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8 年大理白族自治州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结果分析

2019-05-30 02:04:08尹顺珠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草乌起数大理州

尹顺珠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通常引起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疾病。食源性疾病源于传统的食物中毒,但范畴已不断扩大,包括经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及食物过敏。食源性疾病已是目前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源性疾病暴发是指因摄入相同食物而出现2 例及以上死亡病例的食源性疾病事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内容为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调查核实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为更好地收集分析大理白族自治州(简称大理州)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0—2018 年期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数据。大理州于2011 年正式启动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并补报2010 年数据。监测点为全州12 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理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数据审核。

1.2 方法 按时间、致病因素、地区分布、场所分布对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系统聚类分析中的Q 型聚类,分析报告起数的时间聚集性和场所分布聚集性。聚类样本为报告月份和报告场所,聚类变量为报告起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0 软件整理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用SPSS 25.0 软件对报告月份与报告场所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分析谱系图。

2 结 果

2.1 暴发情况 大理州2010—2018 年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没有随报告起数的增加而增加,见表1。

表1 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情况

2.2 时间分布 通过对报告月份系统聚类结果可知,各月报告起数可分为3 类:第一类为7、8 月;第二类为6、9、11 月;其余月份为第三类(图1)。2010—2018 年各月的报告数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除个别年份外每年的夏季均有一个报告高峰、部分年份秋冬季也有一个小高峰。提示大理州食源性疾病的报告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集中在6~9 月和11 月。

2.3 致病因素分析 事件报告数、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是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有毒动植物食源性疾病中以野生菌、草乌、附子等乌头类和豆类及豆制品为主。其中野生菌报告起数最多,占报告总数的46.37%;食用草乌、附子等乌头类死亡人数最多,占总死亡人数的41.67%;豆类及豆制品食源性疾病报告58 起,占总报告起数的18.30%,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他详细致病因素见表2。

图1 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各月份事件报告起数的系统聚类谱系图

表2 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致病因素

2.4 地区分布 大理州统辖12 县市,州府所在地为大理市,各县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理市报告起数居全州首位,其次是宾川县,其余县报告数均在20 起以下(图2)。

2.5 场所分布 对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不同场所报告数进行系统聚类可聚为2 类,家庭自成一类,其余为一类。2010—2018 年报告食源性疾病事件数最多的是家庭,共报告201 例,占报告总数的63.41%,家庭死亡人数也最多,占死亡总人数的83.33%(20/24),其次报告起数较多的是宾馆饭店,共报告43 例,占报告总数的13.56%,无死亡,见图3。

图2 2010—2018 年大理州各县市食源性疾病报告事件起数地理分布图

图3 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事件不同场所报告起数的系统聚类谱系图

3 讨 论

2010—2018 年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报告起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保山市报告的相一致[2]。一方面,说明大理州食源性疾病防控形式较为严峻。另一方面与大理州的食源性疾病各监测点报告意识增强,少报、漏报现象减少有关。

本研究中,在时间分布上,大理州食源性疾病发病集中在6~9 月和11 月。事件报告数集中在6~9 月,与我国深圳市[3]、武汉市[4]、南宁市[5]等报道的结果一致。但主要致病原因却不同,上述地方6~9 月食源性疾病高发主要是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引起,而大理州主要是野生菌和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为主。大理州6~9 月正值野生菌上市,云南省为野生菌的高产大省,人们有喜食野生菌的习惯,由于在食用过程中采摘、加工不当造成了野生菌中毒的发生[6];加之6~9 月气温高,细菌易繁殖,大理州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喜食“生皮”(凉拌生猪肉)、凉拌食品等生冷食物,因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增加。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中致病菌主要是沙门菌,沙门菌是全球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7]。沙门菌暴发,最常见的是家禽、鸡蛋等动物性食品和生食的水果蔬菜受到污染[8]。6~9 月这段时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野生菌和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知识的宣传科普。

大理州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另一特点是11 月高发,其主要原因是秋冬季节进补草乌、附子。由于草乌、附子等乌头类均含乌头碱,乌头碱具有很强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9]。大理宾川等地区自古有炖食草乌、附子的习俗。如若加工不当,如炖煮时间不够,多种草乌、附子混煮等则易引起中毒,重则致死。应加强对高发地区的健康教育与宣传,进入高发季节前及时预警。

针对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的分析,本报告中有毒动植物及其毒素引起死亡的食品还有龙胆草泡酒和野蜂蜜。龙胆草含龙胆苦苷、龙胆宁碱,大剂量可抑制胃肠蠕动,使肠处于麻痹状态,高级神经中枢受到抑制,出现四肢瘫痪。在有毒蜜粉源区,蜜蜂活动区域内分布有大量有毒蜜粉源植物,蜜蜂会在特定时期采集有毒蜜粉源植物的花朵,并收集花粉和花蜜带回蜂巢,该时期蜂群内储存的蜂蜜除含有与正常蜂蜜相同的成分外还有可能含有天然有毒成分[10]。因误食这类含有毒成分的蜂蜜就有可能引起中毒。建议在多发地区开展安全食用蜂蜜的宣传教育,同时需加强市售散装蜂蜜的监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在应对此类中毒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11]。本报告中鱼胆、火麻尖、发芽马铃薯均可引起食源性疾病。我国一些地区民间有吞服鱼胆治疗疾病的习惯,认为鱼胆有“清热解毒、明目、平喘”的功效。但服用生鱼胆后常引起中毒,青、草、鲤鱼等鱼胆均有一定毒性,无论生食、熟食鱼胆,只要鱼胆汁量(一般一条3 斤以上的草鱼胆)达到一定量就有可能引起中毒[12]。火麻尖是火麻子叶的最上部,质嫩。火麻子中医用于润肠通便、滋养补虚,火麻子叶则未入药,误服火麻子叶产生的中毒症状与火麻仁相同,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四肢麻木,重者意识模糊、嗜睡、昏迷,但火麻叶中毒则无腹泻症状。发芽马铃薯中含龙葵素,进食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针对此类食源性疾病应加大宣传科普力度。公共场所可以张贴宣传图,或在人流多的地方发放宣传册。

化学性食源性疾病造成的病死率最高,化学性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生原因为误食、误用。因此,加强农药、灭鼠药等的储存管理也是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地区分布的分析提示,大理州12 县市报告差异明显,大理市报告总数居全州报告总数的首位,一方面是由于大理市为州府所在地且是旅游城市,人口多,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大,旅游人口多,食源性疾病易发;另一方面也说明大理市对食源性疾病的监督管理力度大,漏报少。其余县报告少,不能盲目认为食源性疾病实际发生少,与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敏感度不够,报告不及时、存在漏报有关。食源性疾病实际发生数远大于报告数,漏报、少报、瞒报现象依然存在,食源性疾病的漏报对食源性疾病地及时发现和评估并改善食品安全的政策造成挑战[13]。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能力建设,增强各监测点报告意识。减少迟报、漏报。卫生健康部门必须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协作,启动联防联控机制才能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14]。

场所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场所主要是家庭,这与王吉晓等[15]报道全国食物中毒以家庭为高发场所一致。因此,建议对信息相对闭塞的边远山区加大宣传科普力度, 宣传材料应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最好能入户宣传。增强公众识别有毒植物的能力,掌握食品加工制作、安全储存方法,改善不良的卫生习惯,提升食源性疾病防护能力[16]。

综上,建议大理州12 县市今后仍应加大对食源性疾病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基层应对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夏秋季加大预防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野生菌、草乌、附子等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还可利用网络、手机短信、流动宣传车、发放宣传画等方式,在公共场所如菜市场、饭店门口、集体食堂、学校食堂、乡镇、村寨、社区开展食源性疾病宣传活动[17,18]。加强食品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草乌起数大理州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2022年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比2012年下降86%
国家森防办:一季度全国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往年显著下降
绿叶(2022年4期)2022-11-26 04:20:43
去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15.5%
化工时刊(2021年1期)2021-01-07 18:13:3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大理州湿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与建议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9
三种不同产地蒙药草乌炮制前后三种乌头碱含量的比较研究
内蒙古草乌中氨基酸提取工艺的研究及测定
推动大理州现代奶业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
大理州试验推广斑点金标免疫渗滤诊断技术
大理州转型升级做强核桃产业
云南林业(2014年5期)2014-02-28 21: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