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心
一年又到岁末,匆忙得来不及总结。可是,无论怎样急迫,我想拉着你的手轻轻按一次暂停键,梳理梳理自己,无论在遭际着什么,请与自己和解。是的,与自己和解是中年人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与自己和解就先学会爱自己。
闲来无事在小区看一群妈妈遛娃,七八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总是要有争执。一位小男孩新买了辆平衡车,很是嘚瑟,另一个小男孩羡慕不已,一次又一次提出“让我玩会儿”,平衡车车主男孩玩兴正浓,优越感正盛,当然不舍得。数次以后,车主男孩的妈妈脸上挂不住了,拦下孩子,训斥他:“怎么这么自私!好东西就不能和朋友分享?”
这是我们常见的育子场景,我们这代人也是受这样的教育长大的。
我们的文化强调“先人后己”“无私奉献”,这些会被视为高尚的品格,而忽视个体自主性。就像上述的例子,平衡车是属于那个孩子的,他有权力决定让不让别人玩儿,他决定给别人玩还是不给别人玩都是合理的,但家长的认知和价值衡量却觉得“不懂克制一下自己的需要,先满足他人的需要”就是不好。
受这种文化的侵淫,我们成年后基本不敢过分强调自我,更鲜有成人坦然地宣称“我就是爱自己”。我们习惯将自己的价值寄放在配偶和孩子身上,为他们付出,然后又为“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心理失衡,所谓“白眼狼”“负心汉”“良心被狗吃了”的家庭伦理剧天天上演。
而结束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学会爱自己,先斟满自己的需求之杯,爱才会自然地漫溢而出,流向他人。
与自己和解就要接纳不完美。
老师们有个调侃家长看待孩子的经典句子:“幼儿园是天才,小学是人才,中学是蠢材。”这句总结刻画出了家长对孩子抱持的普遍态度,而这种态度则又映现出家长们的“完美自恋”倾向。
所谓“完美自恋”,通俗讲就是希望每当自己心里有个想法的时候,整个世界就能够对这想法产生反应。你一听就会觉得这很不靠谱,孩子才会有这样的幼稚想法吧。是的,这是婴儿期才有的“心理特征”。就像婴儿,饿了哇哇大哭,妈妈就会喂他奶;尿布湿了也哇哇大哭,妈妈就给他换干净的。这会让婴儿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围着他的喜怒哀乐运转,他是“全能的”,世界是“完美的”。
成年以后,我们当然明白世界不会围绕任何人运转,但追求完美却固化在心里,不易根除。我们时不时地生出这样的念头:我的伴侣为什么不能有钱有闲又浪漫专情?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是一路学霸年薪百万?我的生活为什么不能既有柴米油盐又有诗和远方……想到那些缺憾就痛苦、懊恼、不甘,早就忘了“完美”只是婴儿的自以为是,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完美的人生,我们大多数穷尽一生的努力,不过就是做一个普通的人。
允许自己和家人做个普通人,不苛责自己时,就会发现也不再苛责别人。
在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不再焦虑温饱,开始提倡健康地活着。健康很容易被人理解为身体的健康,比如饮食、习惯、运动,其实心理健康已经悄然被越来越多的人列为“生命的健康标准”。而我认为,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就是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爱那个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