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游戏实践研究

2019-06-01 10:06贾靖林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

摘要: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VB课堂教学中贯穿始终。分析传统VB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课堂氛围沉闷的“三难”现象,其“症结”主要是计算思维培养的缺失与弱化。笔者认为,开发VB编程游戏,设计基于计算思维的VB教學流程,寓教于乐,能够破解VB课堂教学中的“三难”现象,有效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关键词:编程游戏;VB;算法与程序设计;计算思维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2-0101-02

1问题的提出

高中Visual Basic(简称:VB)编程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载体”。传统VB课堂教学中,教师停留在VB基础知识和语法,学生被动式的“VB题海”训练,VB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缺失。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技术选考中,学生由于计算思维能力不足,导致VB程序解题能力弱,VB试题得分率普遍偏低。笔者认为,开发VB编程游戏,设计基于计算思维的VB教学流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计算思维,提高VB课堂教学质量。

2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游戏流程设计

在高中VB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站在计算思维培养的高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分析推理,借助VB软件开发程序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1]计算思维主要包括算法思维、评估、分解、抽象、概括五个要素。[2]根据计算思维的概念及要素分解,结合VB编程游戏教学的特点,笔者设计了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游戏环节(如图1)。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VB编程教学从计算思维的概念出发,将计算思维的要素渗透到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自主、协作和探究中,理解掌握VB语法知识,达到知识迁移与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游戏体验:教师展示游戏程序,学生体验游戏。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学生游戏兴趣。

解析游戏:师生共同探究游戏实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方案,新旧知识串联。

模仿游戏: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新知识,界面设计,编写程序,调试运行,完善游戏。

改造游戏:学生掌握VB新知识的基础上,对游戏进行二次创新与改造,将新知识进行迁移与灵活运用。

评价总结: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对VB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反思并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

3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游戏案例

VB趣味编程游戏案例很多。笔者以《约瑟夫环问题》为例,进行枚举算法与解析算法知识点学习。在以后的VB课堂教学中,将进一步拓展周期性变量变化的问题。

学习内容:约瑟夫环问题算法实现

学习目标:理解约瑟夫环问题。通过体验约瑟夫环的游戏,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VB程序,调试,验证结果。在解决约瑟夫环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第一阶段:游戏体验

游戏规则:班级里选出5名学生,围成1个圆圈,顺序编号。从1号开始报数(从1到3报数),当报到数字3的学生退出圈子,下一位同学重新从1开始报数……。请问:最后留下的是第几号学生?如果有n个学生围成1个圆圈,最后留下的是第几号学生呢?

设计意图:学生体验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路,对约瑟夫环有初步的认知。

第二阶段:解析游戏

师生共同分析,游戏的人如何编号,以及如何知道人在圈上还是不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分步设计,逐步细化,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探究。

第三阶段:模仿游戏(完善代码)

学生在“开始游戏”按钮控件对象中,完善程序代码,实现游戏功能。

设计意图:将算法转化成程序,培养学生的程序代码编写能力,体现学生计算思维。

第四阶段:改造游戏——确定小组长

某班级共有学生n人,老师要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按学号顺序分成m个人一组,若不能平均分配,余下的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带领全队,名单的顺序和组长的产生方法如下:先分成m个人一组,然后这m个人围成一圈,随机产生一个[2,m]之间的幸运数字y,从第一个人开始报数,数到y的人出圈;再由下一个人开始报数,数到y的人出圈,以此类推,最后一位将成为组长,并标记“*”号。其他组的产生方法相同。

问:学生人数及名称如图中所示,若每组人数改为7人,第一组的幸运数字是3,则第一组的组长是。

设计意图:通过“确定小组长”的设计,进一步理解约瑟夫环特点,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第五阶段:评价总结

约瑟夫环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算法,体验游戏到VB程序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互助,在游戏中学习VB知识,解决经典算法问题,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4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编程游戏效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VB编程游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前测、中测、后测)数据及访谈分析,参照学生期中、期末VB试题得分率。结果表明,基于计算思维的VB编程游戏教学,能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在学习情感,学习动机呈良好态势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显著提升,能将VB知识应用到程序设计的分析问题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4.1 VB课堂学习氛围显著提升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VB编程课堂氛围呈现良好态势,学生在VB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方面,呈逐渐上升趋势。游戏化的VB编程教学,能够激发课堂活动,利于学生VB学习,克服了传统VB课堂中的难教,难学,枯燥的问题。

4.2VB学习动机显著激发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VB编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由应付技术考试到喜欢编程的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游戏化VB教学,能够渗透、转变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计算思维培养前后有显著的变化。

4.3学习成绩分析

表1数据显示的是我校高二年级学生技术期中测试成绩。其中,技术A班(参加技术选考)成绩,VB模块平均分是6.5,而高二(3)班的VB模块平均分是10.3,明显在VB加试题得分率高于全体高二A班的平均水平。数据表明,趣味编程能够加深学生对VB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3]

高中VB课堂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挖掘与提炼,将教学内容与计算思维进行有效整合。将计算思维的要素融入VB课堂教学设计中,在VB编程游戏教学中开展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协作、探究,达到知识意义建构的同时又培养了计算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2.

[2] 谢忠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116.

[3] 贾靖林.趣味编程激发高中VB课堂活力研究[J].中小学电教, 2018(6):65-67.

【通联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
基于计算思维的软件类研究生高级算法课程教学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程序设计的军事案例研究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