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玲 丁美晖 范敏
运动性失语是脑梗死后的常见后遗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清晰,听力以及视力正常,具有写字及阅读能力,但无法进行语言表达,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及生存质量。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通过良好的康复训练语言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1,2]。我们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评价其对患者语言康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干预组男21 例,女19例,年龄48~79岁,平均(61.3±9.6)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6~80岁,平均(62.1±1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性护理内容包括心理疏导护理,训练口舌灵活性,音阶训练、语言训练等。患者失语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上交流困难,负性情绪难以及时有效消除,患者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情绪、文化程度、职业、年龄等制定心理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可以通过成功案例介绍,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可通过手势、图片、面部表情、文字书写等多种方法达到与患者良好沟通。失语症康复需要提高患者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护理人员可通过有计划的科学的语言训练,结合听、说、动,对患者语言中枢进行良性刺激,激活患者语言中枢,逐渐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反应,循序渐进,进行语言康复。失语症患者可能只能发出单音节词汇,因此在康复训练中,要注重词语的训练。可通过轻音乐、诗歌等刺激患者语言中枢。失语症患者口舌运动灵活度受到影响,因此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注意患者训练口舌的灵活性。对患者进行音节训练,可以从简单的音节练习。整个训练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等原则。
1.3 评价方法评价干预前后患者失语情况,分为完全失语、重度失语、中度失语、轻度失语以及正常。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满意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干预前后采用SAS量表以及SDS量表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SAS及SDS量表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失语情况比较干预组干预后无完全失语病例,重度失语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轻度失语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重度失语比例显著低于干预前,中度失语比例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重度失语、中度失语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轻度失语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失语情况[n(%)]
2.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干预组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n(%)]
2.3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两组干预前SAS 评分及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 及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分)
运动性失语症是大脑左半球额叶损伤,即大脑S区损坏所导致的综合征。患者虽然发音器官并无损坏,却失去了说话的能力,患者仍保留听懂别人说话以及写字和阅读的能力。这种失语症主要是因Broca区受损引起的[3]。它的特点是: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不能用语言同别人对话,有的患者虽能发音但不能组成语言。依据失语症的程度可以把它分为完全的运动失语症和不完全的运动失语症两类。完全的运动失语症是指患者完全不语,甚至连个别的字、词或者音节都不能发出。不完全的运动失语症是指患者一般能发出个别的语音,但不能把语音构成词句,也不会把词句按语法结构进行排列[4]。因而他们发出的个别语音也是杂乱无章,不能使人理解。还有些患轻度运动性失语症的患者往往具有语言重复症,也就是一个词或音节说出之后,强制性的自动地反复再说,使这个词或音节不由自主地闯入到下一个词或语言的产生过程中。运动性失语症并不一定产生诵读和写字方面的障碍。
脑卒中后失语症无特效药治疗,主要通过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语言功能。对患者进行情感支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对患者恢复信心,改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本身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上患者发生失语后交流困难,更增加了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几率。患者产生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也不利于患者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因此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对增加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患者发生失语,加上脑卒中本身影响口舌灵活度,因此在恢复语言功能的过程中,口舌灵活度的训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语言功能的恢复提供功能基础[5,6]。患者失语后与人交流能力下降,因此有效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对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均具有重要的意义[7,8]。手势的使用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医护人员告知的内容,也便于患者模仿,增加了患者的沟通方式。图片的方法更为直观,教会患者使用图片进行有效沟通。运动性失语患者具有书写能力,因此可以鼓励患者通过书写的方法进行沟通,让患者畅所欲言,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程度的患者,而写字本身对患者大脑也是一种良性刺激。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注意仪表举止,注意与患者进行目光接触,让患者感受到重视,语言亲切,让患者感受到信任及安全。语言活动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了不同的心理生理基础,因此在护理干预过程中,结合心理及生理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