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松良
青年农场主是职业农民队伍的新生力量,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担当者,把这支队伍培养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上海2015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四期培训班,培养近400名学员。四年来,上海市农广校以上级有关文件为指导,在精心遴选培养对象的基础上,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模式、途径与方法,形成并实践了“四有一无”的培养理念,实现了良好的培养效果。
一、设准目标 培养有方向
青年农场主的培养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他们的成长需要通过各方的培训与扶持,同时更需要自身的努力,需要实践历练。作为承担这支队伍培养任务的专门机构,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青年农场主的培养和成长过程中担当怎样的角色、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帮助?大包大揽不现实、点到为止不负责,只有认清自身职责、准确定位培养目标,青年农场主的培养工作才能有方向。
在对上海遴选的青年农场主学员调查中发现:他们来源广泛,有的是都市青年下乡务农,有的是放弃较为稳定工作返乡务农,有子承父业的“农二、农三代”,也有带着资本涉足农业的成功人士。来自上海市9个涉农区的学员,有种粮、种菜、养鱼、养蟹的,也有卖粮、卖菜、做专业营销的,产业涵盖了生产、销售、服务、农旅等,几乎涉及上海市农业的各个领域。他们缺乏农业专业背景,学员中90%以上非农学专业出身,工作以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为主。但是,这些学员非常明显地区别于传统农民,学历水平高、自学研究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可塑性。
对于这样一批怀揣着梦想,抱有在农业这片新天地中创出一番大事业理想的年轻人,在他们起步阶段开展培训,上海市农广校的目标是点亮他们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为此,上海市农广校把培养工作的目标设定为:使他们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对接资源;为他们提供资助,实现创业理想。
二、循序渐进 培养有过程
青年农场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有关要求,上海市农广校制定了三年培养计划,其中第一年为教育培训阶段,实施主体为市农广校;第二、第三年为创业孵化与跟踪服务阶段,实施主体为各区农业农村行政主管部门,市农广校对各区的工作提供支持与服务。
第一年的教育培训是整个培养计划的核心环节,也是教育培训专门机构主要职能发挥和作用体现的环节。从对学员调查的分析中发现,很多学员涉足农业还有一定的盲目性、过分理想化倾向;大部分学员虽有一定的其它行业从业乃至经营管理经验,但对农业这样一个特殊行业还缺乏必要的认识与相应的能力,为此,需要通过培训逐步去转变和提升。上海市农广校从青年农场主的现状与成人学习特点出发,把十五天的培训划分成四个环节分布在一年中分阶段实施,帮助学员更新观念、拓展视野、提升能力,搭建起学员互动交流、资源分享的合作平台。
视野拓展环节。在本环节中,通过一天的开班动员、团队拓展训练、组建班组后,组织学员前往本市及江浙地区开展考察学习,参观农业创业成功企业、听取成功人士的现场教学,让学员树立自身发展的标杆,激发学员农业创新发展动力。在这过程中,学员也能充分了解农业之路不好走,挑战和希望同在,只有抱有对农业、对土地深深的情怀,拥有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不懈追求才有发展希望。
能力提升环节。在视野拓展环节,学员有了改变自己的愿望,但也會发现自身的能力不足。本环节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着重帮助学员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个人能力,让学员在未来创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
创业辅导环节。在学员具有了创业激情、具备了一定创业能力的基础上,需要有效地组织起各种创业元素,按照规范的路径进行创业项目的设计。本环节借助创业辅导专家的力量,从创业的底层逻辑分析开始,采用规范化的培训课程,训练学员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求适应自身的创业提升方法和商业运作模式,帮助学员完成创业项目设计。
展示评价环节。学员在创业辅导的基础上形成了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创业项目设计,本环节通过项目路演的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学习,并由专家、老师和学员共同对项目设计作出评价,帮助学员进一步完善设计,为未来两年的落地实施打下基础。
三、精设课程 培养有内涵
在每期培训班开班前,上海市农广校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网络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员培训需求调研,了解学员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对培训的期望,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课程。
通过对表1的学员培训需求分析,上海市农广校有针对性地设置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品牌建设、合作社经营管理、休闲农业发展策略、农业相关技术等学员需求大的培训课程。
每一阶段的培训,上海市农广校一般安排3到4天,培训时间太短,不利于学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培训时间太长,会因学员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培训不安心,出勤率难以保障。从表2学员对培训形式的需求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学员对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分享、相关产业基地的考察学习比较感兴趣。在每一环节的培训组织中,上海市农广校围绕一个个主题开展专题性培训,把多种培训组织形式有效组合,达到动与静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在能力提升环节的“品牌化建设与营销能力”这一专题培训中,上海市农广校设置了上海外贸大学教授的理论辅导课、北京天下星农投资公司总经理的专题报告、国内多位知名农业产业发展专家共同参加的主题论坛;上海市农广校还组织学员走进全国第一的生鲜电商“易果集团”,在企业参观考察的同时,还邀请了企业各个专业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从“生鲜TOB实例分析”“生鲜TOC实例分析”“新时代生鲜供应链”等多个方面,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向学员分享企业经营中所积累的经验,并通过学员与公司高管们的互动,对目前学员的农产品品牌建设、营销策略进行把脉分析;在活动中,学员也积极寻求与企业的业务对接,拓展自己的营销渠道。
在创业辅导环节,上海市农广校邀请了多名投资咨询专家,通过对真实投资成败案例的分析,帮助学员领会如何分析市场潜力、如何确定目标客户、如何把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如何规避投资风险、如何整合企业发展资源、如何规划创业路径等创业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上海市农广校邀请专业的创业辅导团队以“商业模式画布分析工具”为核心,帮助学员设计创业计划书,开展项目路演训练。在这期间,学员们学以致用,结合自身特点、经营现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再思考、再定位、再设计,形成了各自新的创业项目方案。
围绕一个主题、抓住核心目标,从理论到实践,通过专家授课、专题报告、主题论坛、现场考察、互动交流等多形式、多维度的教学安排,赋予了培训主题丰富的内涵,学员学得更有趣、对自身的发展也更有实际指导意义。
在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上海市农广校积极探索长三角青年农场主培养的一体化,2018年上海市的第四期青年农场主与湖州农场主联合办班,实现了培训模式的又一次创新。在为期一年的培训过程中,两地学员同班学习,实现上海与湖州两地在培训中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了两地学员的互动融合,进一步丰富了培训课程。
四、创设环境 培养有氛围
青年农场主的培养不能单单停留在培训班期间的活动组织中,如何为学员创设更好的发展空间,是将培养工作引向深入的重要一环。几年来,上海市农广校在青年农场主培养过程中,密切加强与政府、媒体、企业合作,通过举办演讲大赛、路演活动、创业大赛、农产品展销、技能大赛等各种有影响力的活动,把“青年农场主”这一群体推向社会,既为学员们创设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又树立起了他们在社会中的形象。
围绕着青年农场主“筑梦、追梦、圆梦”三大主题,上海市农广校发挥市、区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新闻媒体的力量,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了《创业者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创出一片新天地》系列丛书,分别展现青年农场主的创业理想、创业经历、创业成果。
在大量活动举办和书稿编写过程中,引起了各种宣传机构对青年农场主培养工作的关注,宣传青年农场主的报纸专版、广播专访、电视专题纷纷开设,营造起了青年农场主培养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拓展延伸 培养无止境
青年农场主的培养,上海市农广校所做的是搭建起一个帮助他们成长的平台,一年乃至三年的培训、扶持是有限的,但能让这一平台持续、有效的运转起来,真正让他们借助这一平台更好的成长,上海市农广校的工作将永无止境。
这是一个学员成长的平台。创设交流、合作、抱团发展的机会,是青年农场主培训班拓展延伸的一项重要工作。上海市农广校通过组织针对产品、技术、渠道等各种主题的交流活动,把全市各期的青年农场主融合起来;通过编写《青年农场主产品与服务资源手册》,把青年农场主的产业资源聚合起来;通过与长三角各地、黑龙江、云南、广西、吉林乃至全国更大范围建立合作机制,组织开展各地学员间互访、对接,把各自的信息、产品、资源、渠道汇集起来;通过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选派学员赴台湾地区、日本、法国等农业发达国家与地区考察交流,把学员的眼界与思路拓展开来。
青年农场主成长的平台,更需要有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从表3的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到,畅通的农产品城乡销售渠道、土地政策、金融服务等因素对青年农场主的发展意义重大。如何在青年农场主未来培养中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同样也是上海市农广校培养工作拓展延伸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市农广校通过举办学员与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各部门领导的对话会、组织与多家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的论坛、联络安信农保以及多家银行的信贷支持等,探索社会化支持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与市农科院联合开展“手拉手共成长——青年农场主与青年农业科研人员结对”活动,通过市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支持,设立专门针对青年农场主的科技推广项目等,为学员构建项目和技术支持体系。这一系列的拓展延申工作对学员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培养一批文化程度高、創业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青年农场主队伍,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希望。作为承担培养重任的上海市农广校,只有用心、用情地百倍投入,才能真正燃起青年农场主们未来发展的希望之光!
(作者单位:上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