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引导颈夹脊穴埋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2019-06-03 03:17褚春华殷光磊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肌骨夹脊椎动脉

褚春华 汪 凡 殷光磊 曹 靓 狄 桦 高 峰

作者单位: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杭州 310014)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由于椎动脉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受到刺激或压迫,从而引起椎动脉管腔变窄而致供血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1]。其主要临床表现有眩晕,头痛、恶心、视觉异常、抑郁、紧张焦虑、记忆力减退、甚至猝倒、昏厥。研究表明,将肌骨超声技术应用于传统的针刺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2-4]。本课题组通过采用肌骨超声引导颈部夹脊穴埋线[5]治疗CS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2017年3月—2018年11月符合下述标准的CS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肌骨超声引导颈夹脊穴埋线组(超声埋线组)和颈夹脊穴埋线组(埋线组),每组30例。本研究经浙江省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并患者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颈椎病座谈会上提出的CSA诊断标准[6]:有长期劳损的患者,工作中长期低头的患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视觉异常,伴有猝倒史;颈肩部长期酸胀不适感伴枕部疼痛,颈部肌肉按压有条索样感的患者;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颈椎不稳伴有关节骨质増生的患者。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30~65岁,病程≤3年。符合上述CSA诊断标准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患者。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肾等系统性疾病者;意识不清,交流障碍的患者;脑部外伤史、耳前庭迷路感受异常、高血压、颈动脉硬化斑块等引起的眩晕;孕产期女性;有出血倾向的血液病患者。

2 方法

2.1 颈夹脊穴埋线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取颈椎X线显示病变节段棘突下缘左右两侧1寸为埋线部位,常规消毒铺巾。选用一次性注射套管,用平头针做针芯,将3-0羊肠线(约0.5~1cm)做线体,置于针管的前端。垂直进针,刺入1~1.5cm,用平头针将线体埋入后缓慢退针,退针后棉球压迫止血,创可贴覆盖。

2.2 超声引导颈夹脊穴埋线法 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颈椎病变节段,采用索诺声便携式超声(M-Turbo&S-Series,美国)将高频直线(6~13MHz)超声探头与颈椎纵轴垂直,在图像中寻找具有高回声结构的棘突及关节突,超声图像上准确显示颈椎病变部位关节突后,选用22G×50mm穿刺针于颈椎后侧进针,针体始终与超声探头长轴平行,保证进针过程的全程可视,当穿刺针针尖到达关节突附近时停止进针,将1cm 3-0羊肠线,放置于穿刺针的尾端,采用6cm平头针针心将线体埋入,缓慢退针,用棉球压迫止血,创可贴覆盖。颈椎另一侧采用同样的操作方法实施。两种疗法1周治疗1次,4周为1个疗程,如症状消失可以停止治疗。

2.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观测脑血流情况。观测指标包括:椎-基底动脉收缩峰期流速(Vp)、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血液流速(Vm)。

2.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ANOVA),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身高、病程、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比较 埋线组与超声埋线组治疗前基底动脉血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与超声埋线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经Vp、Vm、V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见表2。

表1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基本资料比较(±s)

注:埋线组采用颈夹脊穴埋线治疗,超声埋线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夹脊穴埋线治疗

组别超声埋线组埋线组女例数30 30年龄(岁)51.3±12.3 52.1±11.2体质量(kg)53.2±11.1 54.1±9.7身高(cm)166.8±5.8 169.4±4.1病程(月)22.1±11.7 21.1±10.3性别比男12 13 18 17

表2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液比较(cm/s,±s)

表2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液比较(cm/s,±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埋线组比较,△P<0.05;埋线组采用颈夹脊穴埋线治疗,超声埋线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夹脊穴埋线治疗

组别埋线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超声埋线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值例数30 Vp Vm Vd 73.5±11.2 66.8±13.2*6.9±5.4 47.8±11.1 39.6±8.51*8.3±6.4 36.3±14.5 33.3±11.6*3.2±6.4 30 73.8±12.1 60.5±14.7*12.8±2.5△47.1±12.3 33.6±7.16*14.3±11.4△36.5±12.8 30.2±11.6*6.2±12.6△

3.3 两组患者血流情况治疗前后比较 埋线组与超声埋线组治疗前椎动脉血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与超声埋线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p、V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埋线组与超声埋线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p、Vm、Vd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及差值比较(cm/s,±s)

表3 两组患者椎动脉血流及差值比较(cm/s,±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埋线组差值比较,△P<0.05;埋线组:颈夹脊穴埋线治疗;超声埋线组:超声引导下颈夹脊穴埋线治疗

组别埋线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值超声埋线组治疗前治疗后差值例数30左侧Vp 右侧Vp 左侧Vm 右侧Vm 左侧Vd 右侧Vd 62.3±12.1 57.8±11.6*5.5±3.1 61.2±14.3 56.9±12.6*5.3±6.2 43.5±13.1 36.7±12.8*7.3±6.2 43.6±11.3 36.7±14.7*7.6±7.2 33.4±11.6 30.2±12.7*3.4±3.1 32.6±15.3 27.8±16.4*5.2±2.1 30 61.6±13.6 50.3±12.9*11.6±3.5△60.9±17.6 49.6±17.4*11.1±5.7△42.5±13.8 32.5±7.8*10.1±3.6△43.4±10.7 33.7±8.5*10.1±6.7△32.6±11.6 25.6±11.5*7.6±3.7△31.7±13.4 22.6±10.6*9.2±10.3△

4 讨论

CSA 属于中医“痹证”、“眩晕”、“肩颈病”范畴。针灸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具有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的优势,在治疗CSA的过程中颈夹脊穴更是作为常用穴。周涵[7]取C3-C7夹脊穴、风池、风府、大椎、百会、后顶、神庭督脉穴,显效治愈率77.42%,总有效率93.5%。颈夹脊穴分布于颈椎旁,与督脉及太阳经等经气相通,针刺颈夹脊穴可以疏通太阳经及督脉,从而振奋全身阳气疏通气血[5]。研究表明,针刺夹脊穴能影响缓激肽、β-内啡肽、五羟色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调节神经功能[8-9]。本研究采用颈夹脊穴埋线治疗CSA,发现颈夹脊穴埋线可明显降低异常升高的椎-基底动脉Vp、Vm及Vd,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

颈夹脊穴位于颈椎两侧,颈部有广泛的血管神经分布,如果针刺的深度或角度不当,有刺伤血管和神经的风险。同时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操作者对颈夹脊穴针刺深度的认识不同等因素,往往存在治疗偏差影响治疗效果。相关研究显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埋线治疗时,埋线治疗的深度与疗效相关,在多裂肌深层埋线治疗效果优于表浅埋线治疗[10]。如何将针刺到深层组织提高疗效,又能减少并发症,是当今针灸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热点。由于肌骨超声具有高分辨率、可视化、无创性等优点,可以实现对肌肉神经等软组织结构的动态观察。所以将肌骨超声应用于针灸治疗,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有效的减少并发症,为针灸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野。马伊磊[10]发现应用超声引导颈部深层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传统疗法疗效明显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有学者借助超声引导观测针刺部位发现,当针刺肌肉筋膜聚集处时患者针感强烈疗效明显[11];此外,也有学者借助超声对针灸治疗进行研究,发现针感强度与针刺机体深度及旋转强度密切相关[12]。本研究借助超声引导颈夹脊穴埋线于颈椎关节突,发现超声引导的颈夹脊穴埋线较常规埋线治疗能明显使异常升高的椎-基底动脉Vp、Vm及Vd降低,而且由于在深部埋线过程中借助超声的实时引导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肌骨超声引导颈夹脊穴埋线治疗CSA,可以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并且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疗效更加明显,有助于针灸治疗的可视化,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肌骨夹脊椎动脉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肌骨超声检查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舒适护理在肌骨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熏蒸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51例临床观察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