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稿,来稿请寄至邮箱:bgrw2016@sina.com
母亲出生于山东省马家村的一户穷人家,她十来岁就没了娘,自小就常帮她嫂嫂做些家务,纺棉花,织布,做鞋,什么活都干。她心灵手巧,大人干活,她很上心,还学会了裁衣服,做衣服。嫂嫂很喜欢她,常给她一些零花钱,她攒起来,买了布,做了鞋,到集上去卖,卖了鞋再买衣服被面。十八岁前,出嫁的嫁妆就已备好,都是自己赚来的钱买的。
出嫁到褚管村王家,家境也很苦,家里有公公的哥嫂和公公三位老人,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子。丈夫后来参军不在家,于是她便成了家中的女主人。后来又添了一儿一女两孩子,全家八口人的吃穿全落在了她的身上。
早上三四点钟天还没亮就起来,推推碾子,磨够了一天吃的,才蒸饼子,洗菜,做饭。饭后还要收拾屋子,全是她一个人。
她不但教小姑子学针线活,自己还得纺线,织布,准备一家人冬夏两季的衣料。我爷爷高兴得不得了,买了一架织布机。我母亲不但会织白布,还会织彩色方格布,彩色条条布。左邻右舍知道后都来请教我母亲,母亲就不厌其烦地主动上门去教。母亲很慈祥,很善良,很和蔼,和全村人都相处得很好。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白天织布,晚上做鞋。她得让全家每一个人过年都能穿上新鞋。因为活太多,母亲忙不过来,年近了还忙不完。母亲就把布裁好,缝个套,过年时,给孩子的棉裤上罩个套,也算是有了新衣裳。
因为家里穷,做棉衣棉裤都舍不得用好布,只好用布头、旧布、碎布,一点一点地拼起来。这样做一条棉裤就很费劲了。爷爷还是高兴地说:“这样就很好,我终于有了新棉裤了。”母亲常常是做鞋做到深夜,早上还得早起推磨,一宿睡不上几个小时觉,太辛苦了。王忠茹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齐花坦老师是我很敬重的一位艺术家,她在《宝莲灯》中饰演的三圣母给广大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不久前我专程去石家庄拜访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初次见面的齐老师和蔼可亲,没有大艺术家的架子,对于我的来访很是高兴,以拉家常的方式向我讲述了她演三圣母和拍电影的经过。
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当年,齐花坦在接受了三圣母这个角色后便开始了练功,在练长绸舞和舞剑时可没少吃苦和受累。舞绸是需要技巧的,要舞几种花,开始耍不起来,她就每天坚持练。在练舞剑时也并不顺手,摔伤擦伤是常事。练的腿、脚、胳膊都肿了也不停下。后经过坚持不懈的苦练,不到三个月终于练好了三圣母所表演的舞长绸和双剑舞。其间她为了演好三圣母这个人物,每次出外演出都要亲自去庙宇观察塑像的各种手势和面部表情。演出后立时受到广大观众的交口称赞,也曾多次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友人演出。
七十年代中后期,北京电影制片厂要将河北梆子《宝莲灯》拍摄成舞台艺术片,但提出要当年的原班人马参加拍摄。那时齐花坦老师已近四十岁,距六十年代初演出此剧已过去十多年的时间了,但为了再现当年的三圣母,她每天晚睡早起,坚持练传统戏的功,最终将当年的三圣母呈现在银幕之上。影片公映后很快引起了轰动,齐花坦成功塑造的“三圣母”也成了她的代名词。郭宗民
去年12月16日,黑永宽逝世10周年。王玉珍、叶金援、安云武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以及亲朋好友70余人出席纪念活动。1958年,黑永宽进北京戏校,跟京剧表演大师郝寿臣、袁世海学戏,并拜袁世海为师。黑永宽的唱、念、做、舞,借东风中饰演的曹操,九江口劝主公等名段,颇有袁大师的真传,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马仲清
黑永宽与袁大师
黑永宽与袁大师张学津等艺术家
黑永宽与京剧名家王树芳
王玉珍等名家与亲朋好友合影
黑永宽的儿子儿媳与笔者夫妇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