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中国建筑的创作探索

2019-05-30 05:51陈圣疆关瑞明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统建筑设计

陈圣疆,关瑞明

(1.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福州 350118;2.福州大学 建筑学院,福州 350116)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直觉与体验,注重对事物的意会和直观把握,主张“天人合一”,即天与人的和谐共处。这种文化意念在建筑上表现为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强调空间美,通过对空间多层次的分割、过渡、转换和对比等手法,形成一种序列和韵律感,强调人在其环境下随时间变化而感受到的“步移景异”的空间效果。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为对院落空间的极度重视,当一个建筑或建筑群被确定使用性质时,它的型制就被确定,并通过建筑及院落的规模和尺度表现出来。如故宫作为皇家宫廷,就是通过大尺度院落及建筑形成规模宏大的空间组合,而平民百姓的住处通常是尺度、体量均较小的四合院。总之,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也是沟通建筑与自然不可或缺的媒介。这种格局的产生与其说是中国传统封建礼制思想的体现,毋宁说是 “天人合一”文化意念在其载体——建筑中的反映。西方文化强调科学理性思维,认为事物的美体现在数的和谐上,并普遍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图形应该是立体的、几何的。这种文化在建筑上也体现了西方强调单体发展的建筑观,表现出对实体的重视,将建筑看成一个雕塑品,运用对比、微差、比例和尺度等形式美原则构筑建筑实体的造型美。

一、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

建筑文化理论有其历史局限性,不同的建筑文化之间,如果忽视其存在的特定条件、特定的时间空间,就丧失了其可比性,也容易造成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偏见。同样,处于大文化系统下的建筑文化又有着历史的超越性,在趋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建筑需要多元文化的交流,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纵观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中国建筑要保持恒久的生命力,就应该吸收外来的文化,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表现出它的开放性、吸收性与兼容性。自近代开埠以来,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经历了数次与西方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总体上呈现螺旋上升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建筑经历了从早期对西方文化的抵制和被动接受,到后来的借鉴和主动吸收,也经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与复兴,这一矛盾的发展过程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不能简单的按建筑风格的演变规律或现代主义的发展进程来划分。而是应该与近代剧烈变化的政治、经济背景紧密关联作为一种发展变化的结果来考察”①。

近代以来,我国在探索自己的建筑之道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 图1 金陵女子学院

> 图2 南京中山陵

> 图3 北京火车站

(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个发端于维新时期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在20世纪初我国“自强”运动过程中,同样也给建筑领域带来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种体用二元的论调,其中“体”是指身体、实质或者基础,“用”是指使用、功能、应用或者形式②。这在20世纪初外国与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身上表现得尤为深刻,其中一个重要的主张就是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根基,同时结合西方现代科学技术。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和中国建筑师吕彦直等。墨菲设计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华夏图书馆(图1),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等,在形式上利用歇山屋顶、斗拱、梁枋塑造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而吕彦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方案(图2),整个建筑群沿着陡峭的紫金山势呈轴线对称布置,并用大台阶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蓝色琉璃瓦顶的山门、建筑联成一个整体,中西方建筑风格在这里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中山陵设计体现了一种“翻译”的设计手法:即用中国传统的建筑语汇、构件形式,按照西方式的“语法”,也即构图原理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而在总体上既体现了传统中国式纪念建筑布局与设计的原则,又传达了建筑师本人正统布杂建筑观③。

以上实例均借助现代建筑材料与建造技术构筑传统中国建筑的特征,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设计思想,表达出鲜明的民族性和令人愉悦的中国精神。然而,仔细分析这两个例子,仍可发现两者存在着截然的不同:墨菲作为西方的建筑师,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建筑上强调单体的重要性,墨菲曾说过:“我认为我们的思考必须从中国的外在形式出发,当需要满足一些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引进一些外国的东西……这样才能创造出一栋真正的中国的建筑”④。这种创作方法在外观上再现了“中国固有形式”,思想上则体现了西方重“个体”,而轻“关系”的传统思维,未能触及中国建筑文化的本质。而南京中山陵方案, 通过空间与建筑、实与虚的组合、转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其特点不在于建筑单体形式如何新颖,重要的是对于空间关系的把握和空间氛围的营造。当人们从广场一步步拾级而上,遥望祭堂时的那种悲怆和景仰⑤,从而产生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之情。

这一时期的建筑实践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如何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将民族形式与现代功能、结构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然而,这些模仿传统大屋顶或直接搬用古建筑部件的做法,也反映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局限。

(二)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也开始了现代主义建筑的探索。通过比较,梁思成发现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主义建筑在很多方面有共通之处,如使用框架结构,运用模数关系安排建筑构件和材料,以便能够预先备料、预制和组装,因此他认为这有利于我们研究和设计现代主义建筑⑥。可是在当时,中国建筑受苏联建筑理论影响极深,“体”与“用”的概念有了新的说法——“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尽管这一时期也强调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但建筑创作没有跟上世界主流,始终无法摆脱苏联建筑理论的巨大影响,失去了与西方现代思潮绝佳的交流和碰撞的机会。这时期的中国建筑呈现出强烈的纪念性特征与形式主义倾向,激发了以大屋顶为代表的传统民族形式的复兴③。如“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以杨廷宝先生设计的北京火车站为例(图3),其主楼立面以及配楼顶部设计了四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四角攒尖屋顶,借用了大屋顶等传统元素来表现中国建筑的特征,将中国式屋顶与现代的材料、技术及设计手法结合在一起。以张镈先生为主设计完成的人民大会堂(图4),利用顶部厚重的檐口与立面上巨大的柱廊将整个建筑紧紧包裹起来,给人强烈的庄严肃穆感。中间部分略微向前突出,并以巨大的柱廊作为入口空间,而檐口的线条处理以及入口柱廊后部墙上和玻璃分隔上的大量雕花则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

以上实例表明,“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是在特定时期和环境下的选择。纪念性和形式主义象征意义被空前地强调,使建筑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当然,这个时期表达民族形式、现代内容的建筑主要体现在重要的公共建筑上,表现出强烈的折中主义倾向。而在众多平民建筑上仍然体现出简洁实用、强调功能的特征。这些平民建筑力求平面布局和内部空间组织的合理性,追求与在地的环境和气候相适应,并适当地协调与当地建筑形式的关系,为中国的建筑发展指出了另一个方向。

(三)现代内容,中国形式

随着1980年代的国门打开,经济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与文化重新拥抱西方世界,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建筑领域,西方的先锋派设计理念和建造技术再一次被引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种趋势也给中国建筑师们的创作思想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实际上,这种实践已经改变了最初对“体”和“用”的诠释,“现代内容和中国形式”的思想浮出水面③。在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中(图5),整个建筑群以单层走廊和低层楼房连接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院落,院落的设计、布置都遵循中国传统的造园手法。在山体之间新旧交融形成的岩石庭院中有一个巨大的水池,如镜的水面与建筑群交相辉映。建筑与环境互相交融、渗透,不同的建筑元素通过重构并整合成一个整体,整个建筑群很好地诠释了建筑的现代性和传统性。吴良镛先生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采取传统四合院住宅形式(图6),若干不同类型的居住单元围合成一个个庭院,院落之间彼此相连。空间布局适应现代功能要求,建造技术和建筑材料也都非常现代,而整个建筑群通过它的灰瓦坡形屋顶、白墙、开窗形式以及建筑体量和尺度处处体现出传统居住建筑的亲切感。正像吴先生认为的,在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及住宅的功能分配上应当向西方学习,或者说至少应当是现代的“本体”,而同时应当利用中国的“功用”或者建筑的方式来适应、改良当代的住宅并使居住者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③。

> 图4 人民大会堂

> 图5 北京香山饭店

> 图6 北京菊儿胡同

> 图7 北京当代MOMA

> 图8 德胜尚城

总之,由于改革开放,思想得到解放,这个时期我国的建筑创作开始逐渐跟上西方主流思想的步伐,创作的重点也由原来的形式主义倾向转向从现代主义的思想中寻求借鉴,强调规划设计、功能使用的合理性,而在形式上仍然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呈现出“现代内容”与“中国形式”相融合的局面。

综观近百年来国内建筑界所走过的风风雨雨,早期自强运动中对民族形式的坚持,建筑创作呈现中国固有形式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苏联的影响较深,建筑上追求以纪念性为主的形式主义倾向。改革开放后西方的思想与文化再次强势进入中国,建筑也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流派一股脑儿涌入中国,成为建筑界争相模仿、学习的对象。表面上看,中国建筑的发展呈现中西合璧形式反复、原地踏步之势,实际上仍能感受到其基本的发展规律。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内在演变的过程,从初期的形式模仿为基础,到弱化对传统形式的整体借鉴,重视现代结构、功能和形体的重塑以及对传统符号进行改造、重组,以重构的方式应用到新的建筑中。在建筑创作中,强调建筑的形态、空间与所处环境的整合,运用地方材料、色彩来表达中国性。但尽管如此,此时中国建筑的发展仍然无法跳脱形式羁绊,走向自由建筑之路。

二、走向开放的建筑之道

传统的建筑文化不应成为建筑创作的束缚,21世纪的今天,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应把目标放在民族形式、传统形式这样一个口号上。当今的建筑创作更应注重建筑的在地性,关注“此时此地”的文脉特征,将建筑与丰富的场所相结合,注重生活方式的延续、融合,呈现出由“显性”的形式关注向“隐性”的深层表达的转变⑦。当今中国建筑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更进一步的诠释:

(一)基于城市意向的表达

建筑的发展随时间发展而呈动态变化之势。对传统的继承已经逐渐弱化对形式的关注,呈现出对传统节点、边界、空间的记忆再现,即基于城市意向的地域性表达。如美国建筑师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在北京当代MOMA的设计中(图7),以空中连廊将各高层住宅联系起来,连廊作为展览、书吧、茶室、游泳池和健身等公共使用空间,给封闭的高层住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邻里交往的场所。但从城市的外部空间来看,这些连廊又主要是为高层住宅的住户服务,具有内部空间的封闭性特征。正是这种既开放又封闭的属性使连廊具有传统胡同空间模糊的“中间”性,成为胡同空间的隐性表达。这种从人的心理情感需求出发,寻求对地域的归属感的设计手法,对于建筑无疑是一个质的提升。事实证明,这种“基于城市意向的地域性表达”得到广大群众极高的认可和赞誉⑧。

(二)基于城市生活的表达

城市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展现。人们在这里居住、生活、工作、交流,不可避免地留下城市生活的足迹。在崔恺先生德胜尚城的设计中(图8),没有采用常规低密度集中布局的建构方式,而是在城市的环境下审视建筑,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出发,更多地考虑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⑨。项目位于风貌保护和传统城市街区,其东南向是德胜门箭楼。建筑考虑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将项目分成7个小尺度的体块,一条斜向的街道将体块连成有机整体。通过高密度、小尺度的体块组合保持原有的城市肌理和尺度,以化整为零、打散重组的方式形成开放的城市空间。办公楼入口没有直接面向大街,而是延续老北京城的特点,即通过街道—胡同—门楼—院子—室内的空间序列,将人们逐步由外部引入办公楼室内,再现了老百姓熟悉的城市生活空间,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德胜尚城”的设计抛弃对传统历史符号的引用、借鉴,从城市生活的角度出发,通过再现传统公共空间及空间序列,唤醒对失去的那个城市的集体无意识,唤起人们对传统生活及历史的记忆⑩。

(三)结合公众参与的设计模式的表达

> 图9 西村大院鸟瞰

> 图10 西村大院立面

当今建筑师在设计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公众参与,将“弹性设计”概念引入建筑设计中,其指的是“在设计的过程中把未来的不确定因素的考虑纳入到设计的体系中,能够满足多样和变化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设计,设计为以后环境的发展留有余地,而非一次性的把空间进行定位和设计”11。刘家琨先生创作的西村大院似乎是对这种创作方法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图9、图10)。在设计之初,与当地的老百姓沟通交流,充分调查了当地所发生的故事,了解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大院的设计中,他有意让建筑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即建筑师把控主体,而将一些具体的操作留待未来的使用者逐步补充完成。大院不作为的立面让未来的租客可以根据各自需求自发地设计改造,呈现出一定秩序下的多样性,体现了“有所规定的不确定性”,使公众的意愿得到表达。在院落的设计中,如四川火锅一般将运动跑道、休闲竹林、创意产业、球场、餐饮店、露天电影等并置,融入了老百姓熟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12。在设计中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充分汲取各方意见,了解他们的愿望,让甲方—建筑师—受众形成有效的沟通,并留给使用者参与和改造设计的机会,使各方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各自的意愿,最终作品体现出各方合作的成果,也体现了设计方法的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三、结语

> 图11 “创作方法”模型的框架示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不断的对外开放,我们既要汲取外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优秀的思想文化,也要注意对本土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弘扬。几十年来,建筑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由具象的形式借鉴逐渐转移到抽象的空间场所的表达上来。尤其近年来更是呈现出注重城市意向和城市生活的表达趋向,尊重公众的意愿和价值观,提倡能够提升公众审美意识的、健康的建筑意匠13。当然,这种观念的转向也触发了新的设计方法和策略的产生。以往在建筑创作中常常采取建筑师和甲方自上而下的规划设计过程,目标策略的选择及效果评价也都是决策者和设计师完成,而作为最终使用者的受众的意愿往往无法充分体现。社会在发展,人的价值观也在改变。处于新形势下的设计人员只有转变观念,充实自己,在设计中改变一贯的策略和方法,采取自上而下的规划与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图11)。这种弹性的设计方法与既有的“自上而下”模式不同,它不是设计师和决策者孤立的分析、综合与决断,而是以共识和愿景为出发点,考虑公众的参与,通过互动的方式不断地完善和优化设计,以适应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当然,这样的设计方式也需要设计者转换思维,将规划和设计视为一种都市社会实践,在合作与互动中寻求创新14。■

基金项目:

1、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JAT160338)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378125)

3、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托科技项目(横向项目,编号:GY-H-15031)

图片来源:

图11:作者绘制。参考:王英姿,陈跃涛.“西胪实验”构建民智参与的村镇规划新模型[J].建筑学报,2013(12):51-53.

注释:

①杨秉德,主编.中国近代城市与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06:2.(转引自:徐健生.基于关中传统民居特质的地域性建筑创作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33-36.)②Ssu-Yü Teng,John K. Fairbank, 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 1839-1923(2nd ed.)[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50;Seng Kuan,Bivalency Constructed:The Big Roof Phenomen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D].Harvard College,1998:30-34.

③彼得·罗(Peter G.Rowe),关晟(Seng Guan).承传与交融——探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本质与形式[M].成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6-128.

④Henry Killam Murphy,“An Architectural Renaissance in China:The Utilization in Modern Public Buildings of the Great Styles of the Past,”Asia,June 1928,468.

⑤王伟东,倪燕翎.易经的建筑启示——试从中国近代“中国固有形式”建筑创作得失成败中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本质//张复合,主编.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52-454.

⑥王军.本土与城市——崔愷与王军的对谈(节选)[J].城市环境设计,2010(Z2):61-65.

⑦陈圣疆,林从华,杜峰. 福州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的创作探索[J].华中建筑,2013(04):20-22.

⑧王冰冰,张伶伶.北京新建筑地域性表达倾向[J].建筑学报,2010(2):74-77. (转引自:陈圣疆,林从华,杜峰.福州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的创作探索[J].华中建筑,2013(04):20-22.)

⑨廖丰.崔恺:坚持“本土设计”是我对建筑的诚意[J].建筑,2010(15):10-13.

⑩朱国庆,王焕燃.以“本土设计”的名义——用中国式的批判性地域主义解读北京“德胜尚城” [J].中外建筑,2010(08):84-86.

猜你喜欢
传统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