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研究

2019-05-29 10:25吕芳赵玉生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年2期

吕芳 赵玉生

[摘 要] 目的 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关系及对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方法 2005年从北京地区干休所选定725例老年人,填写调查表,测量baPWV及颈动脉CIMT,2010年再次调查上述人群,重测baPWV及CIMT,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CIMT的关系,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对社区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右侧baPWV增高组,右侧颈总动脉IMT厚度增加;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中男性、5年前吸烟及右侧baPWV≥1700cm/s的人群比例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动脉IMT增高对全因死亡及复合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有一定意义。结论 右侧baPWV与右侧颈总动脉IMT厚度有一定关系,男性、吸烟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大。

[关键词] 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心脑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16X(2019)02-0162-02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9.02.018

脈搏波传导速度(PWV)是检测动脉僵硬度的主要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指标。本研究用队列调查方法,旨在研究反映动脉僵硬度的baPWV和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CIMT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5年选定北京地区军队21个干休所居住区,≥60岁老干部及家属(1945年3月以前出生)共8202人,从8202人群中根据年龄比例分层随机抽样725人,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661例,其中男341人,女320人,平均年龄(70.37±5.04)岁。研究中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肾功能不全及认知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2005年对抽样的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及baPWV、颈动脉超声检查,2010年再次对上述人群,复查baPWV及颈动脉超声。调查表是根据国内外关于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的相关文献自行设计的,共分为七方面内容:一般情况、生活及饮食习惯、个人病史及服药史、家族史、体格检查、近期生化指标检查、5年间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治疗情况、死亡原因。心脑血管事件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不稳定性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脑卒中、死亡。

baPWV检查用日本Colin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VP-1000测定。取左右侧baPWV值及双侧均值分别进行分析。

颈动脉超声用美国GE公司System Five超声多普勒10MHz高分辨探头,由同一检查者进行操作。测定双侧颈动脉起始2cm内距颈总动脉分叉1cm处最大IMT,IMT>0.9mm为内膜增厚;颈动脉内局限性回声结构突出于表面或厚度>1.3mm定义为斑块。详细记录各斑块发生的部位、大小及数目。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用SPSS 16.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右侧baPWV与右颈总动脉IMT厚度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2005年右侧baPWV≥1700cm/s组,右侧颈总动脉IMT(0.74±0.22)mm;右侧baPWV<1700cm/s组,右侧颈总动脉IMT(0.70±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左侧baPWV≥1700cm/s组,左侧颈总动脉IMT厚度(0.75±0.21)mm,左侧baPWV<1700cm/s组,左侧颈总动脉IMT厚度(0.74±0.23)mm(P=0.38)。

2.2 颈动脉粥样硬化现状影响因素:根据2010年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颈动脉粥样斑块组)。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男性多于女性,5年前吸烟及右侧baPWV≥1700cm/s的人群比例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颈总动脉IMT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2005年颈总动脉IMT与心脑血管事件关系定量分析显示,有事件组右侧颈动脉IMT升高,P=0.09,虽未达统计学差异,但较左侧颈总动脉IMT升高明显。在本研究中同时发现2005年右侧baPWV≥1700cm/s组,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3 讨论

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均有重要作用,PWV是反映动脉僵硬度的经典指标,动脉粥样硬化则表现为内膜的改变,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具有独特的优点。多数学者认为反映动脉硬化的PWV与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IMT及斑块之间有联系。国内田晶等[1]对550例健康体检人群分析研究发现,CIMT和baPWV有良好线性关系,表明随着CIMT的增厚,baPWV值随之增加,同时baPWV异常组(≥1400cm/s)的CIMT也高于baPWV健康组。本研究将2005年右侧baPWV与右颈总动脉IMT厚度的定量分析显示,右侧baPWV增高组,右侧颈总动脉IMT厚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因此可以认为反映动脉硬化的PWV与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颈动脉IMT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将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探讨了预测颈动脉硬化的因素,结果显示男性、5年前有吸烟史及右侧baPWV≥1700cm/s的人群颈动脉硬化检出率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男性、吸烟及动脉硬化人群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国内刘然等[2]用队列研究的方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进展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吸烟是影响颈动脉狭窄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本结果有相似之处。有研究认为吸烟者由于体内氧和活性氮的水平较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容易氧化,参与动脉内膜的炎症反应,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3]。Bekwelem等[4]研究认为,CIMT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国内研究显示在某些人群中,颈动脉硬化合并下肢动脉硬化形成患者冠心病或脑梗死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5]。本研究将5年前颈总动脉IMT与本次调查心脑血管事件关系定量分析显示,右侧颈动脉IMT在有事件组有一定升高趋势。同时在本研究中我们曾发现5年前右侧baPWV≥1700cm/s组,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明显升高,且本研究第一个结果表明右侧颈动脉IMT与右侧baPWV有一定关系,因此认为右侧颈动脉IMT、右侧baPWV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可能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晶,吴绍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8);1077-1079.[2]刘然,华扬,王力力,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中度狭窄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脑血管病杂专,2016,13(3):118-133.

[3]McEvoy JW, Nasir K, DeFilippis AP, et al. Relationship of cigarette smoking with inflammation and subclinical vascular disease: 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sis[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x Biol,2015,35(4):1002-1010.

[4]Bekwelem W, Jensen PN, Norby FL, et al.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stroke in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 Stroke,2016,47(6):1643-1646.

[5]刘珊,周翔海,胡萍,等.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12):989-944.

(收稿日期:2018-9-5)