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戚晗
走进甘肃省徽县虞关乡的大小村落,百花丛中早已成了蜜蜂的天下,一排排“小房子”整齐排列在山坡上,走进细看,数不清的蜜蜂正围着“小房子”飞舞,到处是一派辛勤劳动的忙碌场景。
徽县虞关乡位于南秦岭北麓,毗邻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川秀美、林海茫茫,林草覆盖率达80%以上,生物的多样性孕育了540余种蜜源植物,区域小气候条件优越,为发展养蜂业提供了天然优势资源。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养蜂产业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省劳力、见效快的特点,以前很多主要靠外出务工挣钱的群众都选择留在家门口发展中蜂养殖产业,走上“甜蜜”致富路。“去年村上不仅给我配股,还通过赊养认购的方式,免费提供蜂箱,帮助我发展养蜂,马上就有100多箱蜜蜂了”。因家中老人孩子无人照看,放弃外出务工的八渡沟村贫困户杨学军高兴地说。
发展养蜂产业技术是关键。为切实提高养蜂产业水平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作用,2017年6月,陇南市在位于“德米特”有机蜜原产地的山岔村中蜂养殖基地建设了全市唯一一家养蜂技术培训基地,虞关乡也成为养蜂技术培训、蜂农学习交流、市场动态发布的集散地。常年邀请省市县中蜂养殖专家为养殖农户讲授中蜂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和中蜂养殖关键技术,对如何分蜂、割蜜、扇蜜、储存、活框饲养等技术进行实地培训,年受益人数达到2000多人。
在壮大中蜂养殖产业规模的同时,虞关乡积极探索延伸中蜂产业发展链条,扶持创办了徽县绿原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400吨蜂蜜的全自动化低温精过滤包装生产线,并建设专业质监室,保障蜂蜜质量,实现了中蜂养殖产业提档升级。
通过实施“三变”改革,使青山绿水变身“聚宝盆”,使贫困户变身“小股民”,使村集体有了“摇钱树”。现如今,虞关乡中蜂养殖产业发展已成燎原之势,全乡规模化、产业化养蜂专业合作社已达8家,共带动农户355户,年饲养中蜂13400箱。通过“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资金,全乡共计为贫困户配股56.8万元,累计分红148.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