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研究

2019-06-03 01:42林东孟光兴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12期
关键词:医药产业建议现状

林东 孟光兴

关键词: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现状;建议

基金项目: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融入必修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医药企业管理案例》为例”;广东药科大学医药商学院2018年度教改项目:“基于产业前沿案例的《医药企业管理案例》开放式网络平台建设与教学改革”;通讯作者:孟光兴

中图分类号:T-0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11日

产业共性技術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使用,研发成果能够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共性技术的发展对于增强医药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医药行业的扶持还主要集中在资金资助投入和优惠的产业政策方面,对于共性技术的利用和开发并未引起政府的重视。本文梳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存在问题,为共性技术的发展提出对策。

一、研究背景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医药医疗行业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研发制造技术取得长足进步,我国医药企业逐步走向世界。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医药产业在可预见的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引导医药产业告别过往的粗放发展模式,走向精细化、效率化发展阶段。新的形势要求医药产业提高整体产业层次,提升产业集中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共性技术作为竞争前技术,不但能为技术进步构建共性技术基础平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能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蕴含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其他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技术路径更加依靠共性技术,加快发展产业共性技术,是增强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

200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正式提出“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然而,国家在共性技术发展方面还存在着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不足、技术服务效率低等问题。

二、共性技术推动医药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技术发展角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具有应用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从研发阶段看,共性技术研究处于“竞争前阶段”,是企业进行后续商业开发的基础,从结果看具有效益大、影响面广的特点。例如,无论针对何种疾病的疫苗的生产,都必须经过培养扩增、纯化、配制、灌装等流程,培养扩增、纯化等技术,就属于共性技术。再如蛋白质纯化技术,在生物结构与功能、生命活动规律等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是进行药物临床前研究的重要技术,是研究进行的基础,蛋白质纯化技术的进步对于直接促进药品研发技术的进步,进而提高药品研发的效益和效率。蛋白质纯化技术就属于关键共性技术。医药研发水平的提高必须以共性技术的突破为先导,发展产业共性技术是产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必须把促进共性技术的进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向。

(二)经济学角度。关键共性技术位于实验技术和应用技术之中,是迈出市场起跑线的第一步,竞争的前阶段技术,在研发和应用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不可忽视的潜在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但共性技术的供给体系具有正外部性,即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由于正的外部性的存在,企业投入共性技术的研发无法获得技术成果的全部收益,多数企业认为关键共性技术一直处于非盈利机构和盈利机构的中间地带,既不属于公共品也不具有商业性,研发关键共性技术的风险让其难以接受,因此个体最优投资水平会低于社会最佳需求水平,也即出现了市场失灵的情况。共性技术研发还具有难度大、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相对较高等特点。因此,需要政府投入资金培育引导共性技术的发展,使共性技术成为我国医药研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让医药产业的资源投入更有效率,进而促进该产业的成长。

三、发展现状

(一)基础研究成果。根据2018自然指数年度榜单发布的全球Top30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科学院发表667篇生命科学类论文,位于全球第五位,从论文总量来看,Top30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机构2014年共发表1,636篇论文,2017年共发表3,405篇论文,增幅高达108%。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SCI论文发表数量连续7年排名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次数连续3年名列世界第四位。其中,医药卫生行业在SCI发表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学科被引用次数排名、中国卓越科技论文等方面均位居前列,包括临床医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药学与毒物学等医药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十位。另据统计,目前中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论文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二,占全球论文总量的10.61%。

(二)专利成果。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共有发明专利申请1,102,163个,发明专利授权397,663个。从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专利数量来看,专利授权数在小幅波动中缓慢增长;而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2017年出现大幅下滑,降幅高达31%,或因2017年生物医药实用新型专利大幅下降。

(三)研发平台与产业园建设。截至2018年6月,我国共有医健领域研究机构307个,重点实验室934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46个。众多的企业、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成为生物医药领域重要的创新载体。

国家在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发展方面已经建成了包括科技计划、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地方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在内的多个支撑平台。如,上海浦东生物医药开发基地、广东中山健康产业基地、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新药研发推广中心、浙江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四川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等。

随着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形成了一批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药谷、苏州BioBAY、武汉光谷生物城、广州国际生物岛、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园等有代表性的专业化高新技术园区,以及以长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形成较强的产业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

这些平台的建设对于新产品研发、技术演进、产业结构升级都起到了直接的助推作用,对于培育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业、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关键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政策法规环境。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程度关系着整个生物医药产业,是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政府先后出台了《医药科学技术政策》、《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医药产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2015年,在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将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到支柱性产业的高度。2017年5月,科技部印发的《“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中,将共性关键技术作为重点任务,要求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蓝皮书(2017)》明晰产业未来发展五大重点领域:一是“新型疫苗与改造传统疫苗”;二是“抗体药物和蛋白质药物等生物技术药物的产业化”;三是“重大疾病诊断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与产品开发”;四是“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技术”;五是“再生医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准确把握技术前沿和战略方向的基础上,“十三五”规划对医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超前部署,制定了相应的目标和举措。政府的重视为共性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投入方式不合理。政府在扶持国内医药企业时,通常以直接的资金投入和优惠的产业政策为主,而非将资金投资于共性技术的研发,然后以共性技术支持企业发展。直接将资金投给企业,虽然效果立竿见影,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效果远远没有预期的好。这是因为共性技术研发行为具有外部性,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故而,政府应当牵头带动共性技术的研发,将原本直接资助企业的资金投入到共性技术的研发之中,而不能等企业自发地进行投资。同时,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是一个不断吸收资源和创新技术成果的过程,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到医药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当中,加大对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二)研发目标与现实需求脱节。由于未形成产学研协同体系,院企合作不足。共性技术研发供给阶段主要是由科研院所、高校等组织进行,这类科研人员在选题时更多的考虑选题的学术意义,以求获准立项,容易与现实脱节;另外,政府在在评价共性技术研发供给阶段的服务效率时主要看R&D经费支出水平、研发机构的数目和规模,而不是瞄准共性技术服务、商业化应用这个目标。这种错误的评价标准使得研究方向发生偏离,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低。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率约为5%。在研发的过程中,科研人員往往只在意技术上的可行性,而忽略生产成本的问题,因而无法满足科研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需求。

(三)缺乏共性技术研发、共享方面的人才。我国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科研人员比起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人才结构方面也存在知识结构单一、人员比例不协调、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是信息、材料、微生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产物,需要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既懂医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既具备生物医药项目产业化价值评估的技术经济能力又具有对共性技术进行商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技术转化能力,既懂生物医药专业知识又掌握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交叉型人才是我国生物医药专业服务机构亟待解决的人才问题,在数量上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和速度,加快建设一支庞大的科研队伍。

(四)研发组织结构有待完善。我国相当一部分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发机构,依托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而建立,这些技术研发机构因为其所依托的教学科研单位的关系,多数承担着教学科研等任务,缺乏需要靠提供技术研发求得生存的危机感。这些技术研发机构的研究人员并不善于整合利用外部资源,市场意识也比较弱,不利于实现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有效转化。而且由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十分高昂,单个企业或组织的技术能力与研发资源难以单独支付研发成本,这也使得许多企业失去对共性技术的研发积极性。政府部门也缺少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协调整合行业资源和进行统筹规划。

五、未来发展对策

(一)改变政府投入资源的方式。将政府原本用于直接资助企业的资金投入到共性技术的研发之中,并扩展更多的融资渠道,通过政策等方式,吸引投资,多层次的引进资金,加大对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在政策方面,立足我国国情,借鉴以色列和日本的政策,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干预,整合产业资源,协调好官产学研的关系。

(二)使共性技术研发目标转变为研发成果广泛的应用共享。通过改善评价体系、构建更加合理、更有激励性的利益分配机制,使研发人员等共性技术供给方主动将研发方向往市场化、商业化的方向靠拢,促进研发成果的有效应用和共享,提高研发成果的转化率。

(三)培训共性技术领域复合型人才。加大在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方面的投入,努力打造一支庞大、优质的科研技术人员,为共性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

(四)构建更加完善的研发组织结构。政府要肩负起发展的协调控制功能,成立专门的统筹管理部门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打造更多的产业园区或类似于产业园区的企业集群,发挥研发方面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并对现有的科研创新成果进行推广扩散,更好地发挥共性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名杰.共性技术的内涵与评判标准[J].调查研究报告,2004(22).

[2]贺正楚,张蜜,吴艳.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求索,2014(1).

[3]贺正楚,张蜜,吴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2).

[4]贺正楚,张蜜,陈一鸣,等.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路线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7).

[5]贺正楚,张蜜,吴艳,阳立高.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效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2).

[6]吴祖光,万迪昉.政府研发资助理论、资助效果与评价研究述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7).

[7]朱建民,金祖晨.国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发展的做法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6(7).

[8]刘宇,康健,邵云飞.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J].中国科技论坛,2017(12).

猜你喜欢
医药产业建议现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浅谈羌医药产业发展思考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荣获“中国医药产业科技成果巡礼”奖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