度地从外部环境中推进教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PLC中,高职教师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首先,教师借助PLC平台,根据自身的个人专长、性格特点、知识积累、学习需求、研究方向,通过实践到反思再反馈至实践,积极进行成员间互动交流,促使其专业能力全面发展。其次,通过自身的文献阅读、论文写作、项目申报等方式进行专业的学术研究,不断提升学术意识与学术能力。再次,基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访学项目、专题讲座、会议研讨、项目合作、同事交流等方式与校内外专家同行交流探讨。最后,在教学及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形成共学、共研、共进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总之,教师要有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对决定个人专业能力提升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等进行综合考量与分析,制定个人在不同阶段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合理安排有效实施。构建PLC为高职教师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反之通过教师的个性化学习为PLC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

猜你喜欢
成员个性化交流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如此交流,太暖!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