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
摘 要: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体育资源,实现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之一,农村小学的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构成。“运动参与”又是考查学生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可以从课前准备、着装要求、路队纪律,课始、课中、课尾表现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来对“运动参与”进行考查,使这一评价更加严谨。
关键词:运动参与;定性评价;评价方法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集中反映了体育与健康学科特征的独特品质和关键能力。考查学生的运动能力要容易一些,因为是可以用数据来量化的,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学生运动能力的强弱。而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相对来讲就不容易考查了,因为他们不太好量化打分,更多的是靠教师平时的观察所得。这样的评价不够严谨,对学生也不够公平。运动参与必须要有明确具体的评价内容、切实可行评价方法,只有这样才会让体育的定性评价更加严谨。
一、运动参与的考核指标的制订
(一)课前准备、着装方面。学生上体育,着装有一定的要求,应该穿运动服、运动鞋,摘掉佩带的校徽、胸针、手表、发卡、眼镜等,还要取出上衣、裤子口袋里的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的物品。上课时,学生只有达到了这些基本要求,才能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
(二)路队纪律方面。排队是体育课的一项常规内容,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在课前列队从教室到操场,还是在课中排队练习,学生都要做到静、快、齐,这也是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表现之一。
(三)课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准备部分是体育课开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认真、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会大大减少在后面练习中损伤的机率。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可以让学生逐步从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可有效缓解体育练习带来的肌肉酸痛。
(四)课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从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运动来制定,这是课的关键部分,尤其能看出学生投人不投人。
教师可以制作《XXX学生运动参与考查情况记载表》。将评价的内容制定为:着装简洁又轻便,上课要穿运动鞋,衣服折叠有序放;排队走路纪律好,上下楼梯慢慢走,不推不搡不说话;讲解示范认真学,课上练习耍努力,讨论展示要积极;准备活动做充分,整理放松要到位,集中注意不分神。
二、运动参与的考核实施策略
(一)小组长评价。笔者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学习组,7-8人一组,每组选出一个体育成绩优秀学生做组长。由组长负责对本组学生的运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价。这样既发挥了小组长的榜样作用,同时也将考核指标执行到位。
(二)教师评价。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在小组长评价的基础上,教师也进行评价。笔者制作了《XX班学生运动参与表现记载表》,用于课上对学生的运动参与即时进行评价记载。
小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确保了学生运动参与评价的公正性、及时性、准确性,让学生知道每一项考核都不是凭空而来,同时也用评价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运动参与的考核效果
(一)保证了课堂的安全。把学生上下楼梯、路队纪律作为运动参与的考核指标后,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放慢了脚步,更没有推搡的现象。将准备活动做充分、整理放松做到位列入运动参与考查,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时不敢有一丝松懈,准备活动充分了,也就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这些措施,大大减少了体育课堂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了课堂的安全。
(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实施学生运动参与评价后,课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確的要求,相应的指标。一个月后,课上基本见不到有学生随便走动、说话、打闹的现象了,学生都在认真投入地进行运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因为学生一节课都是一丝不苟地参与体育运动,所以学生的体能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如学习跳山羊,我们是开学初学习的,那时有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是不敢过的,总是往后躲,即使敢跳,踩板都是无力的,无法做到“提臀高、分腿直、顶肩支撑、推手及时”。所以笔者在学习这个项目后,放手了一段时间,到学期结束时才考查这个项目,却惊喜地发现,没有一个不敢跳的,大部分学生踏板变得有力,动作做得舒展到位,并且动作完成情况大部分达到良好级以上。
运动参与是体育评价中的定性评价,我们可以从课前准备,着装要求,路队纪律,课始、课中、课尾表现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指标来对运动参与进行考查,让这一评价更科学、更严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只有在挫折和困难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才能更坚强,因此,学校与家长要积极支持孩子参加适合他的各种校外活动,要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孩子去活动促进小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小学体育教育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教育部.走进新课程[M].北京试单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