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春江
粮食流通是社会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加快发展物流体系,增强粮食流通能力,必须以大型粮食加工业务为依托,建立网络化的粮食流通设施,实现“四散化”的粮食储运装卸,规范管理,实现技术标准化。
现代粮食物流的重要标志是粮食流通过程系统化、流程合理化、设施网格化、储运装卸“四散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和技术标准化。在我国当前粮食流通成本较高、效率较低、竞争力较弱的环境下,建立和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对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粮食流通效率、推动粮食行业市场化进程、强化粮食物流体系应急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粮食流通过程中,只有对其构成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统筹安排,保证其顺畅、安全,才能更好地完成粮食流通过程,从而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粮食流通一般包括粮食商流、粮食物流和粮食信息流,三者既互相关联、又互相制约。粮食商流和粮食物流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流的管理成效和顺畅程度,没有粮食信息,就没有粮食商流和粮食物流,也就没有了粮食流通过程。因此,粮食流通过程就是粮食商流、粮食物流和粮食信息流的有机统一过程。
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与粮食流通成本控制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运行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有助于粮食流通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衔接,从而提高粮食流通效率,降低粮食流通费用。反之,粮食物流体系不完善,粮食流通环节运行不畅,将直接助推粮食流通费用升高。据调查,目前,我国粮食从主产区到销售区的物流费用,约占整个粮食销售价格的30%~35%。
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比例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东北地区的粮食运往南方销区一般需要20天到30天,为发达国家同等运距所需时间的两倍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相对落后,每年都会造成相当数量的粮食损失。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有助于改善粮食物流条件,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和“四散化”水平,节约粮食流通费用,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随着中央投资项目的推进,立筒仓、浅圆仓、砖圆仓等具有一定机械化功能和“四散”作业能力的仓型总量迅速增长,比例达到了10%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粮食散储已经成为储存的主要形式,比例高达90%以上。为推进“四散”化技术发展,解决北粮南运问题,国家在东北地区先后投资建设了约1000万吨粮食筒仓,重点建设和完善粮食物流节点,储备粮库项目建设280个库,仓容500万吨。这些物流节点已经形成了合理的布局,并且已经在粮食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现粮食流通“无缝化”衔接,产销区物流设施协调发展,国家还在上海、宁波、广州等重要港口建设大型机械化粮库,为长江三角洲主销区和泛珠江三角洲主销区散粮物流网络的形成发挥了核心作用。物流设施的建设,增强了粮食流通能力,提高了粮食流通效率,有效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
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粮食物流工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粮食物流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通过明确小麦、稻谷等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收购等措施,推动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为粮食物流的合理化提供优质粮源保证;加大投资力度,新建了数百亿公斤的仓容并配备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手段,对一些旧的粮仓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努力使物流作业做到了“无缝化”对接,提高了粮食储运环节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通过东北、长江、西南、京津四大走廊建设实现了公铁、水铁运输方式的一体化,直接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粮食物流效率;通过改组、改制对粮食工业企业的资源进行重组,淘汰落后的生产力,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在继续推广深加工、精加工的基础上,加大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和新产品开发的研究,在粮食加工增值的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近年来,东南沿海省市劳动力价格、土地价格和粮食运输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粮食加工转化优势不断缩小,出现了粮食转化加工由南方销区向北方产区转移的趋势。其结果是:东北产区运出的大米比例不断增加,稻谷运出比例不断缩小;华北产区运出的小麦粉比例不断增加,小麦运出比例不断缩小。目前华北产区运往东北销区的几乎都是小麦粉。玉米深加工企业基本集中在北方8省,尤其是吉林和山东。产地加工的诸多优势正在显现,它减少了物流环节和物流量,节约了费用,促进了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产区转化加工的发展,也导致了粮食流通技术和物流设施布局的变化。
1.粮食物流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粮食物流有多方面的市场主体,除粮食行业外,还有铁路、交通、船代、货代及批发中介、信息等多个市场主体。这些主体受不同的利益驱使,相互封闭,恶性竞争,造成粮食物流不能正常市场化的发展。目前,粮食物流特别是铁路运输供给能力不足与需求逐年增加的矛盾说明粮食物流体系的核心主体缺位,这不仅增加了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的农户进入市场的成本,也使龙头企业与农户难以实现有效对接,导致粮食流通运行不畅。
2.粮食购销主体规模小,功能单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粮食物流企业,不仅应该拥有完善的粮食仓储和中转设施,更重要的是能够把粮食的生产、收储、运输、中转、配送等社会物流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因此,以国家大型骨干粮食企业为载体,培养真正意义上的粮食物流企业,加快构建我国粮食现代化物流体系,是粮食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国内粮食物流体系建设信息化程度较低,渠道不通畅,缺少科学的超前分析和预测,使粮食经营企业无所适从,难以把握经营的最佳时机,导致粮食流通存在盲目性。一是没有统一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影响了粮食供应链整体效益和效率。二是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对农民的信息服务不到位。三是缺乏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能力,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造成了粮食物流一定程度的混乱,也制约了粮食物流效率的提高。
传统粮食流通中形成的条块分割,使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之间无法开辟粮食流通的快速通道,这不利于粮食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均衡运转,更难以做到从粮食供应链的整体角度来运作,降低总成本,提升总体效率。粮食物流园区的建设也存在类似问题。物流园区中业务比较单一,仓储、运输、装卸、加工等基础设施不配套。具备一定规模和粮食流量的粮食物流园区还比较少。从现代粮食物流园区的角度看,物流园应集粮食仓储、运输、货运代理、加工、交易、整理、配送、检验检测、市场信息服务等现代物流功能于一体,实施综合经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的作用。而目前多数粮食物流园区还不能完全具备这方面的功能。
国有大型加工企业需要的原料和销售的产品数量大,有发展现代物流的迫切要求。要以及时购进原料、快速销售产品、降低流通费用为目标,重点完善原料采购系统和产品配送网络。可以组建专业配送机构,也可以利用社会上的第三方物流。在构建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中,国有大型粮食企业尤其是中央直属的几家国有大型粮食骨干企业,应该是我国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主要载体。大型骨干企业粮食产业链完整,占有的物流资源相对较多,资金实力雄厚。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填补空白物流资源,相对更容易快速形成局部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达到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目的。
加强统筹规划和网络布局,加大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根据国家和区域性粮食物流发展规划的要求,认真做好规划的实施工作。要在商品粮生产基地进一步组织区域性粮食物流规划,深化细化专项规划,建立实施机制,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粮食物流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各级粮食物流布局工作,建立粮食物流的本地中心、区域中心和全国性中心的三层布局架构,以各级物流中心作为节点,建设粮食物流网络,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加强政策的衔接与协调,及时研究制定或调整完善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要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粮食物流试点项目及资金,以注入资本金、直接贴息、转贷入股等方式扶持建设。国家和地方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粮食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全国性和区域性的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粮食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四散”水平。在发达国家,粮食物流通常被称为是“不落地物流”,整个流通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提高粮食物流的技术装备水平,实现粮食物流的散装、散卸、散存、散运,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成本,加快散粮运输工具及接卸发放设施、中转库、批发市场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物流链各环节的无缝化连接,从而降低粮食流通费用和减少粮食流通损耗,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积极研究应用新技术,完善粮食物流技术链,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物流技术是粮食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生命线,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应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粮食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政府应重点支持开发粮食大数据应用平台,发展信息交换、自动跟踪等技术,为粮食物流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的技术储备。同时,粮食物流企业也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逐步壮大企业的技术实力,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