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婷
青山满目,碧波荡漾,清风徐来,有着黔中腹地美称的安顺正徐徐铺开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画卷。
2017年,安顺通过省级森林城市评审,同年获评“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
2018年2月,镇宁自治县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同年,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关岭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先后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安顺市1个乡镇获得省级森林乡镇称号,11个村寨获得省级森林村寨称号,13户获得森林人家称号。
成绩的背后,是安顺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坚持生态优先,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用“大生态”助推“大扶贫”的实践。
在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的道路上,安顺市善作善成,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各县(区)皆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称号的市(州)。
2015年,安顺召开第一次市委林业工作会议,明确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全市每年足额安排2亿元造林绿化配套资金。也是这一年,安顺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
3年多来,安顺市林业局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加快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大力推动国土绿化。把国土绿化、项目化连片造林与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春风行动”“夏秋攻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林产品结构优化、美丽乡村建设紧密融合,扎实推动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及景区景点景观的绿化建设,并开展全市义务植树、“e绿黔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绿色清明·鲜花祭扫·上坟植树”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在山水林田湖建设上注重特色,逐步辐射到周围城郊、乡镇,持续提升城市街道、城区内河道两岸、文化广场及乡村景观绿化。大力发展绿色家园,筑牢绿色屏障。
截至目前,全市种植精品水果14.85万亩、花卉苗木1.18万亩、竹0.2万亩、其它13.78万亩;义务植树20万人次,植树100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18%,完成造林46.13万亩,实现林业产值150亿元,完成林业投资73亿元;实施沪昆高速公路绿化44.8公里;市域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38%,人均公园绿地14.56平方米,重要水源地绿化率78.5%,水岸绿化率81.56%,道路绿化率80.86%,义务植树尽责率86.18%。
为做好“护绿”工程,安顺市加强林地林木资源管理,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飓风”“春雷”“绿剑”等专项行动。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立案涉林刑事案件163起,侦破134起,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75人,依法处理各种违法人员275人次。
山青青,水澹澹,安顺生态底色的不断“添绿”,离不开多重制度保障。
2017年7月,安顺市委、市政府召开安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动大会,进一步动员部署,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立即行动起来,进一步明确国家森林城市各项建设目标,确保“创森”工作有序推进。
全力打造山水森林城市。通过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绿化、美化、香化、彩化,加快补齐森林城市“短板”。不断提升停车场、村寨、县乡道路、水岸、各县(区)建成区绿化面积,增加城市绿量。
2018年初,安顺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五创”工作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启动大会,根据《2018年安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的“六个建制县区同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森林城市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同时启用考核“指挥棒”保质保量做到绿色发展。按照《安顺市2018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要点》进一步将年度创建工作分解到相关部门,编制和下发了《国家森林城市档案收集管理办法》和《安顺市国家森林城市考核办法》。市创森办会同市督查督办局对各级各部门的创森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围绕“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安顺市林业局持续开展“四旁”绿化,重点在城镇周边、村寨内外、道路沿线、水岸两侧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使乡镇街道绿化率达70%,村庄绿化率达25%。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动员广大群众在自己房前屋后栽植树木,不断完善生态标识系统。一系列举措,为安顺各县(区)建立省级森林城市,安顺市冲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循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安顺正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方向,把绿色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活用地形地势,利用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创新“关岭牛”产业运营方式,通过在荒山种植杂交狼尾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饲草作物,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效益良好的经济林,把经济林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关键一环,其中将金刺梨作为独有产品、特色产业,在全市种植25万亩,覆盖52个乡镇341个村,其中贫困村168个,并推广到六盘水、毕节和云南、青岛等地,产品销往北京、广东、重庆、云南及安顺扶贫协作城市青岛等10余个省市。
安顺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家园。图为安顺市西秀区下九溪荷塘。(张慧/摄)
同时,安顺不断促进产业和生态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培育生态产业,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实现城乡生态与民生福祉的双赢。
在2018年全省项目建设观摩会上,安顺的绿色发展举措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目前,全市已打造4个市级、2个省级林业产业扶贫示范园,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3786名,人均年发放管护补助1万元。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实施,新增种植经果林面积30万亩,发展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78.58万亩,参与农户人均增收1500元,全市特色经果林面积达160.83万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民”合作模式,在龙宫镇建设玫瑰种植项目2000亩,带动周边群众300余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