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江,于兰兰,王娇,陈天朝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郑州450000;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郑州 450006;3.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郑州 450008)
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以下简称“《临床用药须知》”)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配套用书,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著。《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一书囊括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载品种,并同时兼顾了部分中药保护品种,全书共收载中成药二千六百余种,涵盖临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该书不仅是医师、执业药师的用药依据,也是药品生产企业编写说明书的重要参考,具有权威性与实用性。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teeta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Wall.)的干燥根茎,首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古今临床常用药材,炮制品众多[1],但实际应用不甚规范。为此,本研究对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中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功效对书中欠妥之处予以说明,以期为规范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共收载中成药2 620种,其中含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成方制剂127种。按临床应用、炮制品种、中药配伍、功效等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表4。
表1 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分类统计表(按临床应用)Tab 1 Classification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chinens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by clinical application)
表2 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分类统计表(按炮制品种)Tab 2 Classification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chinens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by processing varieties)
表3 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分类统计表(按中药配伍)Tab 3 Classification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chinens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by compatibility of TCM)
表4 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分类统计表(按功效)Tab 4 Classification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chinens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by efficacy)
根据表4所示结果,以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功效为横坐标、成方制剂数为纵坐标作直方图,以成方制剂功效为横从标、以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作折线图,使用Excel 2017绘制帕累托图,见图1。
由表1、表2可见,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收载的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在内、外、妇、儿、皮肤、口腔等科中均有应用,且以黄连片的应用最广(120种,占94.49%)。其中,黄连片可见于清热剂(如麝香牛黄丸、黄连胶囊)、表里双解剂(如葛根芩连片)、祛风剂(如安宫降压丸、醒脑再造胶囊、再造丸)、祛痰剂[如桂龙咳喘宁胶囊、蛤蚧定喘胶囊(丸)、三号蛇胆川贝片]、理血剂(如荜铃胃痛颗粒、参松养心胶囊、养心氏片)、补益剂(如开胃健脾丸、驻车丸、清渴安胶囊、消渴灵片)、开窍剂[如牛黄清热胶囊(散)、万氏牛黄清心丸]、止咳平喘剂(如小儿肺热平胶囊、保童化痰丸)、疏风清热剂[如黄连上清片(丸)、清胃黄连丸]、清肝明目剂(如黄连羊肝丸)等制剂;酒黄连主要可见于泻下剂(如当归龙荟丸)、祛湿止泻剂(如泻痢消胶囊)等制剂中;姜黄连主要用于祛湿止泻剂(如加味香连丸)、消导剂(如枳实导滞丸)、理气剂(加味左金丸)等制剂中;萸黄连主要可见于祛湿止泻剂[如香连片(丸)]中。由表3、表4及图1可见,在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收载的成方制剂中,黄连的应用以臣药居多(59种,占46.46%);功效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104种,占81.89%)。
图1 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按功效分类的帕累托图Fig 1 Pareto diagram for classification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chinens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by efficacy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1]。其药用历史悠久,可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魈、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并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症[2]。黄连的有效成分包括小檗碱(又名“黄连素”)、表小檗碱、黄连碱和巴马汀等,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3]。其中,小檗碱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止泻、抗心律失常、降糖等,且具有见效快、作用迅速、不良反应少的优点[4]。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2]中记载的黄连炮制品包括黄连片、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4种。中药炮制“生熟异用”,故各炮制品的功效也不尽相同,如临床上治疗痈、疽、肿、毒常用生品(即“黄连片”),而治疗痢疾和腹泻则常用其炮制品[5]。
将黄连药材除去杂质,润透后切片,晾干,或用时捣碎,既得黄连片。该品具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效[4],主要用于治疗呕吐吞酸、泻痢、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等症[6]。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为钙通道拮抗剂,可通过减弱钙离子进入机体细胞的能力而抑制肠道平滑肌兴奋收缩,维持机体酸碱度和电解质平衡,对分泌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等的治疗效果显著[7]。
取净黄连,按“酒炙法”炒干,即得酒黄连(每100 kg黄连用黄酒12.5 kg)[2]。酒炙能引药上行,缓和药材寒性[5],所得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可用于治疗目赤、口疮等症[2]。酒是一种很好的助溶剂,可提高生物碱的溶出度;同时,酒可使蛋白质变性,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抑制肠黏膜的活性,促进生物碱吸收进入细胞或阻止生物碱被逆转运回肠腔,从而促进其吸收[8]。降雪等[9]通过比较黄连生品和酒炙后黄连的表观油水分布系数发现,后者的亲脂性大于前者,由此推测酒黄连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可能强于生品。
取净黄连,按“姜汁炙法”炒干,即得姜黄连(每100 kg黄连用生姜12.5 kg)[2]。姜黄连苦寒之性减弱,引药入脾,可降低其毒副作用,并增强清胃、和胃、止呕之效,可用于治疗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等症[2]。黄连经姜汁炮制后,其抗菌的效果及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均有所增强,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10]。
萸黄连是吴茱萸制黄连,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煎液吸尽,炒干,即得(每100 kg黄连用吴茱萸10 kg)[2]。萸黄连可抑制黄连的苦寒之性,善清气分湿热,舒肝和胃止呕,可用于治疗肝胃不和、呕吐吞酸等症[11]。黄连、吴茱萸配伍后会产生大分子复合物沉淀,后者可减少小檗碱在机体内的吸收,加快其代谢的速度,且原小檗碱类成分含量无明显变化,而吴茱萸水煎液中的酚酸类、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等成分含量却有所增加[12]。
通过对比“1”项下的统计结果与“2”项下黄连及其各炮制品的功效笔者发现,作为法典类著作的《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在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描述和应用方面存在不规范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饮片系指药材经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饮片的名称作了具体规定,因此所有成方制剂中饮片的描述均应严格遵循上述规定,规范标识饮片名称。笔者发现,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分制剂卷)中诸多相关成方制剂的“黄连”标示均不规范,如“黄连”据功效可知为黄连生品,规范书写应为“黄连片”。此外,作为法典类著作,其中中医药学专业名词应统一、规范[13],而在本书中,相同炮制要求的饮片的名称却存在不统一的情况,如灵益胶囊、加味黄连丸、加味左金丸、枳实导滞丸中的“姜制黄连”“姜炙黄连”“姜汁炒黄连”等均应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统一为“姜黄连”,详见表5。
表5 《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所载相关成方制剂中黄连炮制品名称不规范举隅Tab 5 Examples of nonstandard name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rocessed products of C.chinensis included in Chinese Pharmacopeia·Guidelines for Clinical Drug Use(volume of TCM set prescription)
笔者发现,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分制剂卷)中记载“黄连片(丸)”,处方为“黄连(吴茱萸制)、木香”,功能主治为“清热化湿、行气止痛”,方解中记载“方中以大量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君药”,又有“再取吴茱萸制黄连……,是为佐药”。那么,方中的黄连究竟使用黄连片还是萸黄连,亦或两者都用,值得商榷。由此可见,方中黄连及其炮制品标示存在前后不统一的情况,有待进一步完善。
药材炮制主要是通过提高药材自身药用成分的溶出率与改变药材自身组成成分这两个途径来提高药效,中药炮制方法不同,其炮制品的药性亦有所差异。因此,炮制时应充分考虑药材自身特性、药用功效及优劣,用药时应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从而提高药效[14-15]。根据炮制品功效和中药组方原则,笔者发现书中存在黄连及其炮制品应用不规范的现象,如清热神芎丸,根据黄连清泻火热毒邪的功效,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中的“姜黄连”应更正为“酒黄连”。其余不规范举隅见表6。
表6 《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所载相关成方制剂中黄连及其炮制品应用不规范举隅Tab 6 Examples of nonstandard applications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C.chinensis and its processed products included in Chinese Pharmacopeia·Guidelines for Clinical Drug Use(volume of TCM set prescription)
综上所述,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中共收载含黄连及其炮制品的成方制剂127种,其在内、外、皮肤、妇、儿等科均有应用。127种成分制剂中,主要的炮制类型为黄连片(120种,占94.49%);方中黄连以臣药为主(59种,占46.46%),主要发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该书收载的主要品种包括麝香牛黄丸、葛根芩连片、开胃健脾丸等。通过对比黄连及其炮制品的功效,发现该书收载品种存在炮制品名称不规范、黄连及其炮制品标示不统一和应用不规范等现象,相关内容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中药炮制是传统的中药制药技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医临床应用的精华,是古今大家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积累的结晶。辨证不明、炮制无章、应用无法是制约当代中药临床疗效的三大因素。随着古代“前医后店”到现代“医药明确分工”医药模式的转变,临床对药材炮制及应用的规范化要求更加迫切。随着医药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当今医药分家的现状,药品生产企业和临床工作者对法典类、标准类、规范类出版物的依赖越来越高。由此可见,《中国药典》、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临床用药须知》等法典、标准的推广对规范中药炮制行业和加速中医药标准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法典类、标准类、规范类出版物进行分析和研究,可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药炮制的内涵,有助于规范中药饮片从生产到应用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就黄连这一常用药材而言,当前有明确方法炮制的黄连炮制品已达27种,但其炮制的机制研究及应用研究均不够成熟、规范;对不同炮制品的功效差异性及物质基础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不同炮制品的应用,不同专业学科医师和中医不同流派之间亦存有争议[16]。笔者认为,对黄连及其炮制品的研究应以中医临床辨证用药和不同炮制品的功效为基础,结合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蛋白组学等现代科学研究技术,从整体、细胞和分子水平进行挖掘,深入开展炮制过程、炮制机制及规范化应用研究,并同时开展法典类、标准类、规范类出版物的勘察纠错工作,提高临床成方制剂合理应用水平[17-18]。本研究虽基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标准对201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中药成方制剂卷)中含黄连及其炮制品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进行了汇总、归纳,但对黄连及其炮制品功效、应用等的认识难免存在偏颇之处,故本结论仍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