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学术不端须改革评价机制

2019-06-04 17:19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9年3期
关键词:翟天临不端学历

◎ 目前,社会评价机制中“唯论文”“唯学历”“唯分数”“唯帽子”等问题普遍存在

◎ 在学术规范面前,一碗水端平,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是特殊人才的招录,也需事先公开规则,经过学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的充分讨论并批准,整个招录过程公开透明,否则动辄加分或者“扩大自主权”,只会留下权力寻租空间

◎ 在当下的招录机制中,在现有的评价体制下,还有更多的“翟天临”正在被制造出来。仅仅调查翟天临并非最好的结果,颁发学历证书的机构更应该从此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不再让学历“注水”

没有吸毒,没有出轨,没有家暴,拥有“学霸”“戏痴”等光环的演员翟天临还是栽倒了。这一次,他倒在了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学术道路上。

如果时光能倒流,回到1月31日那一天,他一定不会高调晒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的录取通知书;回到2月8日那一天,他也不会在直播中万千网友的问题里挑了一个有关知网的问题。

娱乐圈的各种晒,本是常态。没想到翟天临这一晒,晒出了博士学历被质疑,论文涉嫌抄袭,导师资格或有问题,母校领导丑闻被挖,不仅自己要“凉凉”,还“拔出萝卜带出泥”,一连串问题随之进入公众视线。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当下的招录机制中,在现有的评价体制下,还有更多的“翟天临”正在被制造出来。仅仅调查翟天临并非最好的结果,颁发学历证书的机构更应该从此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不再让学历“注水”。同时要深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彻底破除“唯学历”“唯论文”“唯帽子”等各种现象。

“高校不该是攀附权势名声的名利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谁跨界到学术圈,都应该严守规则。而规则的制定必须科学,否则就成为限制学科发展的枷锁。翟天临如今的一言一行都被过度放大,并不能预防下一个翟天临或者下一百个翟天临出现。制度建构和高校乃至教育体系的反思更为重要。”广西民族大学广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院长齐爱民说。

高校教育问题频出 规定执行打了折扣

按照教育部的说法,不仅要查本人,还要查各个环节。这意味着翟天临从招录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都将受到检视。

“从入口到出口的每个环节,都是调查类似事件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比如,如何录取的,如果是按照特殊规则,规则是否提前公开,决策过程是否合法,是否获得认同,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在校期间如何学习研究的,导师是谁,如何指导的;毕业时答辩委员会成员都有谁,都有何意见;所有上述内容是否都获得公开等。”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湛中乐坦言,让一个连知网都不知道是什么的人获取博士学位,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的确不可理解。但翟天临绝非个例。近年来,高校招生中不乏有权有钱有名者经“特殊照顾”后进入,为他们获取学位一路大开绿灯。这样的做法既挑战了教育公平,又滋生了教育腐败。

有媒体评论称,少数商界、政界、演艺界的人凭借财富、权力、影响力轻而易举地获得学位,将博士看作附于学位上的社会地位、人际资源,更把学术矮化为“生意”。以官员为例,有媒体梳理了142名党的十八大后党政系统省部级以上落马高官的履历,发现这些落马官员的高学历获取经历具有速成多、跨界多、名校多、疑点多等“四多”特点。

曾任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公安局局长的武长顺工作40余年间,从未离开过公安岗位,却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工学博士和高级工程师的头衔,其博士所学专业还是专业性极强的机械设计及理论。

山东省原副省长季缃绮,2005年1月从某名校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仅过了5个月,就获得了该校国际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湛中乐认为,在学术规范面前,“一碗水端平,才是最重要的”。即便是特殊人才的招录,也需事先公开规则,经过学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的充分讨论并批准,整个招录过程公开透明,否则动辄加分或者“扩大自主权”,只会留下权力寻租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翟天临事件发生的同时,某高校教师涉嫌篡改研究生复试成绩的消息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月11日,微博网友“平凡的世界overlooker”爆料称,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师,在此学院2018年研究生复试结束后,篡改了8位考生的考试成绩,并质疑“这些被提分的考生与他们之间是否有金钱利益关系”。

齐爱民对记者称,这两起事件反映出我国高校教育领域问题严重,可以说某些高校管理层存在领导权力大过法的问题,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底线的挑战。

这类事件频频發生,是因为现有法律制度不完善吗?湛中乐否认了这一说法。在他看来,有法可依的问题早已解决,只是在执行中打了折扣。比如,在翟天临事件中,为何与翟天临同届毕业的其他19名博士的论文均已上网,唯独翟天临的没有上,“问题就出现在学校身上”,是学校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近年来,高校反腐败也在进行中,中央巡视组为高校开出不少“问题清单”。例如,因违规办学,南开大学EMBA2018年被撤销招生资格。来自中央巡视组的调查显示,为拓展生源和增加办学收益,南开大学违规与第三方合作办学,存在利益输送。同时,在前置学历审核时把关不严,严重违反招生政策,仅2001年后取得前置学历的1 320人中,就有225人的前置学历并未完成认证。

湛中乐认为,人才选拔与培养必须坚持“三公”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应贯穿始终,并严格确保“三公”原则落到实处,相关规定获得不折不扣的执行,并通过加强监督等举措,从最大程度上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齐爱民则认为,只有构建一个完备的教育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的发生。第一,在立法上,严格刑事立法,将篡改考试成绩等违法行为纳入刑法立法规划中,震慑教育界腐败行为;第二,在行政管理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应有公开透明的权力监管机制,防止个别权力高的领导滥用权力以公谋私进行腐败活动;第三,在学校内部管理方面,在拥有高度学术自治权力的同时必须对自治权力进行约束,建立严格的学术考核、人才选拔机制,提高高校福利待遇,防止学校内部腐败,保证学术公平公正。

水平考核仍是“一刀切”评价体制改革进行时

其实,关于学术不端,国家并非没有惩治机制。

近年来,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科研管理机构,相继出台了一些规范教学科研人员学术研究行为的部门规章;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责的高校、研究机构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查处学术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依据这些规章和制度,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为人可能承担诸如警告、通报批评、记过、降职、解聘、辞退、开除等行政责任。

但重责之下,仍有学术不端事件频频发生。仅在2018年,清华大学前博士生被撤稿事件及南京大学“长江学者”梁莹论文“404事件”等学术不端案例,均造成了恶劣影响。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彭峰认为,这些正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负面作用的典型。

回到翟天临事件,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数位专家普遍认为,翟天临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因为整个社会评价机制出了问题。

知名评论人梁文道发出疑问:一个演员是否有必要去读博?

“大家一路追问的都是他的学术水平究竟如何,有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和研究等。再回过头思考另一个问题,一个学表演的人,如果只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表演艺术,是否有必要写这些论文呢?”梁文道问。

梁文道认为,这与当下“任何事情都喜欢强调‘学位化”有关。目前,社会评价机制中“唯论文”“唯学历”“唯分数”“唯帽子”等问题普遍存在。以学历为例,许多优质岗位的门槛都是高学历,无论其实质上是否与学院培养有关;社会评价也习惯用学历来判定一个人在自己所在领域成功与否。

而如何考核一个人的水平,目前是“一刀切”的。“要求所有的博士、硕士都要具有相等学问上的系统资历,而不管这个博士、硕士学位究竟是研习什么的,必然就产生这类结果。”梁文道说。

齐爱民也对记者说:“将‘仕而优‘演而优作为学术晋升的绿色通道自然是不对的,但博士考核机制是不是该多元化和更加科学一些呢?”

齐爱民认为,目前“艺术类”学科学位的设定有一些先天性问题,并非“打垮翟天临人设”就能解决。从学位设立的角度来看,设立过程不透明,存在利益输送嫌疑;從学术规范的角度来看,“艺术特殊性”又常被拿来作为“懒政”和“学术腐败”的挡箭牌;从学科特点的角度来看,“唯论文论”也造成了实践和理论的脱节。

“翟天临表演取得的成就难道还抵不过一篇C刊吗?为什么表演系一定要写表演学术论文,好的表演技能就不能得到认定和认可呢?扩大到整个学术界,所有学科其实都存在类似的问题。”齐爱民说。

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体制的改革已经“在路上”。2018年10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

(来源:《法制日报》)

猜你喜欢
翟天临不端学历
端杯
翟天临“学术门”
翟天临:知网是什么东西?
翟天临:翟式神秘
膨胀学历
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可撤销学位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