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志伟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 201808)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讲到“每个形势产生一种精神状态,接着产生一批与精神状态相适应的艺术品。……今日正在酝酿的环境一定会产生它的作品,正如过去的环境产生过去的作品”。由此可知,每个时代蕴含各自时代的审美内涵,并孕育着属于各自时代的工艺美术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往注重事物的差异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审美语境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潮流性、市场化(商业化)、大众化(通俗化)、信息化、文化性的特点。现代审美语境产生了新的理论背景和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语境更加注重个性化的体验。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以紫铜为胎,胎体表面满饰紫铜丝立线花纹图案,丝间填彩釉敷色的传统金属工艺。因其工艺技术成熟于明景泰年间,以蓝色为主调而得名景泰蓝。经由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十余道工艺精制而成。器型庄重,图案华丽富贵、金碧辉煌。制品以陈设品为多,亦有实用品。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工艺美术世界里璀璨的明珠,一直被世人所青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其审美特征已不符合当今之审美情趣,寻求其在现代审美语境下新的表达成为当务之急,并以此探索景泰蓝传承之新思路,契合时代之新精神。
景泰蓝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其经过明清时期的喷涌式发展,已形成典型的景泰蓝审美特征,其造型纹样色彩已不可逾越,成为景泰蓝历史上发展的顶峰,而后逐渐式微。直至新中国时期,在林徽因、常沙娜、钱美华等大师们的抢救之下,景泰蓝翻开新的篇章。景泰蓝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始终没有摆脱传统认知上的形态,在造型上多为器物,纹样十分繁复,色彩绚丽复古。景泰蓝在寻求创新出路的同时往往强调保留传统的特色,这就给创新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为传统经典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而不可逾越。越创新,越迷失。我们越是强调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越会迷失在传统的经典之中不可自拔。在这日复一日的不良循环之中,景泰蓝虽为“燕京八绝”之一,但也日渐式微。
深究其原因,我们可知多方因素造成今日之状态,或是景泰蓝工艺难度较大,或是工艺传承出现断代,或是景泰蓝的奢侈化呈现,亦或是景泰蓝审美倾向的偏差。
1.景泰蓝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一定的难度。工艺流程繁复,技术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对技师要求很高,掐丝、点蓝等工艺难度及其手工制作等的特殊性造成景泰蓝的不可批量化,难以满足市场上的需求。而且景泰蓝在造型上一般为大型器物,器物表面上覆盖复杂的纹样,制作起来更加耗费时间、人力、物力,使景泰蓝制作难度更甚。
2.景泰蓝工艺上的制作难度导致在工艺传承上出现了断层的问题。在景泰蓝传承上,处于中流砥柱的传承人年龄偏大(图1)。深究景泰蓝工艺传承出现断层的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点:(1)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观的金钱导向,导致年轻人不能够静心研习工艺;(2)如果一个人想要真正掌握景泰蓝工艺,不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同时也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在长时间内很少或没有经济回报,使年轻人没有耐心去学习和钻研;(3)现存的景泰蓝工艺品多为大型的、纹样繁复的,审美较为传统,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对其没有很大的热情和兴趣,从而缺乏对景泰蓝传承的责任心。
3.在明清时期,景泰蓝一直是皇家御用的工艺品。而在明清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亦是奢侈化、工艺品化的发展方向。景泰蓝的发展方向一直是高高在上,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景泰蓝虽有发展,也渐渐超出人们的认知范围。人们对景泰蓝认知的缺失,也成为导致景泰蓝逐渐式微的原因之一。
4.景泰蓝经过六百多年的洗礼也是历尽沧桑,而其审美水平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我看来其审美一直在停滞不前,导致我们所认知的景泰蓝还是传统的造型传统的纹样传统的色彩。如何改变审美偏差,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风格的景泰蓝作品成为当务之急。
> 图1
> 图4 看见如山杯垫
> 图2 《富贵双金》
> 图3 机械抛磨
> 图5 墉
随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随之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于传统的全新审美语境。在此背景下,景泰蓝的意义亦在生变,此时之景泰蓝而非彼时之景泰蓝。纵观景泰蓝的发展历程,我们要重新审视景泰蓝的传承和发展,从景泰蓝自身作为突破口,找寻符合现代审美视角的创新思路和发展路径。
众所周知,景泰蓝又称为铜胎掐丝珐琅,但是景泰蓝经过600年的洗礼发展至今,其营造的传统形象不曾改变。只有改变人们心中之形象,才能真正把景泰蓝之技艺发展下去,即改变传统认知,扩宽认知范围。在工艺特征上除了原有的“铜胎掐丝珐琅”称为景泰蓝之外,凡具有相同或相似工艺特征的珐琅艺术品或产品均应该称之为“景泰蓝”。
跨界融合创新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成为了传统工艺行业的主要创新手段和特征。在景泰蓝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大力提倡跨界融合,多种材质多种工艺的跨界融合为景泰蓝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形成产品的多样化发展,成为其创新的重要路径。作品《富贵双金》(图2)是工艺美术大师李佩卿的工艺跨界作品,作品将景泰蓝、花丝镶嵌以及细金工艺相结合。作品以景泰蓝为主体,以编织、堆垒见长的花丝镶嵌工艺作为点缀,作品整体造型端庄,色彩富丽堂皇,不同于传统景泰蓝布满丝线的造型和布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着科技的发展,景泰蓝制作工艺虽然在制胎和抛磨工序上使用了一定的铸造技术和机械抛磨(图3),但还是保留着相当的传统性。这就要求我们改进手工技艺,在保留景泰蓝工艺审美特征下有意识地引进现代科技,改变手工制作状态。尝试在景泰蓝的制胎技术中引进3D打印技术,把制胎和掐丝合二为一,就是通过三维软件把设计好的器型和分割纹样的金属丝线建出3D模型,再通过3D打印技术打出金属胎底,省掉掐丝工序,创新性地改变景泰蓝工艺的制作工艺流程,由原来的设计、制胎、掐丝、烧结、点蓝、烧蓝、抛磨、镀金变为设计、建模、快速成型、点蓝、烧蓝、抛磨、镀金等工序,这样既节省了工序也节省了人力物力。
同样,在传统工艺发展上另一个痛点是大力宣传工艺产品的手工制作性,以此来提高工艺品的附加值,这种做法在当前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下看来是不可取的,设计师工艺师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在减少人力物力的基础上通过创意设计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新技术潮流下,立于不败之地。
一直以来,景泰蓝的发展方向是工艺品制作,其礼品性、观赏性导致其远离人们的生活。时代的变化孕育着新的审美特征,在继承传统审美的基础上,打破原有的创新形式,融合现代视角创作出具有中国韵味的景泰蓝作品,使景泰蓝工艺品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让景泰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看见造物是一家传承中国造物智慧的原创设计平台,倡导“上乘非奢侈”的品牌精神。汲取多种材质和手工技艺精华,致力于对中国传统材质与工艺的当代诠释及应用。作品看见如山杯垫(图4)是景泰蓝工艺和现代设计思维典型创新结合,在制作工艺采用了景泰蓝工艺,形式上运用了中国画中的山水形式,整个造型简约而不简单,整个作品雅致清新,既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中,又符合当代审美情趣。
在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艺美术的发展。景泰蓝的传承亦处于此传承模式之中,而且由于“徒弟”一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师傅教授什么徒弟就会什么,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景泰蓝的发展。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工艺,后继乏人也成为了传统工艺发展上的一大障碍。在大力宣传传统工艺的同时,应该改变传统的师徒带教的传承方式,培养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现代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强的新一代传承人。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的景泰蓝专业经过数年探索,培养了一批同时兼备技术基础和创意思维的专业技术人才。作品《墉》(图5)是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学生设计的景泰蓝工艺的茶器,把景泰蓝工艺和茶器相结合,使工艺与创意相结合,形成具有现代设计意味的生活用品,别具一格。在加强工艺传承的基础之上,要深化理论研究,加强景泰蓝工艺从业者的理论水平培养,从而提高从业者的眼界,突破其原有传统的审美模式,从内部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在发生变化,审美亦是,任何行业都在创新,不创新最终会被淘汰。在现代社会的审美语境下,景泰蓝工艺只有积极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抓住技术创新、设计创新的新契机,形成景泰蓝工艺发展新形态,才能得到持久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