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黎明
主持人/石朝阳 人物邮箱:jqshizhaoyang@126.com
2018年9月16日、23日晚,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应邀做客央视戏曲频道《角儿来了》栏目,在与主持人董艺及多位好友、弟子交流中,讲述自己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节目中她还演唱京剧名段《苏三起解》,虽已78岁,嗓音还是那么甜润,宛如少女一般,赢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一致称赞她宝刀不老。
在中国梨园界,孙毓敏堪称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作为演员,她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亲传弟子,演出《红娘》《红楼二尤》等荀派名剧深受观众喜爱;作为戏剧教育家,她担任北京戏曲学校校长(现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十多年间,为全国各地专业院团培养了大批人才。
孙毓敏1940年生于上海,受喜欢国粹艺术的母亲影响,自幼酷爱京剧,学会不少唱段。1952年,北京艺培戏曲学校招生,孙毓敏得到消息立即报名,经过严格考试一举中的,开始为期7年的学艺之路。因爱好使然,孙毓敏学戏特别刻苦,每天清晨4点多钟起床练声,然后练基本功,风雨无阻,上课则认真听讲,不懂就向老师请教。为练好旦角兰花指,她天天晚上打来热水,将手放进烫水中慢慢上弯到90度,五冬六夏从不停止。老师教导:“要想成为好演员,必须多听、多学,像很多京剧名家一样成为‘戏包袱’”。孙毓敏牢牢记住老师的话,为了掌握更多戏,每当午睡,她便找借口溜进教室抄唱词,几年间她共抄写记住上百出戏。
时光荏苒,转眼7年过去。1958年夏,孙毓敏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毕业汇报演出时,京剧四大名旦中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三位大师都来现场观看,准备挑选钟爱的门生。当天孙毓敏演《白蛇传》断桥一折,她的表演虽然稚嫩但灵性十足。演出结束,三位大师都对孙毓敏表演赞赏有加,荀慧生更是称她:“很开窍,唱做都不错!”并直接点名将她要到自己剧团。能到荀慧生身边学习,孙毓敏感到非常荣幸,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荀派艺术精髓学到手!”进荀剧团后,在荀慧生亲授下,孙毓敏表演水平大幅提高,精确掌握《荀灌娘》《红娘》等荀派大戏,很快成了团里主演,每年演出200场以上,戏迷记住了孙毓敏,记住了荀慧生这位真传弟子。
然而谁也没想到,就在崭露头角之际,1965年,孙毓敏因与一位香港青年恋爱,开启她人生厄运大门。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这是阶级立场问题。迫于压力,孙毓敏虽无奈与初恋分手,可厄运大门并未因此关闭,不久她被逐出北京,调到河南省京剧团。“文化大革命”爆发,这段恋情成了孙毓敏一大罪状,她被冠以“投敌叛国间谍”罪名,遭到无休止批判和人身攻击,每天非人的折磨让孙毓敏万念俱灰。1968年冬的一天,又一轮批斗即将开始前,她决定以死证明自己无辜,于是趁看守不备,纵身从3楼窗口跳下……这一年她年仅28岁。
或许上苍有眼,孙毓敏坠落时一棵大树挡了一下,死神与她擦肩而过,但摔成重伤——三节腰椎压缩性骨折、双脚粉碎性骨折。她被以“畏罪自杀”之名关进隔离病房接受治疗。
当躺着熬过无数漫漫长夜等到腿上石膏拆除,孙毓敏看到肌肉萎缩得像根棍儿的双腿和严重畸形的脚时,难受得几乎窒息,沉默无语,眉头紧锁。小妹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及时开导孙毓敏:“姐,你才28岁,遭遇这种事十分不幸,但死解决不了问题,只能使冤屈石沉大海,你现在既然告别死神,就该坚强面对目前遭遇,努力治疗、锻炼,要坚信,你的事总有说清那一天!”小妹的话,如重锤敲击着孙毓敏的心,小妹不断开导,孙毓敏情绪好起来,她告诉小妹:“你说得对,死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活着才能等到还我清白那天,我一定努力!”
孙毓敏说到做到,开始有意识锻炼。最初腿不能动,手无力,她就平躺在床上帮人织毛衣练手劲,手有劲了便用双手扳着两腿练翻身……一段时间后,开始练站立,第一次将双脚挪下床,身体重心落到脚上那一瞬,一股锥刺疼痛令她不由自主哎呀一声,额头冒出一层汗。稍缓口气,孙毓敏心一横:“死都不怕,难道还怕疼不成!”咬牙坚持,几天后,她终于站住了。接着孙毓敏一步步练走路,当逐渐能像鸭子一样摇摆行走后,她萌生重返舞台想法。为实现愿望,她冒险脱去保护腰椎的钢背心,抓着楼梯扶手攀爬,锻炼腿部力量。从一小时艰难爬上50级,逐渐递增,三个月后,终于能登上100级。凭着这股劲头,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孙毓敏膝关节弯曲相对自如了,萎缩的小腿从3厘米增到5厘米。1978年底,随着“文革”彻底结束,孙毓敏冤案得到平反。1979年春,她调回北京,到北京京剧院三团任演员。脚疾虽时常复发,由于十余年坚持不懈康复锻炼,她光彩照人地出现在舞台上,主演《红娘》等多出荀派名剧,每年演出近200场。
重返阔别多年舞台,孙毓敏精湛演技再度吸引广大戏迷眼球,受到大家喜爱,不仅赢得“活红娘”美誉,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及梅兰芳金奖等多项大奖,还在国际上获得“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奖”。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对京剧这门国粹艺术越来越重视,抓紧培养人才被纳入议程。1991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加强北京市戏曲学校领导力量,决定选派一位艺术造诣高又有开拓精神的人担任校长,经反复研究,孙毓敏成为最佳人选。
给外国人讲京剧
孙毓敏做客央视《角儿来了》栏目
1991年9月,孙毓敏走马上任。作为科班出身的资深演员,她十分清楚,学京剧首先要打下扎实基本功,同时她更清楚,京剧是门口传心授艺术,很多表演程式和技巧需要老师口对口、手把手传授,只有名师才能出高徒。上任不久,孙毓敏在抓好现有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基本功训练同时,大胆提出“开门办学,请名家授课”的教学模式,利用自己人脉关系,四处奔走,先后请来老生谭派第五代传人谭元寿,武生名家盖叫天(原名张英杰)之孙、著名武生演员张善麟;京剧四小名旦张君秋,张派传人吴吟秋等京剧各行当大家为学生授课。这些专业演员平时都难见到的京剧大家到戏校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受益匪浅,也成为梨园佳话。
“开门办学,请名家授课”举措,使全校各科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在孙毓敏带领下,仅用不到一年时间便连上三个台阶,先后获得北京市、文化部和全国重点学校殊荣。
教学质量上去了,孙毓敏又瞄上硬件建设。她到任时,学校没有排练场,孙毓敏觉得这不行:“京剧是各行当相互配合共演一出戏的艺术,学员不仅要学好自己行当,还要学会与其他行当演员搭戏、与乐队配合,没有排练场,各行当演员难以集中一起排大戏,是培养不出好演员的!”她下决心尽快建起一个像样的排练场,可当时学校每年经费缺口达100多万。毫无疑问,没钱,建排练场只能是空想,而向上级申请,何时能解决很难说。孙毓敏不等不靠,自己想办法寻求企事业单位赞助。一些亲朋知道了孙毓敏的想法纷纷劝她:“拉赞助不是好谈的事,您是校长,又是名人,如果谈不成多没面子!”“没关系,我的名声是观众给的,若能用它为振兴京剧办点事,岂不更好,谈不成也没关系,咱们再想别的办法,我不在乎什么面子不面子!”孙毓敏回答的干脆、坦然。经过一番努力,孙毓敏用她的真诚感动了许多爱心企业家,大家相继慷慨解囊,不久,一座六层高的排练楼拔地而起,极大改善了戏校硬件条件,从此北京戏曲学校成了全国省级同类戏校中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1995年底,孙毓敏整合资源,与知名企业合作举办“海峡两岸五戏校京剧大赛”。比赛成为梨园盛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亲自出席开闭幕式表示赞赏与祝贺。
1997年夏,孙毓敏亲率学生走出校门,赴武汉、上海巡回演出,学生的精彩表演轰动一时,一度一票难求,只得卖部分站票,当地多家媒体称:“京剧演出几十年没这种景象了,北京戏校的孩子创造了奇迹!”北京戏校声名鹊起,被誉为京剧人才“摇篮”,并于2002年升格为具有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也是北京市唯一一所公办艺术类高职院校。
2005年,孙毓敏与法国一位著名剧场导演合作,以一种将京剧课堂搬到舞台上的全新形式向外国人普及京剧知识,首推的《京剧第一课》在法国及欧洲各国演出大获成功,法国导演激动地说:“这别具一格的表演形式,像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欧洲人深入了解中国京剧艺术的大门!”随后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签署10年合作合同。很多人说:“这10年合同是对孙毓敏和她的教学成就最好的认可!”
孙毓敏在舞台和戏曲人才培养上倾情付出,得到同行和广大观众广泛赞誉,也得到社会认可,她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担任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北京剧协副主席等职,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如今,孙毓敏虽然从校长岗位退下来了,但仍然关心着京剧事业的发展、京剧人才的培养,兼任着多所大学和艺术院校客座教授,生命之火一直为京剧艺术燃烧着!
孙毓敏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