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路
创造性游戏是指幼儿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如何正确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发展需要,并提供合理的支持与指导,是教师的基本技能,更是保证游戏质量的关键。基于现实游戏中教师指导出现的问题及种种反思,笔者尝试在创造性游戏中实施“望、闻、问、切”的四诊策略,让教师走进幼儿、了解幼儿,提高游戏的指导能力,切实推进幼儿创造性游戏的发展。
虞永平教授在对课程游戏化解读时指出:“幼儿游戏的过程需要我们去欣赏。游戏不是幼稚的,游戏中有很多亮点,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要素。”目前,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对幼儿活动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但如何将自己所看到的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度的解读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回应和支持,是大多数教师所欠缺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随意巡视,缺乏目的性。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幼儿游戏时要么忙于做自己的事情,要么随意地穿梭在幼儿中间,时不时地对幼儿的游戏指手画脚。究其根本,是由于教师活动前没有明确的观察目标和有效的观察策略。目的的缺乏,导致观察行为的随意。教师不能完整和清晰地对某一幼儿、某一游戏或班级整体游戏情况进行有效观察,难以透过游戏现象去分析、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造成观察的效果不佳。
2.只观不思,缺少敏感性。幼儿的游戏行为折射出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以及创造性的反映。有些教师虽然能观察幼儿,却缺乏教育的敏感性:到底幼儿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教师在观察记录中泛泛而谈,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绪体验、语言发展、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水平如何一概不管。这种只观不思的行为,不能及时了解幼儿,调整幼儿的活动。
3.就观而观,缺少支持性。这里所指的“就观而观”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教师只是用眼睛看,缺少和幼儿深度的交流;二是指教师就观察而观察,看的过程中缺少回应,事后缺少讨论和支持。看到了现象,想到了原因,才能提供适宜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在观察创造性游戏的过程中,缺少思考和解读,缺少和幼儿的沟通,对幼儿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并不清楚,因此丧失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针对教师在创造性游戏观察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迁移中医“四诊”法,将其运用到创造性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中,主要是指教师综合运用观察、倾听、询问和行动支持的策略,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把脉幼儿游戏需要,推动幼儿游戏发展。
1.望——用慧眼观察,解析幼儿游戏行为。“望”是四诊策略的第一步,在“望”的过程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脑中有思考。在“望”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状态、行为表现以及与同伴的互动等。教师不仅要观其行,还要由“望”而“思”,读懂幼儿的所需所想,思考幼儿游戏行为背后所反映的学习特点,存在的问题,辨别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点,判断幼儿的发展状况等。例如图1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拿了一个圆圆的纸板摆在小家具上,当作电风扇。在这个行为背后反映出幼儿已经能够根据电风扇的形状和转动时扇叶的样子进行归纳,并用物品进行了替代。
2.闻——用童心倾听,理解幼儿游戏想法。在实践中,经常会碰到教师误读幼儿的情况,也会有教师不愿意倾听幼儿的质疑。在“闻”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的质疑和表达,以儿童的视角去倾听,才能更好地捕捉和理解幼儿的游戏想法。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语言中“一闻”游戏的兴趣点,“二闻”游戏的理解,“三闻”游戏的进展,了解游戏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捕捉教育契机,提供适宜的支持。例如在建构游戏中,两名幼儿建构了足球场,而骑小车“旅游”的幼儿总会骑过来把车子乱停,建构区的幼儿怕他们撞上足球场,就设计了图2中的禁停标记。于是骑小车的幼儿就问:“那我们停哪里?”“反正不能停这里!”建构区的幼儿坚决回绝了。听到这里,我意识到教育的时机来了,于是问道:“那爸爸妈妈开车带你们去体育场都把车子停哪里呢?”幼儿异口同声道:“停车场。”经过一“闻”一“问”,启发幼儿发现了新的游戏线索,建构图3中的停车场,推动了创造性游戏的发展。
3.问——用巧语引领,聚焦幼兒游戏问题。“问”是一种介入,用语言平等地询问。通过“问”,教师一方面可以证实自己的猜测,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游戏本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问,聚焦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助推幼儿进行深度探究。例如幼儿在服装店游戏制作衣服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前片后片怎样连接更结实?”“哪种连接方式能使顾客方便穿脱?”等问题,使幼儿聚焦到“衣物前后片连接”的问题上,推动幼儿从使用订书机连接一脱就坏,到用丝带系更利于穿脱的探究过程。这种适当地应答需要教师在“望”“闻”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问”,激发幼儿有目的地对游戏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切——用行动支持,推动幼儿游戏发展。“切”即对幼儿游戏进行反思,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做出判断,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作为教师,“切”中幼儿的游戏热点和关键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游戏中,幼儿游戏的问题是什么?是缺少材料?还是幼儿的生活经验不够,或者是幼儿和同伴的交往有障碍,等等,都需要教师做出判断,并予以相应的支持。例如在“娃娃家”的游戏中,幼儿为娃娃家的床搭建了一个楼梯,可幼儿不知道怎样搭出逐层的感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真正的楼梯的样子,并用多米诺骨牌引导幼儿进行尝试,最终幼儿通过纸盒逐渐递减的方式搭建出了楼梯(见图4、图5)。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游戏中教师的“望”“闻”“问”“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根据实际的游戏情境,以尊重和启发幼儿为原则,相互结合,灵活运用。在实施“四诊”策略的同时,教师更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对不同游戏种类的特点、价值和所需关键经验的认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幼儿的游戏行为及发展需要进行准确的解读和判断,从而提供更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