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倩倩
关键词:环境会计;定义;综述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1日
2007年国家环保部发布《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强制要求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披露年度环境报告。国家逐步重视环境信息的发布,特别是“绿色发展”口号的提出,环境会计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重视。环境会计不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环境会计研究,有助于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环境资源,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节约资源,减少社会压力,促进社会的绿色发展。因此,对于环境会计的国内外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它保有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以货币计量对企业对环境污染带来的成本以及环境防治等付出的费用,还要求记录环境方面的收益,例如政府的奖励等,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影响的一门区别于传统会计的会计新分支。
(一)環境会计的定义。首次提出了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的过程中应当考虑生产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并将环境污染的成本计入整个生产成本过程中。这是学术界第一次提出来会计需要考虑环境成本。1991年Rob第一次提出环境会计属于财务会计研究,还首次提出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框架,开创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先河。相对于传统会计,环境会计要求企业包含的信息更加的全面,不再局限于财务成本等历史信息的核算,环境会计增加了对环境保护等外部信息的披露,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政府的管制都有一定帮助,使公众对企业的了解更加全面真实。
(二)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政府提出了“绿色发展”的口号。绿色发展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原则、兼顾经济效益的生产方式。绿色发展追求低污染、低消耗的生产方式,讲究效率、降低排放。传统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大地破坏了生态的平衡,造成了资源的流失,严重威胁到了下一代人的生存发展。因此,绿色发展成了当前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环境会计信息能够反映企业在环境方面的表现,只有企业完善了环境会计信息,政府和大众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对于环境的责任,燃起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基于研究成果,企业可以通过利用环境会计分析自己的现有资源优势和劣势,实现本企业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和政府可以通过环境会计来全面了解企业信息,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或者政府导向。
(一)环境会计研究内容方面。国内外学者对环境会计内容的研究都比较丰富。Greg(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将环境会计信息随同财务报告一起披露,所涉及的内容应当包含环境风险、环保治理、环保法规等内容。国内学者提出了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核算方式与传统会计并不一致,进而扩充了环境会计的假设,以期实现环境会计的独特性。孟凡利(1999)提出环境会计应该考虑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应该考虑政策性的指导意见。宋献中等(2016)在会计改革会议上提出了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而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刚起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研究方向还较为片面,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环境会计披露。国外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开始比较早。1992年,欧盟颁布可持续发展的指南,提出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拓展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内容。Patern(2012)通过分析重污染行业的社会责任报告得出,社会责任信息中包括环境信息,包括法规和应对环境治理的政策。李建发、肖华(2002)认为,企业可以选择独立环境会计报告模式,或者根据具体的环境会计制度,企业应选择补充环境会计报告模式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沈洪涛(2014)认为企业环境会计是传统会计的一部分,但又不同于传统会计,环境会计的重点应该是有绿色环保相关的信息。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研究。黄慧(2016)认为一般企业是通过年度财务报告附注的方式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对于特殊的企业,特别是重污染企业需要强制性披露关于环保的信息。
(三)环境会计核算。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一直是环境会计研究的核心内容。环境会计信息是对传统会计信息的拓展,需要同样具备传统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行性,同时又具备新的会计特征,不单单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衡量,还可以使用实物计量,有利于企业进行综合的评价。
定量的环境信息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费用和环境收益四类。财务信息主要是指与资产相关、与负债相关的环境绩效,一般都是定量分析。环境资产即企业在以前年度内因环保活动而累计的经济收益的部分。环境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污染环境所带来的负债,如应承担的治理费用、环境赔偿金、污染罚款等信息。定量披露信息主要有能源消耗总量,碳消耗的支出。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环境会计成本的核算方法,例如《环境污染费用的资本化》,以及FAS143中提出了负债中的确认包含了对污染修复的义务的承担。
环境会计是指既可用货币衡量,又可以用实物单位表示的会计。仅用货币衡量的传统会计理论计算的仅仅是经济成本,并没有考虑到社会成本。环境会计理论认为一切自然资源都是需要考虑的,这些资产的消耗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果人类经济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谋取发展,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尹秀娇(2013)认为传统会计核算体系提供的经济数据信息已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环境资源的耗费。
环境会计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环境会计信息理论、环境会计的确认和核算、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内容。国外学者研究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包括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均有所要求,但是我国的环境会计发展起步较晚,还未形成统一的要求,主要是主张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格式以及内容的要求研究并不统一。而且还未形成统一的环境绩效指标。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研究还未达成统一的标准,尚未形成完整的核算环境会计的体系。
(一)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企业根据业务带了的环境污染以及环境收益来核算企业的环境会计的成本以及收入,鼓励企业编制环境资产负债表和环境利润表,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交易或者事项可以编制环境会计报表附注,也可以通过文字或者其他指标来披露。政府也可用来了解企业的环境污染状况,其他同类企业可以进行参考,共同改善行业的环境状况。中小投资者通过环境会计的信息,了解企业的环境会计方面的成本。环境会计的信息有可能关于整个企业的命运,从而做出投资等决策。建立环境会计信息体系,鼓励所有行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强制重点污染企业披露环境绩效信息。综上所述,环境会计信息的核算体系必须有统一的规定,才能使利益相关者更好的使用,保护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加强政府与审计作用。企业常常选择“报喜不报忧”,并没有很好的承担社会责任,反而是一种欺骗行为。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对社会环境负责,急需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目前,审计机关和事务所主要是对年度财务报告审计,签署审计意见,并没有注重环境报告或是社会责任报告。只有加强第三方的监督和管控,才能提高环境信息的可靠性,才能使环境会计发展得更为健康。
政府部门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使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要求企业,特别是重污染企业,按照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对于不按规章披露的企业必须以“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进行处罚。处罚的力度较大,使企业不敢污染、不敢浪费环境资源,从而使企业走上绿色发展的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Gray R,Bebbington J.Accounting for the Environment[M].Sage,2001.
[2]葛家澍,李若山.九十年代西方会计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J].会计研究,1992(5).
[3]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
[4]宋献中等.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推动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与“十三五”规划发展理念大家谈[J].会计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