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广佛肇高速省道264线跨线桥起点桩号为K65+092,终点桩号为K65+944。跨线桥主要位于丘陵地带的洼地,地势平坦,根据地质钻探资料显示,该跨线桥4#~22#桥墩的部分桩基位于某村的排洪渠中,此条排洪渠供当地七个村庄排水泄洪,因而施工时无法填筑、堵塞排洪渠。为避免施工给当地村民生活造成干扰,经过现场考察,多方比选,最终决定采用搭设钢平台的方式进行施工。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填筑、堵塞排洪渠,因此初步拟定在桥位处搭设20处钢平台,钢平台横跨排洪渠,两端与便道相接,两侧通车。桩基施工钢平台设计标高为+12.5m,每排桥墩设置三排钢护筒,增加其整体稳定性及强度。
钢平台按单向行车道设计,平台宽1 2 m,采用Φ630mm×8mm的钢管桩,钢管桩横向间距为4m和4.5m,纵坡为平坡。钢平台的跨径为6m,现场按照排洪渠水面宽度不同布置2~5跨。在钢平台上施工时采用履带式起重机起吊振动锤插打三排Φ630mm钢管桩,钢管桩顶部抄平后安装焊接1cm厚的1m×1m的钢板,然后再安装桩顶横梁。横梁采用双拼II45b工字钢,长度为12m,安装在钢管桩及钢板的中心位置。贝雷梁安装在旋挖钻机行走一侧的横梁上,每4片为1组,共布置2组8片贝雷片,搅拌车等工程车辆行走侧布置3片1组的贝雷梁,每个贝雷片之间间距为45cm,并用45#花窗将相邻贝雷片连接成整体。贝雷梁上横向布设分布梁,采用I36b工字钢,按间距50cm排布,并用钢筋卡将工字钢与贝雷梁卡紧。最后,在分布梁上按33mm的间距纵向布设(倒扣)28槽钢。钢平台上可通行混凝土搅拌车、履带式起重机及旋挖钻机等。
1.概述
平台上主要布设旋挖钻机、泥浆罐、混凝土储料斗等,由于是分散布置的,因此只需验算最大冲击力的旋挖钻机,在工作状态时对平台分布梁、贝雷梁及钢护筒的荷载。主墩钻孔平台主要供钻机摆放、桩基施工用,旋挖钻机机身纵宽尺寸为6m×5m,履带轨距×接地长度×履带板宽度=300cm×440cm×80cm,自重1200KN,负荷在3条2 8槽钢上,则每条槽钢均布荷载标准值q=1200÷2÷3÷4.4=45.5KN/m。
2.桥面板设计
28a槽钢为卧放,腹板朝上。旋挖钻机单侧履带所受荷载为1200÷2=600KN,单侧履带宽取80cm,着地长度4.4m。每侧履带由3条槽钢来承受,均布荷载为45.5KN/m。
计算参数:2 8 a惯性矩Iy=2 1 8 c m4,抗弯模量Wy=35.7cm3,Sy=62.8cm3
最不利工况:当旋挖钻机在平台上施工时,取冲击系数为1.5,即最大均布荷载为45.5×1.5=68.25KN/m。
25I的间距为0.75m,履带着地长度为4.4m,取6跨连续梁结构进行验算,28槽钢处于受弯最不利状况时的受力模型及弯矩图如下图:
3.分布梁设计
材料特性为:
I36b:I=16574cm4W=920.8cm3S=541.2cm3
对工况一(抗剪最不利):
当旋挖钻机一侧履带贴着一条贝雷片行走时,为剪力最不利工况。
28@33槽钢的质量密度为0.314×28÷33=0.266KN/m,I36号工字钢的质量密度为65.66KN/m,旋挖钻机单侧履带最大承重载荷为1200×1.5÷2=900KN。
通过计算得知,Qmax=936.726KN。在4.4m长的履带车区域内共有9跨工字钢承载,取8根工字钢参与计算,图中数据均为其合力,所以计算中均除以5。
对工况二(抗弯最不利):
当旋挖钻机一侧履带在跨中行走时为受弯最不利工况。
挠度为 :
4.主梁设计
三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材料特性为:截面抵抗矩W=23097.4cm3,截面惯性矩I=1732303.2cm4,容许弯矩M=4809.4KN.m,容许剪力Q=698.9KN。
双排双层(加强型)贝雷材料特性为:截面抵抗矩W=30641.7cm3,截面惯性矩I=4596255.2cm4,容许弯矩M=9618.8KN.m,容许剪力Q=698.9KN。
工况一:当旋挖钻机外侧履带位于钢平台三排单层贝雷梁上跨中位置时,为抗弯最不利工况,28@33槽钢的质量密度为0.314KN/m,I25号工字钢的质量密度为0.21KN/m,旋挖钻机单侧履带最大均布载荷为900÷4.4=204.5KN/m。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Mmax=847.228KN.m[M]=4809.4KN.m,考虑贝雷片不均匀受力,取0.9的不均匀系数,加之使用的是旧贝雷片,取安全系数为0.75。
单片贝雷特性:W=3570cm3,I=250500cm4
跨中处的最大挠度:
工况二:当旋挖钻机履带刚离开贝雷梁的支座时,在车的前进方向出现剪力最大工况,经过计算,Qmax=571.57KN<698.8=98KN
5.基础设计
(1)钢护筒验算
截面积A=0.0156m2
一个护筒受到的最大压力为438.006KN,取安全系数为2,则桩顶设计荷载为P=2×438.006=876.012KN
截面的压应力为:
(2)钢护筒基础承载力验算
钢护筒顶标高为12.5m,底标高为-1.1m。
地质情况按最大冲刷深度考虑,最大冲刷标高6.5m,根据勘查报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质钻孔,编号QZK31,位置为K65+514.08左6.7m。
舒运平 摄
护筒埋在基底地层中的深度、侧摩阻力及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如下图所示:
钢护筒打入土层深度为8.5m,持力层为细砂层,qk=35KPa,[fao]=160KPa。
管桩容许承载力:
由上式得:
Pk=0.77×1.98×(1.2×30+3.2×55+3.2×35)+0.8×0.77×0.0156×160=495.508KN>P=438.006KN
由以上计算可得,钢管桩打至河床底7.6m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经过严格的工程力学验算、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精确的施工工序控制,广东省道264线跨线桥排洪渠处的所有桥梁桩基及下构于2015年底全部顺利完成,保证了项目工期,且施工期间经历了多次台风大雨,排洪渠均能顺利完成排水泄洪任务,极大地保障了当地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