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强
(1.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2.南京市考古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04)
内容提要:2016年7-11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雨花台区天隆寺复建工程地块清理48座六朝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三座明代砖室墓同穴并排分布,保存完好,出土遗物121件(套),质地包括瓷、锡、玛瑙、银、象牙、铜、石等。根据出土墓志可知,其中一位墓主为明代孝陵神宫监太监韦清。这三座墓葬的发现,为研究明代宦官墓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南京天隆寺复建工程项目位于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以北、安德门大街以西、浡泥国王墓以东的山坳地带,东北距中华门约3.5公里。这一区域山丘错落、冈峦密布,是南京古代墓葬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明代天隆寺遗址亦位于这一区域内(图一)。为配合该项目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7-11月在项目用地东北侧的玉环山发现并清理了48座六朝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3座明代砖室墓(编号2016NYTM3-5,以下简称M3、M4、M5)未遭盗掘,墓葬形制特殊,出土文物精美,墓主身份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现将发掘情况介绍如下。
三墓方向一致,形制相同,并排分布于同一墓坑内,连接处砌砖互相咬合,相邻两墓共用一堵砖墙,明显为一次性修建而成(封三:1)。鉴于三座墓葬的特殊形制,将三墓视为一个整体,对墓葬形制进行介绍(图二;图三)。
墓葬开口于②层扰土层下,打破生土层,开口距地表0.9~1.8米,由墓坑、墓道、砖室组成,方向250°。墓坑平面呈长方形,长7.1、宽10.3米,坑内填土一致,呈黄褐色,土质略硬。墓坑上部的东南角略有坍塌。三墓道平面均为梯形,底部略呈缓坡状,分列于墓坑前端。M3墓道长3.6、宽1.34~1.56米;M4墓道长3.1、宽1.6~2.3米;M5墓道长3.04、宽1.2~1.56米。三条墓道均同时打破生土及墓坑内填土,可知墓道开挖于填埋墓坑之后。砖室平面呈长方形,由挡土墙、封门、墓室构成,整体长5.8、宽9.9米。砖室前端与墓坑壁之间留有约1.1米的空隙。
挡土墙立于砖室前端,墓顶之上,由两重平砖错缝平砌而成,宽10.3、高3、厚0.28米。封门墙分两种,其中M3与M5形制相同,均一重,砌筑于墓门内,下部为一顺一丁组砖,近顶部为顺砌平砖。M3封门宽1.56、高1.9、厚0.28米;M5封门宽1.56、高1.94、厚0.28米。M4为两重封门,内封门砌筑于墓门内,形制与上述两墓同,宽1.56、高1.94、厚0.28米;外封门砌筑于墓门外,下部为平砖顺砌,上部为一顺一丁组砖,宽2.12、高2.28、厚0.28米。三墓室内部构造相同,现以居中的M4墓室为主进行介绍。
M4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4.64、宽2.4、高2.38米(封三:2)。墓门呈拱形,与内封门等宽、等高,进深0.48米,距墓底1.08米处起券,券顶为三券三伏。墓门之后,为一道石门。石门由门槛、门墩、门扉、门额构成,门扉向墓室方向开启。石门紧闭,两门扉相接处,上下均以顶门石封堵。上顶门石呈“T”形,悬搭在门额中间,抵住上门缝;下顶门石呈“刀”形,直插在紧贴门缝的坑槽内,紧贴下门缝,靠近门缝的一面上下平直,且凿有穿系。M4门缝中留有一根“T”形铁条;M5门缝中残留绳索痕迹。墓室前部以一长方形砖质须弥座作为祭台,长1.34、宽0.66、高0.3米,上摆成组锡明器。须弥座上下各平铺一层方砖,作为上、下枋;中间为上、下枭和束腰。上、下枭四个侧面均装饰成组如意云纹;束腰四面雕刻十四组壸门。棺床紧贴祭台,下部为长方形砖质须弥座,长2.6,宽1.2、高0.3米,结构、装饰与祭台相同;上部由两层墓砖平铺成一个长2.44、宽1、高0.16米的长方形砖框,上置木棺。墓室两侧壁及后壁均为平砖错缝砌成,后壁厚0.64米,两侧壁均厚0.78米[1],于距墓底1.2米处开始起券,墓顶为三券三伏,厚0.56米。两侧壁及后壁各有一拱形壁龛。两侧壁壁龛大小相同,均宽0.4、高0.46、进深0.36米;后壁壁龛宽0.6、高0.58、进深0.6米,壁龛外侧以方砖封堵,方砖上刻四出钱纹。两侧壁与墓门拐角处,各有一砖柱,砌于墓壁内,部分凸向墓室,自墓底向上直通墓顶。两侧壁近底部,各有一长方形过洞,与两侧墓室相通,过洞西距墓门1.2米,均为方形,边长0.16米。左右两壁龛两侧、距墓底1.06米的壁面上,两两对称垂挂4组铁条(链),上端以铁环钉嵌入墓壁,下端连接铁环、带钉铺首,4组铁条(链)均长0.7米。墓室底部平铺一层方砖。
所用墓砖均为素面,分方形、长方形、楔形三种。方砖边长33、厚4厘米,用于铺地、祭台、壁龛。长方形砖中,长32、宽16、厚8厘米者,主要用于砌筑墓壁、棺床;长28、宽14、厚4厘米者,主要用于挡土墙、券顶;长30、宽9、厚6厘米者,主要用于券顶。楔形砖长28~30、宽16、厚4厘米,主要用于墓门及墓顶的第一重券顶。
三座墓室均保存完好,未遭盗扰,共出土各类器物121件(套),质地包括石、金、银、铜、锡、玛瑙、瓷、象牙等,各类器物基本保持原位。为便于把握各个墓葬器物的组合关系、分布位置,现以单个墓葬为单位,将出土器物分别介绍如下。
共出土各类器物38件(组),质地包括瓷、锡、玛瑙、银、象牙、铜、石等。
1.瓷器
白瓷罐 3件。分别出土于左、后、右三个壁龛。M3:2,敛口,圆唇,弧肩,鼓腹,下腹内收,矮圈足。通体施白釉。器表装饰暗纹,肩、腹部饰两只凤鸟,凤鸟周边围绕祥云纹;近底部为一周坐莲。口径10.4、底径12.8、高21.6厘米(图四:1)。M3:3,口微敛,鼓肩,深弧腹,下腹略内收,矮圈足。通体施白釉。器表装饰暗纹,肩、腹部饰缠枝花卉,近底部为一周坐莲。口径11.2、底径14.4、高24厘米(图四:2)。M3:4,敛口,方唇,溜肩,深弧腹,下腹部略内收,矮圈足。通体施白釉,上腹部饰一周弦纹。口径10.4、底径13.3、高21.6厘米(图四:3)。
白瓷盘 1件。M3:5,出土于祭台右前方。敞口外撇,尖唇,浅腹,矮圈足。通体施白釉。口径18、底径10.4、高3.6厘米(图四:4)。
2.锡器
灯台 2件。形制相同。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盘心有高圆柱,柱顶为小型灯盏,盏内竖立象征性灯芯。M3:11,圈足径6、盘径6.7、盏径2.9、通高10厘米(图五:1)。M3:12,圈足径5.9、盘径7.3、盏径2.8、通高9.4厘米(图五:2)。
插瓶 2件。形制相同。口部残,敞口,鼓腹,高足。M3:13,保存略好,残高6厘米(图五:3)。
壶 2件。形制、大小相同,均敞口外翻,圆唇,弧肩,鼓腹,下腹内收,平底。两侧的流和把均残缺不全。上有盖,子母口与壶口扣合,盖上为宝珠形钮。M3:18,底径3、口径2.2、通高6厘米(图五:4)。
瓶 2件。均残,形制相似。敞口,束颈,弧腹,两侧残留双系,腹两边各饰一桃形图案。弧形盖,盖上为宝珠形钮。M3:16,残高9.8厘米(图五:5)。M3:17,残高6.6厘米(图五:6)。
盅 2件。均敞口外撇,圆唇,斜腹。M3:20,圈足,口径5、底径2.4、高3厘米(图五:7)。M3:21,平底,口径4.8、底径2.8、高2.5厘米(图五:8)。
盘 16件。形制、大小相同,均敞口,圆唇,浅腹,矮圈足。M3:22,口径8.4、底径5.2、高1.6厘米(图五:9)。
杯 1件。敞口外翻,方唇,平沿,鼓腹,矮圈足,器表残留一柄。M3:15,口径4.4、底径3、高4.2厘米(图五:10)。
3.其他
玛瑙腰带 1副。M3:6,出土于墓主腰部位置,未遭扰乱,均位于原始位置。革带已腐烂不存,剩余20块包镶铜框的玛瑙带板,玛瑙均光素无纹饰。其中排方7块,均为长方形,位于墓主腰后尾2块,均为一端呈弧形的长方形,对称分布于腰部两侧;辅弼2块,均长条形,连接尾与圆桃;圆桃6块,均呈桃形,3块一组,左右对称;三台3块,中间为长方形,两侧为一端抹角的长条形。带板背面钻有对穿的小孔,排方、尾、三台中间者均钻有四孔,长条形辅弼钻二孔,圆桃钻三孔,然后用铜丝与革带连缀在一起。三台背面有铜插销座。中间长方形带板右端设置插孔,右侧近长条形带板缀舌形簧,系带时将舌形簧插入插销座内,簧自动弹开即可卡牢。解开时用手从插销座孔内将簧片压下推出。另有2只椭圆形铜带扣分别出土于腰部两侧,用以调节革带长短(图六;封三:3)。
银耳挖形簪 1件。M3:9,簪头缺损,簪体为圆柱形,末端尖细。残长7.6厘米(图七:1)。
红宝石 1颗。M3:10,出土于墓主头部位置,为不规则长方体,长1.1、宽0.5、厚0.4厘米(图七:2)。
象牙筷 1双。M3:38,出土于祭台上,长29、直径0.6~0.7厘米(图七:4)。
银冥币 8枚。M3:8,保存较差,圆形小孔,直径2.3厘米(图七:3)。
铜钱 85枚(M3:7)。分散出土于棺床及三个白瓷罐内。包括3枚开元通宝,23枚太平通宝,2枚景德元宝,4枚祥符元宝,2枚天禧通宝,17枚天圣元宝,2枚皇宋通宝,1枚至和元宝,1枚嘉祐通宝,3枚元丰通宝,2枚元祐通宝,2枚绍圣元宝,1枚元符通宝,1枚政和通宝,8枚大定通宝(图八)。其余钱文模糊难辨。
石墓志 1合(M3:1)。由志盖与志身组成,铁箍箍紧,斜靠于左壁壁龛旁。志盖长55.5、宽56.3、厚9.5厘米,阴刻篆书“孝陵神/宫监太/监韦公/墓志铭”共4行12字(图九)。志身与志盖长宽相同,厚9厘米,阴刻楷书31行,字迹大多清晰可辨(图一〇)。录文如下。
孝陵神宫监太监韦公墓志铭/赐进士、中宪大夫、南京太常寺少卿、西蜀李本撰。/赐进士、前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南京吏部左侍郎、云间钱溥书。/参赞机务、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三原王恕篆。/太监姓韦讳清,字源洁,广之庆远府思恩县人氏。先世名族英裔,有□□□□/宣宗章皇帝己酉,选拔俊秀者动履宮壶,选至阙,于内书馆读书。视其所□□天/成,宣德癸丑,任内承运库书办,小心慎密,殷懃干济。至景泰甲戌,擢□□□□/作房管监,督官匠监造御物等器。天順丁丑,知公立身老成,升御用监□□。□/化丁亥,升本监右监丞,戊子升左监丞。成化庚寅,升右少监,成化壬辰,□左/监,成化甲午,升御用监太监。成化乙未,改调南京,升除/孝陵神宮监太监,掌管印信。公历阶登荣,未尝喜加于形色。曾受/皇命钦差陕西、山西、河南等处公干,深得/上意,优宠垂顾,知公素行忠厚、宽裕、温良,廉而有能,一心报/国。其性情雅淡,沉默简言,皼琴乐志,延士开怀,礼乐、射御、书数无不周知。治或行/事,威而不猛,恭而安。侍奉/太祖高皇帝陵寢,一日有三司香,诚意正心,严装衣冠,愈加謹慎,事亡如事存。节用/须臾不敢懈怠,兢兢业业,礼度如初。抚安/孝陵卫官旗軍士,善御守获,各安其定止,亦不错落规矩。妇女儿童,皆知公有德矣。/是故林林有作中官者,似公盖鲜矣!亦燕然闲暇无事之時,扱水灌蔬,培壅花/木,以悦情趣,誠有古人之风焉。其不忘休休乐道之志,凌高节,迈流辈,公岂不/有出尘之想?因持状请铭于予,曰:“当年与公同游仕路,亦知公平昔所为,不旦/是而信不诬矣!”深感于怀,不亦宜乎?公弟侄孙,森列满前,同族作显官者亦/数十余人。公生于永乐癸巳,享年八十有二岁,预刻于铭,以待寿終不可期矣。/治寿藏在于应天府江宁县天隆寺安德乡之原。谓其铭曰:
/公处盛世身依帝乡 涉猎经史 志气汪洋 襟怀洒落 礼度如常/
圣君付托股肱惟良 奉公守法 用舎行藏 供事/
五主 深宠/
恩光 晚向南都乐福无疆 际此高任 其孰敢当尓功尓劳/
名譽昭彰 千载而下 刻石于堂/
大明弘治甲寅年 甲戌月□亥日葬/
金陵杨林镌石/
共出土各类器物51件(组),质地包括瓷、锡、金、银、宝石、玛瑙、玉、木、象牙、铜等。
1.瓷器
白瓷罐 3件。分别出土于后、右壁龛及祭台上。均直口,圆唇,弧肩,通体施白釉。M4:1,深弧腹,下腹部内收,矮圈足。腹部饰两周凹弦纹。口径9.8、底径13、高21厘米(图一一:1)。M4:4,鼓腹,下腹部内收,平底。口径8.8、底径9、高14.4厘米(图一一:2)。M4:12,鼓腹,下腹部内收,平底。口径8.4、底径9、高14.4厘米(图一一:3)。
青花瓷盘 1件。M4:2,出土于后壁龛。敞口外撇,尖唇,浅腹,矮圈足。葵花形口沿,内壁、内底及外壁装饰青花图案。内底中间为一只奔腾的麒麟,周边饰以祥云、仙草、钱纹等。外壁饰一周连枝花卉纹。口径26.4、底径17.6、高4.8厘米(图一一:4;封三:4)。
2.锡器
灯台 4件。形制相同,均平折沿,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盘心有高圆柱,柱顶为小型灯盏。M4:24,圈足径8.2、盘径11.6、灯盏径4.8、通高18厘米(图一二:1)。
三足炉 5件。形制相同,敞口,浅弧腹,圜底。两侧挂弧形双系,底有三矮足。有盖,盖上为宝珠形钮。M4:14,口径10.4、通高10.8厘米(图一二:8)。
高足杯 3件。形制相同,均敞口,尖圆唇,弧腹,圜底,喇叭形高圈足。M4:20,口径7.2、底径3.6、高7.2厘米(图一二:4)。
盘 20件。形制相同,大小相仿。均敞口外撇,尖圆唇,浅腹,矮圈足。M4:26,口径10.4、底径5.6、高2厘米(图一二:5)。
罐 1件。M4:48,圆唇,小盘口,束颈,弧肩,折腹,圜底。口径6.6、高8.4厘米(图一二:6)。
盖 1件。M4:25,敞口,浅弧腹。口径8、高1.6厘米(图一二:7)。
3.其他
金耳坠 1对(M4:8)。形制相同。环形,下系圆球形白玉坠,玉坠上下有花丝制作的四叶形饰。其一长3.1厘米,另一长2.9厘米(图一三:5)。
金带钩 1件。M4:10,钩首呈龙首状,龙眼为两颗细小宝石;钩身镂空,以累丝制成,上嵌4颗宝石;钩背嵌圆钮。龙首顶上两个石碗中空,内有少量朱砂颜料。长13.5、宽3厘米(图一三:1;封三:5)。
银发冠 1套。M4:6,出土于棺床上墓主头部位置,保存较差。冠顶饰五梁,两侧作卷云状。冠两侧各有一圆孔,由两根玉簪对穿固定。冠面刻“长命富贵”四字铭文。冠宽6.6、厚2.9、高3.7厘米(图一三:2)。
与蒙特卡洛仿真类似,利用重要抽样策略进行失效概率梯度计算时,随机样本与式(7)中失效概率计算的样本一致,即利用重要抽样策略计算失效概率梯度时不会增加额外的计算成本。
木质腰带 1副。M4:9,木质腰带,外包铜框。出土于墓主腰部位置,未遭扰乱,均位于原始位置。革带多已腐烂不存,剩余20块包镶铜框的木质带板。带板形制、数量及排列位置与M3出土玛瑙腰带相同。包镶2块 尾的铜皮上堑刻有十字金刚杵图案(图一四)。
红宝石 1颗。M4:7,出土于墓主头部位置。粉红色,不规则状。长0.9、宽0.5厘米(图一三:3)。
玛瑙串珠 5颗(M4:11)。球形,表面光滑,中有穿洞。大小相仿,直径1.1厘米(图一三:4)。
玉饰件 1件。M4:49,出土于后壁龛白瓷罐内。整体近长方体,镂雕。上部透雕一只凤鸟,凤鸟下方透雕缠枝花卉。底部内凹,分布两个对穿小孔。高3.8、宽3.1、厚2厘米(图一三:7;封三:6)。
木串珠 2颗(M4:51)。出土于祭台上白瓷罐内,中有穿孔。其一呈瓜棱状,直径2.1厘米;另一为不规则球形,直径1.8厘米(图一三:6)。
象牙筷 4根(M4:3)。出土于后壁龛内的青花瓷盘上。均残断,长11~15.6、直径0.5~0.7厘米(图一三:8)。
银冥币 10枚(M4:5)。保存较差,其中7枚直径2.6厘米,3枚直径2厘米(图一三:9)。
铜钱 28枚。分散于三个白瓷罐内。包括6枚太平通宝,18枚天圣元宝,1枚天盛元宝,1枚大定通宝(图一五)。其余钱文模糊难辨。
共出土各类器物28件(组),质地包括瓷、锡、水晶、银、铜等。
1.瓷器
白瓷罐 3件。分别出土于左、后、右壁龛内。均直口,鼓腹,下腹略内收,平底,通体施白釉。M5:1,方唇,弧肩,口径8.8、底径9、高14.8厘米(图一六:1)。M5:2,方唇,弧肩,口径8.4、底径9、高14.4厘米(图一六:2)。M5:3,圆唇,溜肩,口径10.4、底径10.8、高17.8厘米(图一六:3)。
2.锡器
灯台 2件。M5:12,保存较好,平折沿,浅盘,喇叭形高圈足,盘心竖立一柱,下部呈葫芦形,上部为圆柱形。口径7.2、底径6、高8.6厘米(图一七:1)。M5:19,仅残留下部托盘。
三足炉 6件。形制相同,均敞口,弧腹,圜底。两侧挂弧形双系,底部、足部均残。有盖,盖上为宝珠形钮。M5:13,口径6、残高5.6厘米(图一七:2)。
瓶 3件。M5:7,敞口,束颈,扁鼓腹,平底。有盖,呈子母口扣合,盖上为宝珠形钮。通高6、宽 4.4、厚 3.2厘米(图一七:3)。M5:8,敞口,束颈,斜肩,扁垂腹,平底。有盖,呈子母口扣合,钮残。残高6.4、宽4、厚2.8厘米(图一七:4)。M5:9,敞口,束颈,圆折肩,弧腹,下腹内收明显,平底。有盖,呈子母口扣合,钮残。口径2.4、底径2.6、残高6厘米(图一七:5)。
长颈瓶 2件。形制相同,盘口,细长颈,鼓腹,喇叭形足,足底残缺。M5:10,口径4、残高12厘米(图一七:6)。
盘 7件。形制相同,均敞口,圆唇,浅腹,圈足。M5:20,口径8、底径4.8、高2厘米(图一七:7)。
灶 1件。M5:6,保存极差,仅可见为长方形灶面,灶面有三个圆形灶孔。
支架 1件。M5:27,残缺严重,器形难辨,用途不明。残高7.8、宽9.8厘米(图一七:8)。
3.其他
水晶球 1颗。M5:28,出土于后壁龛白瓷罐内。球形,球体晶莹,直径2.2厘米(图一六:4)。
银冥币 10枚(M5:5)。保存较差,其中1枚直径2.3厘米,7枚直径2厘米,2枚直径1.6厘米(图一六:5)。
铜钱 124枚(M5:4)。分散出土于棺床及三个白瓷罐内。包括1枚开元通宝,24枚太平通宝,2枚淳化元宝,1枚景德元宝,2枚祥符元宝,33枚天圣元宝,6枚皇宋通宝,1枚嘉佑通宝,1枚治平通宝,1枚熙宁元宝,3枚元丰通宝,7枚元祐通宝,2枚绍圣元宝,1枚政和通宝,1枚正隆元宝,1枚大定通宝(图一八)。其余钱文模糊难以辨识。
三墓联排并列,墓坑内填土土质土色一致;墓前挡土墙错缝相连、无续接痕迹;相邻两墓共用一堵砖壁,以孔洞沟通;各墓所挖墓道均打破墓坑内填土。这些信息说明,三墓为同时营建,因墓主卒葬时间不同而陆续使用。其营建、使用过程为:先开挖大型墓坑,在墓坑内同时砌筑三座砖室,砖室前端与墓坑之间留有一米多宽的空隙。砖室营建完毕后,先覆土掩盖,待三位墓主陆续死后,再分别开挖墓道,葬入相应墓室,封堵墓门。石门门面上均无铺首之类的设施,无法按照常规方式关闭。根据现场设施及残留在门缝中的“T”形铁条、绳索痕迹,我们推测石门的封堵过程为:先将门扉关到接近闭合的位置,此时上顶门石悬搭在两门扉顶部的门缝处;然后借助“T”形铁条紧闭石门,上顶门石因失去支撑而自然落下,抵住上门缝;最后用绳索将下顶门石牵引到预留的坑槽内,抵住下门缝,关门、封堵完成(图一九)。
三座墓室的左右两壁,均垂挂两两对称的铁链(条),上端嵌入墓壁,下端连接铁环和带钉铺首。类似设施在南京正德学院明都知太监杨庆墓[2]、南京祖堂山明都知太监洪保墓[3]、河北保定明两京司礼太监牛玉墓[4]均有发现。此次发现的3组铁链(条),下端均连接带钉铺首,铺首原应嵌入木棺侧板,链条与铺首衔接,四角发力,悬空木棺,后因棺板腐烂无所凭借而沿墓壁自然下垂。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记载:“天顺间,安阳民牧牛,入一破塚中,铁索悬一棺,去地四五尺,四旁无一物……”[5]此人于冢中所见的,正是这种奇特的悬棺葬式。目前所知,这种葬式多见于明代宦官墓葬中,或是道教因素在这一特殊群体丧葬活动中的体现[6]。
M3出土一合石质墓志,字迹大部清晰,记载墓主身份及主要经历。据墓志,墓主韦清为明孝陵神宫监太监,生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卒于弘治七年(1494年)。韦清为广西庆远府思恩县人,宣德四年(1429年)选入宫中,进内书馆读书,后先任内承运库书办,继而进入御用监,历任右监丞、左监丞、右少监、左少监、太监等职。成化十一年(1475年),韦清转调南京,任孝陵神宫监太监。韦清到南京不久,即开始预营墓室、预作墓铭,墓葬的建造时间应为成化十一年至十二年之间[7];弘治七年,韦清卒,葬于“应天府江宁县天隆寺安德乡之原”预作墓室内。因此,M3的营建时代为成化十二年(1476年)左右,入葬时间为弘治七年。由三墓的特殊结构可知,另外两墓的营建时代与M3相同,入葬时间应与M3相近。
三墓同穴联排,墓室规模相同,相邻两墓以孔洞沟通,出土随葬品种类组合亦较为接近。这说明三位墓主的身份、地位相似,另外两位墓主应是与韦清身份相当、关系密切的宦官。据韦清墓志,三墓位于明代“天隆寺之原”。在三座明墓周边,还发现多处明代宦官墓葬[8]。这种依寺建坟、聚众而葬的现象,与明代宦官群体中的义会传统与坟寺习俗密切相关。
所谓“义会”者,是宦官集体出资,为筹办身后丧葬、坟地卜建等事宜设立的互助团体。多由一名或数名位高权重的宦官首倡、发起,参会者共同出资,购置土地,建立公共坟茔和寺院。入会的宦官死后由义会组织筹措丧葬事宜,安葬本会茔地。据《酌中志》卷十六《内府衙门职掌》载:“凡内臣稍富厚者,预先捐资摆酒,立老衣会、棺木会、寿地会,念经殡葬,以为身后眼目之荣。”[9]这些义会名目虽异,然都属于自发成立的丧葬互助团体。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以宦官刚铁墓地所在的北京西郊灵福寺(后改建为护国寺)为中心形成的黑山会[10]。参加义会的太监“死亡有棺,为作佛事,葬于公地,春秋祭扫。后死者送先死者,较亲族有过焉。”[11]南京南郊雨花台梅岗附近,曾发现《南京司礼监等衙门太监等官义会碑》,碑铭详列参会宦官的名讳、籍贯[12]。此次发现的三座墓葬,应是在相应宦官义会组织安排下建造、埋葬的。三墓同穴并排、结伴而葬的特殊形式,或出于三位墓主生前之约,或许是宦官义会组织的统一安排。
三墓依寺(天隆寺)建坟的现象,正是流行于明代宦官群体中的“坟寺习俗”的生动体现。宦官因其特殊的生理缺陷和生活境遇,多崇奉佛教。明末内官刘若愚说“中官最信因果,好佛者众,其坟必僧寺也”。所谓“坟寺”,指在坟墓旁设立佛教寺院,或在已有佛寺内修建坟墓,藉寺僧为其守冢。不少位高权重的大太监,生前即购地营圹建寺,择僧主持。如都知监太监洪保墓旁的宁海寺[13],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罗智墓旁建静明寺[14],南京内官监太监杨云墓旁建普应寺[15],南京守备内官监太监余俊墓旁建祝禧寺[16]、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郑强墓旁建成恩寺[17]等等。依附于义会组织的普通太监,则多于已有坟寺聚集而葬。如南京内官监左少监杨忠卒后,厝于德恩寺后[18];南京御马监黄公安厝于天隆极乐寺(即天隆寺)等等。与传统寺庙不同,宦官所建坟寺,多规模较小,用途单一。明代天隆寺始建于宣德年间,“在郭外,南城安德乡。西去所统祝禧寺三里,西北去聚宝门十里。宣德间建,为天然和尚塔院,僧弘升奏请赐额”[19]。明代晚期成书的《金陵梵刹志》将天隆寺列为小刹,归祝禧寺统领[20]。天隆寺于明末逐渐荒废,新发现的韦清墓志,为确定天隆寺的位置范围提供了重要线索。
M3发现的石墓志,保存较好,字迹大多清晰可辨。墓志为墓主韦清生前预作,撰书篆盖者亦为一时名家。据墓志,韦清自北京御用监转任南京孝陵神宫监的时间为成化乙未年(十一年,1475年),其营建墓室、预作墓铭定在此之后。结合墓志首题三位撰书篆盖者的任官情况,可以推断出墓志撰文、书写、篆盖的时间。同时,志文中关于韦清生平的描述,填补了史志阙载。
撰者李本,字立之,四川富顺县人。生年不详,卒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参与修撰《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后历任南京太常寺少卿、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李本“性质直,不为诡异之行……其文章平实,类其为人,平生不拘小节”[21]。据墓志可知,墓志撰写于李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任内。李本于成化三年(1467年)至十二年间任南京太常寺少卿[22]。韦清成化十一年转任南京,墓志撰写时间应不早于此,因此墓志应撰写于成化十一年至十二年间。
书者钱溥,字原溥,号九峰,松江华亭人,生于永乐六年(1408年),卒于弘治元年(1488年)。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称旨教书于内书馆;天顺元年(1457年)升侍读学士,赐二品服,充东宫讲学;天顺六年(1462年)出使安南,赐一品服;成化年间累迁至南京吏部尚书。钱溥曾于内书馆教书,与众多宦官有师生之谊,关系密切。作为明中期颇有盛名的书法家之一,钱溥“小楷行草俱工”[23]。因此,“四方以得其文与字者为荣,一时碑版照四裔,可谓盛矣。”[24]书写墓志时,钱溥任南京吏部左侍郎。查诸史料,钱溥于成化十二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十三年升左侍郎,掌部事,十五年升本部尚书,致仕[25]。因此,墓志书写时间,当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至成化十五年(1479年)之间。
篆者王恕,字宗贯,三原人,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卒于正德三年(1508年),谥端毅,《明史》有传[26]。王恕为正统十三年进士,历任庶吉士、江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南京兵部尚书等职。明孝宗即位,又召为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王恕是明中期官吏典范,为官清廉、不畏强权、务实干练,时有“两京十二部,独有一王恕”之美誉。王恕篆盖时,为“参赞机务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据查,王恕于成化十三年四月迁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27],八月改南京都察院掌院事参赞机务[28],十四年三月迁南京兵部尚书[29],因此篆盖时间应在成化十三年八月至次年三月之间。
墓志最末刻“大明弘治甲寅年甲戌月□亥日葬/金陵杨林镌石”两行文字,为墓志成文后所加。弘治甲寅年为弘治七年,是年甲戌月为农历九月,该月有丁亥日(初三日)、己亥日(十四日)、辛亥日(二十六日),韦清埋葬日期即为上述三者之一[30]。明代中后期,墓志撰书、刻石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产业,民间刻工群体呈现出职业化、家族化的特点。刻工杨林,应是当时南京城内小有名气的职业刻工之一。笔者管见,至少另有三方墓志出自杨林之手:如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故昭勇将军浙江都司都指挥佥事沈公墓志铭》[31]、成化九年(1473年)《南京内官监太监杨公(云)寿藏铭》[32]、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明魏国公(徐俌)夫人朱氏墓志铭》[33]等。
据文献记载,撰者李本卒于成化二十一年,书者钱溥卒于弘治元年;据墓志,韦清卒葬于弘治七年,享年八十二岁。李本、钱溥卒年均早于韦清,两人不可能在撰、书墓志时便预知韦清的卒葬年份与寿龄。此外,韦清生于永乐十一年,墓志末尾明确刻写葬于弘治七年九月,正与“享年八十有二”相合,志文中关于韦清的寿龄,定为后期所补。如此则存在两种可能:其一,李本、钱溥撰书成文后,并未即刻刻石,志文中的“预刻于铭”仅指预作志文;其二,韦清在生前即预刻好墓志,同时留有空白,以待寿终补刻相关信息。从墓志志文看,“享年八十有二岁”数字刻字连贯,上下一体,并无明显补刻痕迹。综合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墓志刻石于韦清卒后,志文中的“预刻于铭”仅指预作志文。墓主韦清,《明史》无传,生平亦不见于史志,本次发现的墓志,弥补了这一缺憾。据墓志,韦清字源洁,广西庆远府思恩县人,生于永乐十一年、卒葬于弘治七年(1494年)。韦清于宣德四年进宫,入内书馆读书。宣德八年(1433年)任内承运库书办。景泰五年(1454年),在内承运库书办沉寂二十年之久的韦清终于“擢□□□□作房管监督官匠监造御物等器”。根据墓志下文关于韦清的仕宦经历,漫漶缺失者应指宦官衙门“御用监”,即韦清于景泰五年进入“御用监某作房”,随后开启了他在御用监的升迁之路。韦清在御用监二十余年,历任监丞、少监、太监等职,并曾受皇命赴陕西、河南、山西等处采办器物。成化十一年,六十三岁的韦清改任南京孝陵神宫监太监。孝陵神宫监为明孝陵守陵机构,属于宦官衙门中的闲职,其品秩与御用监相同,而实际执掌却不可同日而语[34]。韦清到任南京不久,便加入当地宦官义会组织,着手准备自己的身后之事:确定葬地、预留墓室,延请名家,预作墓铭。韦清远离权力中心以后,在孝陵神宫监任上,除去祭祀洒扫等必要的工作外,另于住所旁辟地种植花木蔬菜,安度晚年,自得其乐。成化十七年(1481年),孝陵神厨失火,有司弹劾韦清失职,皇帝亦未加追察[35]。最后寿终正寝,按生前预定计划顺利安葬。韦清在权力斗争激烈的政治环境下,能得此善终,亦不失为一良好归宿。
[1]M4与左右相邻两墓共用两侧壁。
[2]邵磊:《明代宦官杨庆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东南文化》2010年第2期。
[3]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市祖堂山明代洪保墓》,《考古》2012年第5期。
[4]保定地区博物馆:《明两京司礼监太监牛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2期。
[5]明·陆容撰、佚之点校:《菽园杂记》卷八,中华书局1985年,第98页。
[6]关于明代宦官悬棺葬俗的论述,详见邵磊《明代宦官杨庆墓的考古发掘与初步认识》,《东南文化》2010年第2期。
[7]见下文考证,李本撰写志文时间为成化十一年至十二年之间,志文中提及“治寿藏在于应天府江宁县天隆寺安德乡之原”,因此墓葬砖室的营建时间,应不晚于成化十二年。
[8]综合墓葬形制、出土器物以及地表遗物等相关信息,我们推测部分明代墓葬为宦官墓葬。此外,南京市雨花台区文物部门早年曾于发掘区附近采集到一合墓志,据志文,墓主为南京御马监太监黄公,卒后安厝于“天隆极乐寺”,即韦清墓志省称的“天隆寺”。由此可证明代天隆寺周边分布有宦官丛葬墓地。
[9]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24页。
[10]大概明中期以后,宦官们虚构出一位祖师刚铁,灵福寺则成为刚铁的葬地和祠所所在,宦官们纷纷葬于此地,称为黑山会。见何孝荣《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下册)第四章“明代宦官与北京佛教寺院的修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80页。
[11]清·信修明:《老太监的回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12]碑刻现立于雨花台风景区内。碑铭释文及相关情况详见龚巨平《〈南京司礼监等衙门太监等官义会碑〉考释》,《郑和研究》2013年第4期。
[13]故宫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编:《新中国出土墓志·南京卷》上册,文物出版社2014年,第125页。
[14]同[13],第145页。
[15]同[13],第167页。
[16]同[13],第225页。
[17]同[13],第217页。
[18]同[13],第172页。
[19]明·葛寅亮撰、何孝荣点校:《金陵梵刹志》卷四十二《祝禧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94页。
[20]天隆寺有“金刚殿三楹。天王殿三楹。佛殿叁楹。毗卢阁三楹。僧院一房。基址二亩东至徐家山顶,南至徐、王二家民山,西至本寺地,北至张栾民山。”见《金陵梵刹志》卷四十二《祝禧寺》,第595页。
[21]明·焦竑辑:《国朝献征录》卷三十六《南京礼部尚书李本传》,续修四库全书本,第719页。
[22]明·雷礼辑:《国朝列卿纪》卷一百三十六《南京礼部尚书行实》“李本”条载:“李本,字立之……成化三年,英宗实录成,迁南京太常寺少卿,十二年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十三年掌部事,二十年升本部尚书……”续修四库全书本,第663页。
[23]明·朱谋垔撰、徐美洁点校:《续书史会要》,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334页。
[24]何良俊:《四有斋丛说》卷十六,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页。
[25]《国朝列卿纪》卷二十二《南京翰林院学士附署印行实》载钱溥“(成化)十二年升南京吏部右侍郎。”续修四库全书本,第355页;同书卷二十七《南京吏部尚书行实》记钱溥“十三年升南京吏部左侍郎,掌部事。十五年……乞休,升本部尚书,致仕。”续修四库全书本,第445页。
[26]《明史》卷一百八十二《王恕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831—4838页。
[27]《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五“成化十三年夏四月壬寅”载“升巡抚云南左副都御史王恕为右都御史。”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第2983页。
[28]《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九“成化十三年八月甲子”载“改巡抚云南右都御史王恕于南京参赞机务,仍掌院事。”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第3070页。
[29]《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六“成化十四年三月丁卯”载“以南京参赞机务右都御史王恕为南京兵部尚书,仍参赞机务。”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第3171页。
[30]墓志文末“亥”上之字漫漶非常严重,无法在上述三者之中确定其一。
[31]同[13],第147页。
[32]同[13],第167页。
[33]同[13],第182页。
[34]孝陵神宫监“设太监一人,秩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秩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秩正五品;典簿一人,秩正六品……掌洒扫殿庭及栽种果木蔬菜之事。”见《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一“洪武二十八年九月辛酉”,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第3510页。
[35]《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二“成化十七年十二月甲子”载“孝陵神厨火,焚毁宰牲亭,南京守备太监安宁劾奏神宫监太监韦清等提督不严及南京太常寺少卿刘宣、寺丞牛纶失于提调,刑部覆奏请各究其罪,命俱宥之。”台北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校印本,第38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