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范措施在职业暴露中的应用价值

2019-06-03 03:17顾利霞戴建静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应用价值

顾利霞 戴建静

【摘 要】目的:对综合防范措施在职业暴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我院2017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的全院科室医护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总结暴露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于2018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实施综合防范干预,针对同一批全院科室医护人员,对比2017年以及2018年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2017年职业暴露例数共12例,占12%。暴露方式均为针刺等。经原因分析以及措施防范,2018年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相比2017年要低,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单位需要重视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加强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制定综合防范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综合防范;职业暴露;应用价值;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2-3783(2019)05-03-213-01

职业暴露主要指因职业关系而暴露于危险因素汇总,导致健康、生命受到威胁。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主要发生于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者病原体传染所致[1-2]。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有严重威胁,临床上需要采取合理措施予以防范。我院就综合防范措施在职业暴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我院2017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的全院科室医护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期间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总结暴露原因,并制定防范措施。设为干预前时间段。于2018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对同一批全院科室医护人员实施综合防范干预,设为干预后时间段。男/女为34例和66例。年龄分布区间为22-42岁,区间平均值为(31.22±0.21)岁。其中医师占45例,护士占40例,其余岗位人员占15例。

1.2 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期间100例医护人员的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总结危险因素如下:

(1)防范意识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缺乏对职业暴露的认识,对其危害性了解甚少,防范意识不足,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导致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引起职业暴露。同时,部分医护人员无法对感染知识学习的重视,对院内组织的感染防止知识、职业防护以及暴露后紧急处理缺乏参与热情。

(2)操作不规范

部分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不遵循安全操作规程,输液后将针头拔除,无予以固定,为游离状态,导致对分离針头进行回收处置过程中产生碰撞,引起针刺伤。针头分离过程中,针头与输液管、胶布黏结难以分离,用手分离过程中容易被针刺伤。或者因针头处置方法不规范,护理人员在对废物进行清理过程中受伤。

(3)心理因素

部分医护人员因对传染性疾病过于紧张,心理方面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过于担心治疗过程中受到传染,因此内心慌乱,操作不稳定导致差错,继而引起职业暴露。

针对上述危险因素,我院制定如下防范措施,并于2018年实施干预:

(1)加强职业安全宣教力度,依据医护人员的自身情况以及需求,对相应岗位、职业制定培训方案。在医院基础培训课程中、实习生岗前培训工作中,将职业安全培训纳入必修课程中,确保医护人员对职业防护有所认识,掌握防护技能以及职业暴露预防技巧,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操作意识,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

(2)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操作。在日常诊疗、护理过程中实行标准预防,使操作流程得到规范,严禁对一次性针头的针帽回套,沾染患者血液、体液后及时洗手以及消毒,一次性手头摘除后清洁手部,指导医护人员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预防职业暴露。

(3)发生职业暴露后及时予以处理,并上报至院感办,认真填写职业暴露登记表格,并由院感办负责人签字,予以相应化验、检查以及对症处理,院感办定期予以随访。

(4)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安全注射教育工作,进一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1.3 观察指标

总结和分析2017年职业暴露的发生情况,记录职业暴露发生率、暴露方式、暴露源。同时比较2017年、2018年职业暴露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由SPSS19.0进行计算,采用X2检验以及t检验依次对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依次为为率(%)、均数±标准差(x±s)。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 结果

2.1 2017年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分析

2017年职业暴露例数共12例,占12%。暴露方式均为针刺伤。

2.2 干预前后职业暴露发生情况比较

2018年职业暴露例数共4例,占4%。暴露方式均为针刺伤。18年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相比2017年要低,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职业暴露是医护人员诊疗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其多与医护人员自身防范意识不足、操作不规范以及心理素质较差等引起,其可导致医护人员出现感染、损伤,引起感染性疾病,对医护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影响[3-4]。

针刺伤是导致职业暴露的常见方式,也是乙肝、丙肝、梅毒等血液传染性疾病的感染主要因素[5]。因此临床上需要重视职业暴露的防范工作,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我院对干预前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予以分析,总结并制定防范措施,加强安全宣教,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规程,及时处理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做好职业安全宣教工作。结果显示,2017年职业暴露例数共12例,占12%。暴露方式均为针刺等。经原因分析以及措施防范,2018年的职业暴露发生率相比2017年要低,数据之间差异显著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综合措施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孔令茹, 孔令俊, 李冰. 手术室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分析及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1):1555.

[2] 卢明珠, 周璇. 助产士职业暴露研究进展[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7, 16(5):487-489.

[3] 李育红, 秦德华, 孙静,等. 格林模式在手术室护士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5):506.

[4] 黄庆宁, 刘丁, 陈萍,等. PDCA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漏报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 27(8):1913-1916.

[5] 曹小宇, 彭飞, 潘攀,等. SHEL模式管理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7, 34(4):69-71.

猜你喜欢
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应用价值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血站成分制备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分析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